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征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卫生院,江苏 太仓 215425)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一组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抬眉、闭眼、鼓嘴等基本动作完成困难[1]。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心理阴影,面瘫中最常见的症型是风寒型,为了探讨针灸治疗在面瘫风寒型中的临床治疗作用和安全性,笔者通过对本院89例该病该症型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获得理想疗效,具体心得汇报如下。
本院针灸门诊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分寒型面瘫患者8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1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34±8)岁,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2]《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面瘫的诊断标准。并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与主治医师共同完成诊断。
起病急,在清晨醒来后出现一侧面部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鼻唇沟平坦,讲话、哭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鼓腮漏气,发爆破音困难,进食可有口角漏液现象。部分患者可有露睛流泪,额纹消失,初起时可有耳后、耳下或面部疼痛。
早期(病发7d内)采用轻刺手法,面部取穴宜少,以体针为主(针刺器具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然后使用TDP灯照射,每次30min;恢复期(病发7d后)治疗以疏通面部经络气血为主,采用加电针(得气后接华佗电针仪:SDZ-II型,选用疏密波,频率2/15Hz,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min,)、透刺等刺激手法,针阳白透鱼腰、攒竹、四白、下关、地仓透颊车、合谷、大椎、风池。艾灸取穴:翳风穴,牵正穴,散笑穴。取清艾条1支(南阳市汉方艾业有限公司),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cm,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每次20min。
痊愈:两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皱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谈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显效: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皱眉略显无力,颧肌肌力约为徒手肌力IV,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好转: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面部表情肌部分恢复,眼睑基本闭合,谈笑时鼻中沟及口角仍有歪斜。无效:经过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无缓解
全部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进行描述,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
89例风寒型面瘫患者,痊愈71例(占79.76%),显效10例(占11.24%),好转8例(占9%)。
风寒型面瘫在中医的病机是由于机体正气虚弱,脉络空虚,营卫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痹阻面部脉络,导致气血阻滞,经络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中医的面瘫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神经在受到风寒的刺激后,导致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神经出现炎症,组织出现缺血、水肿、功能紊乱,压迫到神经出现了神经症状。
国内外诸多文献显示[3,4],面瘫急性期一般是7d之内,不主张面部用电针,因为早期面部用电针可能引起已经处于炎症的组织和神经进一步水肿,导致病情恶化。本研究在急性期亦不采用电针,在患者进入恢复期时使用电针,电针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度,患者自觉有感觉但面部不见跳动或者微见跳动且时间在20min之内可达到改善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神经修复。
《针灸甲乙经》中认为:“口僻不正,翳风主之”,《针灸大成》中认为翳风穴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牵正穴在咬肌中,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咬肌动脉分布。散笑穴位解剖位置于面部,鼻唇沟之中点处。《针灸大成》中写道:“中风,口喎眼斜…凡喎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素问•调经论》一书中提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祛之”。风寒型面瘫主要是由于风寒邪的侵袭,艾条具有祛风通络,温散寒邪的作用,早期加用TDP灯照射,产生一个热疗的效果,使祛风散寒之功增强。根据现代临床药理研究可知,艾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和红细胞吞噬能力,达到了消除面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的目的。
总之,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针刺结合艾灸对风寒型面瘫具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1]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刘柳,张晓彤.廉玉麟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河南中医,2011,31(6):595-596.
[3]王梅康,李卉.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064.
[4]姜义飞.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经验[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