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运兵 邹清德 程时广 杨建辉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畜牧兽医局,房县 442100)
房县山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洪运兵 邹清德 程时广 杨建辉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畜牧兽医局,房县 442100)
自1995年以来,在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房县连续6届县委、政府因势利导,依托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优势,围绕山羊大县建设和农民增收目标,坚持采取抓基地扩规模、抓品改创品牌、抓龙头增效益、抓示范带全县的“四抓“战略,坚定不移发展山羊产业,实现了山羊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截止2011年底,全县有养羊户16 386户,山羊饲养量达74.2万只。其中,出栏42.7万只;全县建成1 000只养羊场1个、500只养羊场3个、30~10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2 953户,建成“1235”养羊示范小区49个,890户养羊户;累计人工种草10万亩,现保留面积2万亩;全县建成25个养羊专业合作社、5个商品羊交易市场,有年屠宰加工5万只山羊的小型龙头企业1个,房县山羊产业化雏形已基本形成。
多年的实践证明,山羊产业既是一项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又是一个技术、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1)坚持召开山羊产业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产业发展任务,做到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宣传鼓动,引导养羊户增强发展山羊的信心和决心。(2)通过表彰、奖励养羊大乡镇、大村、大户,交流发展经验,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坚定发展信心。(3)引导各级管理者理清思路,吃透抓圈养扩规模、抓品改创品牌、抓龙头增效益、抓示范带全县的“四抓”内涵,突出示范效应,走小群体、大规模、因陋就简、高效养羊之路,做到面上抓规模、点上抓示范,推动产业全面发展。
一是坚持把山羊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县、乡、村主要领导上阵,亲自办点,及时解决产业发展难点和问题,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层层落实山羊产业发展责任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分解山羊产业发展指导性计划,县、乡领导干部包乡镇、包村组、业务技术人员包片驻点指导山羊产业发展。三是建立奖励扶持机制,下发《关于加快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县委、政府每年拿出50万、30万、20万数目不等的资金,用于奖励山羊产业大乡镇、专业村、示范户,通过奖励扶持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山羊产业发展步伐。
按照“抓圈养扩规模”的发展思路,把圈养山羊与人工种草、沼气能源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一同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引导平坝乡镇农户圈养山羊,走“羊-沼-草”配套养殖新路子。截止2011年,全县20个乡镇建圈养示范小区49个,养羊户达890户,这些养羊户采用“草-草”轮作、“粮-草”套种,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红塔镇沙坪村养羊示范小区,自2010年建成以来,小区内15户养羊户,户均年养羊收入2万元以上,其中,有5户年养羊收入超过了3万元。养羊示范小区的建立,为推进山羊产业的大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把山羊品种改良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山羊杂交改良“普二推三”进程,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努比公羊为第1父本与本地马头羊进行的二元杂交,以波尔公羊为第2父本与努马杂交母羊进行的三元杂交,以此提高羊群品质,增加效益。目前,全县山羊二元杂交改良率达95%,三元杂交改良率达80%,实践证明,山羊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出栏率高、肉质细嫩、产肉率高、抗病力强等优势,深受老百姓信赖,为房县山羊创品牌、增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把养羊户技术培训放在首位,采用办夜校、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解决养羊户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技术干部常年深入养羊户指导人工种草、栏圈建设、秸秆青贮、羊群饲养管理等技术。三是大力开展技术承包,与养羊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从根本上解除羊农的后顾之忧。四是发展养羊协会和专业组织,与养羊户、羊经纪人、羊产品加工企业主联系,分片区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引导羊农进行技术培训、秸秆加工、牧草种植、防疫驱虫、快速育肥等喂养新法。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保障了山羊产业是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房县没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户生产的都是初级产品,导致山羊附加值低,为进一步加快山羊产业化发展,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2004年建成了一个年屠宰20万只山羊的天森食品有限公司,随着龙头企业的拉动,为房县山羊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房县的山羊生产尽管出现了有基础、有技术、有热情、有信心的“四有”现象。但山羊生产发展中缺政策、缺资金、缺示范、缺包装的“四缺”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资源利用、市场需求、羊群生产潜在能力、农民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比,还存在很大一段差距。
山羊产业是一项规模养殖效益型产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虽然县财政每年挤出了80万元用于山羊生产,但与养羊户养殖热情比、与畜牧业发展现实需要比,还存在很大一段差距,养羊户受资金束缚,想发展生产而束手无策,严重制约山羊生产规模化养殖的推进。
由于房县建成的羊产品加工企业,年屠宰量小,生产、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与外界大市场很好对接,此外,企业本身缺乏流动资金,无法正常投入生产,导致绝大部分农户出栏的肉羊还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户综合养羊效益低,已构成制约山羊产业发展的瓶颈。
山羊良种繁育、动物防疫等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生活待遇差,畜牧技术推广缺乏经费保障,畜牧技术人员结构及知识结构老化现象非常严重,不能满足山羊产业发展的需要。
全县年出栏山羊30只以上的养羊户仅3 426户,出栏16.84万只,占总出栏量的35.05%。山羊养殖多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规模养殖场少,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已成为山羊产业发展的最大不足和困难。
房县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受季节限制,枯草期较长,而人工种草种植面不广,养羊又多以自然放牧为主,致使冬春饲草料十分短缺,严重制约了山羊生产潜力的发挥。
一是县级建波尔种羊、努比种羊核心群各1个,分别饲养2个品种能繁母羊各200只,5个血统的种公羊各10只,核心群重点抓好本品种选优,向扩繁群提供优质种羊。二是10个重点乡镇每个乡镇分别建波尔种羊、努比种羊扩繁群各1个,分别饲养2个品种能繁母羊各50只;同时,每个乡镇建1个山羊人工授精站,逐步使“波努马”三元杂交羊杂交改良率达100%,然后通过横向固定,定向选育,培养出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一致的优质肉羊新品种——房陵山羊。
积极发展生态养羊,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羊。加快养羊专业村建设,突出抓好品种、饲料、防疫、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化生产,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防疫制度化,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羊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促进安全优质羊肉产品生产。
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努力提高羊群的生产性能,在高山、二高山大力推广放牧加补饲技术,逐步过渡到全舍饲圈养,在平坝乡镇大力推广“羊-沼-草”全舍饲生态喂养和“1235”养羊模式。
按照2.5 kg鲜草/d·只、亩产鲜草4 t的标准,极积推进天然草场改良、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广泛利用闲散地和林地资源开展牧草套种,牧草面积达到10万亩。采取多种方式推行秸秆综合利用饲用技术,扩大饲料原料来源。
加强活羊交易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打造房县肉羊品牌,形成稳定的优质羊肉安全生产供应基地。采用招商引资或吸纳民间资本的办法,着力培植加工企业,提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积极筹建年屠宰加工活羊50万只以上的羊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加大山羊流行病的防治力度。重点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着力在设施建设、人员培训、仪器设备上下功夫,给政策,真正建立起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
山羊产业作为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被各级领导形象为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建议上级应针对那些发展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在草场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栏圈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羊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安排项目,以此推动山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化进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