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结核病的防治

2012-01-25 09:11李蓓蓓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调运牛群病牛

李蓓蓓

(河北省黄骅市畜牧局,黄骅 061100)

1 流行病学

奶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奶牛脏器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结核菌可随呼出的气体、痰、粪便、尿、分泌物或奶排出体外,当易感染牛与病牛接触后,或食入被污染的饮料、饮水等均可引起感染。饲养管理不良,如厩舍阴暗、通风不良,牛群拥挤,密度过大,饮料营养缺乏和环境差等,都可加快本病的传播。

2 症状

牛感染结核病经过缓慢,由于患病器官不同,临床症状各不一致。患病初期,消化不良,逐渐消瘦,贫血,咳嗽,同时被毛粗糙无光,听诊肺区常有罗音;到了患病后期,乳房淋巴结肿大,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并且伴有顽固性下痢,粪中混油粘液和脓汁。

3 诊断

牛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是目前奶牛场所采用的主要诊断方法。已成为常规检疫制度,每年春、秋各检疫1次。

方法:先用肥皂水将牛左侧颈中部上1/3处擦透,然后用剃刀将该部位的牛毛刮掉,露出皮,大约刮5厘米左右的方形,用碘酒消毒后,再用酒精脱碘,接着捏起皮肤,用卡尺测量消毒部位的中央皮皱厚度,共测量2次。接着对每头牛皮内注射0.1 ml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注射后72 h观察结果。主要检查肿胀程度。用卡尺测量注射部位皮皱厚度及肿胀面积。

判定标准:

(1)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肤皱褶比原皮厚8 mm以上者,其肿胀面积在35 mm×45 mm以上)。

(2)疑似反应(炎性肿胀面积在35 mm×45 mm以下,皮肤皱褶厚度增加5~8 mm)。

(3)阴性反应(无炎性肿胀,皮肤皱褶厚度不超过5 mm)。

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奶牛,可对其侧颈部再作1次试验,确定是否阳性。

4 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疫措施。

4.1 定期监测(检疫)

凡结果呈阳性的牛群视为结核病污染牛群,每隔30~45 d重点监测(检疫)1次,连续3次监测(检疫)不再发现阳性牛时,才视为健康牛群。病牛所产的犊牛于出生后分别于20日龄、100~120日龄和6个月龄连续监测(检疫)3次,结果为阴性者送入假定健康牛群培养。假定健康牛群每隔3个月进行1次监测,连续3次监测阴性的即可视为健康牛群。

4.2 及时扑杀阳性牛,进行无害化处理

其所生犊牛应隔离饲养,喂健康牛乳或消毒乳。对发现的可疑病牛,要加强监控,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同时复检确诊,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无害化处理可疑病牛在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

4.3 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

每季度进行1次全场消毒,牧场、牛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牛舍、运动场每月消毒1次,饲养用具每旬消毒1次。如检出阳性牛,必须临时增加消毒,粪便堆积发酵。进出车辆与人员要严格消毒。消毒药可用5%来苏儿、克辽林、10%漂白粉或3%~4%福尔马林等消毒液进行消毒。

4.4 加强流通防疫监管,严防疫情传播

跨省调运奶牛,要严格实行奶牛可偿还疫审批和“准调”制度;省内调运奶牛的,一律凭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车辆消毒证明和奶牛健康证调运,必须证明无结核病阳性牛时方可引进。奶牛调入后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同时隔离饲养,观察1~2个月,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查,确定健康无疫病时才能混群饲养。

4.5 饲养管理人员健康体检

场内工作人员每年要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杜绝结核病人接近牛群。牛场内不得饲养家禽,以免结核病禽对奶牛健康造成威胁。

4.6 牛场规划

牛场、牛舍的设计、建设设施要符合国家动物卫生防疫要求,已建的牛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防疫设施,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严防外来疫源的传入。

4.7 动物防疫监管机构认真行使权利

动物防疫监管机构对所辖区内的奶牛要严格管理,全面实行奶牛健康证和养殖户的台帐管理,所有奶牛都应登记造册,及时记录奶牛存栏和调运状况。对健康奶牛发给奶牛结核病监测(检疫)合格证明,凭证销售牛奶或转让健康牛。

猜你喜欢
调运牛群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晚秋
预防牛长途调运应急反应探讨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农业部: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
考虑多次往返配送问题的抢险救灾物资调运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舰载机机库调运作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