哈 静,黄银兰,万明雨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在发病后1d~3d内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甚至窒息或危及生命。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为风火相煽、痰瘀阻闭经络。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发现,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针刺可通过刺激腧穴而达到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平肝息风、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脑功能恢复正常。康复训练依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达到改善脑病损伤者运动控制的能力。笔者查阅了近10年来以针灸和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报道,发现此种方法的确有效,现综述如下。
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利用针刺选穴中的局部选穴来治疗颈部及周围临近组织的病变。王凤艳等[1]发现,项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的确有疗效。利用电刺激疗法,是用一定强度的、通过预设的刺激程序来刺激咽部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研究表明,电刺激可兴奋咽喉部肌肉,防止失用性萎缩;通过刺激受损部位的脑神经,使其活性增加;反复刺激兴奋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能帮助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促进新的中枢至咽喉运动传导通路形成。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可塑性,持续刺激可使中枢突触增强或重建,实现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同时反复电刺激可使休眠状态的突触被代偿使用[2、3]。吕红[4]观察发现,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瘫痪肢体肌力的恢复和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均有较好的疗效。
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通过刺激头皮使得神经传递刺激到感觉区,反射性刺激运动区,使得处于“休克”状态的相关神经兴奋性激活,传入吞咽反射中枢,重新恢复吞咽反射。史朝霞[5]发现,针刺颈项咽部腧穴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确有疗效。体针对延髓性麻痹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刺激有关吞咽的肌肉及周围神经使其功能恢复。陈兴华等[6]发现“靳三针”治疗法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钟长明等[7]研究发现,头针和体针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的吞咽功能确有改善,且头针相对于体针较为安全。白晶等[8]发现,廉泉加旁廉泉深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效应器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同时认为选择颈部有效的针刺点和针刺深度,可通过不同水平的不同机制实现调节吞咽过程中的咽阶段精细、协调和强度等方面能力,有效地治疗吞咽障碍,减少脑卒中后并发症、住院日和死亡率,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刺激作用。
舌针治疗假性球麻痹是根据针灸选穴的近治作用来实现的,通过对舌部的刺激来达到对吞咽障碍的治疗,通常选取廉泉、金津、玉液三穴,多采用点刺放血,不留针。研究发现,舌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比单纯体针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深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也有显著治疗作用[9、10]。
宋文翔等[11]采用常规内科治疗、针刺、放血、灸疗法及穴位注射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总有效率为98%,并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介入时机以危急救治后神志转清、病情稳定即可开始,一般为发病后7d~20d左右。丁德光等[12]运用针刺加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针刺廉泉、哑门、风池、人中、内关,艾灸取关元、足三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加灸在改善缺血性中风致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语言功能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近年来得到大量的临床研究,如针灸配合冰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的研究亦得到证实:Barbara Bates等[13]认为,急性期卒中患者应进行早期运动以防止并发症。随着临床耐受力增强,应逐渐增加训练活动。运用Meta分析发现更大的训练强度确实可减少死亡或病情加重等较差结局,提高恢复率。李爱东等[14]发现,早期吞咽障碍的管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有较高的治疗作用,这将有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黄臻等[15]发现,电刺激配合吞咽训练不仅使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舌针加咽部冰刺激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也有显著疗效[16]。宋青[17]认为,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较单纯针灸及药物治疗有良好的疗效。罗卫平等[18]提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以加速咽反射弧的修复和重建,继而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使病人进食时吞咽功能密切配合,避免误吸,减轻吞咽障碍。赵艳娥等[19]发现,针刺内关、水沟、三阴交等穴位加吞咽训练有醒脑开窍、通关利窍、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孔岳南等[20]研究发现,电刺激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配合针灸、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可加强治疗效果。于秀等[21]选取颈项部风池、风府、哑门、供血、廉泉、外金津玉液、吞咽、舌中、人迎进行针灸,同时给患者以冰刺激、舌操、摄食训练等康复方法,2个疗程后较单纯康复训练组治愈率高。张盘德[22]认为,针灸加吞咽训练与吞咽肌的电刺激加吞咽训练的疗效相当,但对严重的吞咽障碍患者针灸加吞咽训练的疗效好于电刺激加吞咽训练,并且疗程更短。
针刺治疗已经成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在以上的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临床验证和疗效肯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应尽量指导病人采用针灸加康复训练的方法来治疗本病,以提高治愈率。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研究是否采用盲法;对结论的分析是否准确,有没有意向性治疗分析;对照组选择太单一、简单,无法达到真正的对照作用;还有比较明显的是缺乏大规模的研究,研究报道中病例都较少;研究属于个体化的研究,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注意盲法的选择,采用正确且公平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照的选择应合理,尽量加大病例的研究数量,尽可能地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方案,同时应当配合实验动物的机制研究以期得到较为系统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而帮助临床治疗。另外本病病程较长,需要医患紧密合作,做好后期的疗效观察也很重要。
[1]王凤艳,孙萍,高维滨,等.项针治疗吞咽障碍4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1):48-49.
[2]方丽波,王拥军.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及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404-405.
[3]王瑞华.神经原性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2):110.
[4]吕红.电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16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4):47-48.
[5]史朝霞.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48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5):11-12.
[6]陈新华,靳瑞.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6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7):65-66.
[7]钟长明,荣光,何方志,等.头针与体针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06-2707.
[8]白晶,李宝栋,高维滨,等.不同刺法调整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35-37.
[9]李滋平,符文彬,荣莉.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45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9):509-510.
[10]张金茹.针刺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 30例[J].北京中医,2004,23(1):41-42.
[11]宋文翔,张春燕.吞咽复系列穴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58 例[J].四川中医,2005,23(7):107-108.
[12]丁德光,李家康,孙国杰,等.针刺加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5):948-949.
[13]Barbara Bates,John Y.Choi,Pamela W.Duncan,etc.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国防部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执行简写版)[S].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2-4.
[14]李爱东,张志,周国强,等.早期吞咽障碍管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42-1544.
[15]黄臻,陈佩顺,闽瑜,等.电针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9,41(3):86-87.
[16]张宪忠,孙宝红,孙昊旻.舌针加冰刺激为主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12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15):151-152.
[17]宋青.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50例[J].河南中医,2010,30(3):267-268.
[18]罗卫平,黄红缨,谭吉林,等.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8):528-530.
[19]赵艳娥.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30例[J].陕西中医,2006,27(7):854-855.
[20]孔岳南,孙杨.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2):140-142.
[21]于秀,罗立欣,徐锦平,等.项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131.
[22]张盘德,周惠嫦,姚红,等.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98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