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玲,罗银河,赵童童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208)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思想,并把“阴平阳秘”的“平人”作为身心协调的健康标准。历经两千多年的不断充实与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把握了预防保健的三个主要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终其根本,落实在一个“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是这些思想的典型表达。“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是人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人体发生了不易觉察的健康缺损。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简称“复感”,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而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为小儿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中,RRTI反复发病,迁延难治,日久还可诱生他病,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及体质提高。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儿免疫、营养为主的内因,以及感染、环境等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免疫功能的紊乱在RRTI的发生中占主要地位,但导致患儿免疫功能失调的原因尚未明确,复杂的成因为预防、治疗带来了困难[2]。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不足,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故内因在复感儿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这与中医体质学说观点一致。
如何阻断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感染→治疗→痊愈→复发这个循环链,就应通过对小儿体质特点及对体质与疾病易感性的认识,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使小儿体质始终处于正常状态,这即是中医学“治未病”的观点。
要达到“防”的目的,就应当保养身体,培育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小儿反复感邪,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其发病关键不在邪多而在于正气不足。其有效干预,主要体现在“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层面,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和治疗方法,如中药方剂、针灸、穴位敷贴等,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小儿复感的干预应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寻找最佳方案,辨体论治可对复感儿进行整体层面干预。调理体质是通过综合考虑每个人的体质特征以及周围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等因素,对机体内阴阳气血的偏颇进行调整,对病理体质状态进行修正,有助于阻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
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演变及小儿体质特点,运用中药、穴位敷贴、饮食及生活调养,预防RRTI的发生和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RRTI的关键在于“反复”二字,因此在非急性感染期加强组织修复,提高免疫力,可达到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减轻发病程度及缩短病程的治疗目的。
“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气虚是复感发生的必要条件,故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需补益肺气。但肺为脾之子,“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小儿脾常不足是复感发生的内在因素,故补肺同时更应健脾。在复感缓解期用太子参、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淮山药、山楂、砂仁等健脾益肺,培土生金。在感染缓解期仍有干咳痰粘,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地图舌,脉细数者,多为复感久病致肾阴亏虚,精血不足,治宜滋肾填精、扶正固本,药用沙参、玄参、黄精、玉竹、枸杞、五味子、地骨皮、生地等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肾气充盛、金水相生,达到预防复发之目的。
反复呼吸道感染易发于冬春季节,中医学认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夏季多湿,再加上常吃一些冷食易造成脾虚,水湿停滞,使冬季的发病有了基础。因此,中医根据“春夏养阳”理论,即在夏季阳气旺盛之际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是提高患儿的自身抵抗力,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力武器。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多以中药外敷和内服联合治疗。即在未发病时,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选用具有助阳祛邪、温经通络的吴茱萸、细辛、甘遂、白芥子等药,加生姜汁调成膏状,敷贴于肺俞、天突、定喘、大椎等穴位,使药物经体表穴位进入体内达到驱除肺中留伏之寒气、疏通经络、补益肺气的功效。同时根据患者体质、病程、病情的不同,辨证选药,配合服用具有补肺健脾益肾等功效的中药,从而通过内服外治实现祛寒扶正,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观点。
《伤寒论》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不慎,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将病后调摄养生作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
应注意日常生活的调摄,预防复感的发生:一是起居有常。肺为娇脏,易感外邪,反复外感则肺气之虚更甚,故应顺应四时季节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邪。适度接受日光照射,加强吸收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减少佝偻病发生,利于生长;二是合理饮食。小儿出生后,应尽力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平时注意优质蛋白的供给,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的蔬果,有助消化,增强免疫。肥甘厚味之品易生痰化火,故小儿饮食宜清淡为主,以利体内气机畅通,水液正常,则湿无停滞,痰无以生;三是适度运动。应根据病情及体质制定个体化、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案,循序渐进,避免过于劳累。
由于小儿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病机变化转归以及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科辨证用药有其特点和规律。中医针对复感儿不同体质和证候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所用制剂多为复方,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各个环节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通过调整脏腑经络功能及整体功能状态,使小儿体质获得最佳的阴阳平衡。复感患儿急性期治标祛邪后,缓解期多给予健脾益肺、养血补肾之法,从增进食欲、改善体质入手,循序渐进,以提高小儿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发病。长期调理的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固表,健脾和中;防风祛风解表,与黄芪配伍固表不留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鸡内金健胃消积,与白术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菟丝子、熟地黄滋补肾阴、肾阳;黄精、当归补血,诸药合用,使脾健胃强,气血化源充足,肺气得养,肾气充足,卫外之气随之而壮,正气足则邪自尽,外邪难以入侵,病患自然减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患儿鼻腔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升高,能显著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尚可明显提高人体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功能[3];太子参、白术、茯苓、菟丝子等能不同程度地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贫血,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各脏腑功能并改善症状。故经上药治疗后患儿IgG、IgA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得以纠正,以发挥正常的抗感染及免疫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笔者体会,复感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理失宜,体质素弱,故易发生本病。但体质的调理,免疫功能的增强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须循序渐进。重点在于缓解期坚持中药连续调理2~3个月,同时注意日常生活的调摄,多能建立良性循环,阻断反复发作的宿根。
[1]胡仪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41.
[2]林湘屏,曾秋霞.163例婴儿体质调查及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关系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12-413.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