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程 孙文悦 崔顺锦
(长春市中心医院干部一疗区,吉林 长春 130051)
文献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含量升高〔1〕。PDGF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使钙离子内流增加,钙调素增加,蛋白质磷酸化而调节细胞移行和增殖,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PDGF水平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前后血清PDGF的变化,探讨PDGF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意义及氨氯地平对其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56±4.5)岁,男11例,女4例,临床诊断高血压,无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组50例,随机选取临床诊断高血压的患者,通过颈动脉彩超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氨氯地平治疗60 d,平均年龄(58 ±6.2)岁,男38例,女12例。
1.2 方法 治疗组予氨氯地平5 mg/次,1次/d,口服。服药前1 d和服药60 d,对照组与治疗组相同时间均空腹采肘静脉血2 ml加入10%乙二胺四乙酸(EDTA)30μl抗凝,在4℃条件下,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70℃冰箱中保存至测定。治疗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检测,观察IMT变化。
1.3 检测方法 PDGF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数据以x±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类数据采用χ2检验。
治疗组治疗前血清PDGF含量〔(1 980±422)pg/ml〕较对照组〔(1 147 ±214)pg/ml〕明显升高(P=0.001,t=7.3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DGF含量〔(1 492±451)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t=5.59)。治疗组IMT为(2.5±0.14)mm,治疗后IMT〔(1.7±0.12)mm〕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01,t=3.46)。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复杂,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脂质浸润,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移行和增值及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体外实验证实,与正常血管相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内膜下,平滑肌细胞对PDGF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反应,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1〕。研究表明,许多因素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移行和增殖,如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PDGF等。
本实验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PDGF升高,氨氯地平可以降低血清PDGF水平。原因考虑如下:钙离子拮抗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相关因素有直接或间接影响〔2〕,可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氨氯地平是一种多效性钙通道阻滞剂,对细胞慢钙通道的主要作用部位在L型电压依赖性通道的ɑ亚单位和受体激动型通道,因而使钙通道开放数目减少,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钙与钙调素的结合,细胞内钙浓度下降,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和增殖。氨氯地平阻断PDGF-BB诱导的3-羟基-3-甲基戍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合成脂质较少;下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中PDGF的表达〔3〕;抑制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4〕;而且还能抑制某些原癌基因 c-myc,c-fos和 c-jun的表达,并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1 Brown SQ,Bartolak-Suki Z.Effet of substrate stiffness and PDGF on the behavior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implications for atherosclerosis〔J〕.JCell Physiol,2010;225(1):115-22.
2 Patel MK,Clomn GF,Lymn JS,et al.Effect of serum withdrawal on the contribution of L-type calciumchannels(cav1.2)to intracellular responses and chemotaxis in cultured huma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Br JPharmacol,2005;145(6):811-7.
3 何 谨,孟 军,周志刚,等.氨氯地平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5):395-8.
4 吴立萱,金 凡,黄元伟.氨氯地平抑制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