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石
(丹东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老年结肠癌患者有不断增多趋势,结肠癌已成为老年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60岁以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39例,现报道如下。
本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8.9岁,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部分病人有黏液血便,乏力、消瘦症状,贫血25例,腹部可扪及包块6例,肠鸣音亢进30例,肠鸣音减弱9例,腹部平片检查均报告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行结肠镜检查确诊结肠癌10例,钡灌肠可疑8例,其余病人手术探查确诊。
合并冠心病、高血压12例,肺部感染5例,糖尿病5例,陈旧性脑梗死8例,合并2种以上病者15例。
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19例。肿瘤位于回盲部5例,升结肠4例,结肠肝曲5例,横结肠6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11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9例,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9例,行左半结肠切除近段结肠造口7例,行单纯造口术4例。
中高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2例,黏液腺癌9例。
腹腔感染5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瘘2例,结肠造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5例,急性心衰2例,死亡2例,其余37例病情稳定出院。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发生率约10%~30%[1],有以下临床特点:①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就诊时往往病程已较长。②症状与体征不符,往往腹胀明显,甚至可触及明显胀大的肠袢,而腹痛及腹膜炎体征不显著。③由于回盲瓣的作用,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属于闭袢型肠梗阻,极易造成肠缺血、坏死及穿孔。④患者常伴有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低蛋白、营养不良等合并症,具有术后并发症多,临床病死率较高等特点。所以对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低位肠梗阻,若能除外术后肠粘连及慢性便秘等,首先应考虑结肠癌梗阻。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结肠的解剖特点,一旦发生阻塞即形成一闭合性肠袢,导致肠管严重扩张,肠壁血运障碍,易引发坏死穿孔,保守治疗的缓解率低,因此需尽快剖腹探查[2]。手术目的首先要解除梗阻,其次是切除肿瘤,而不在于行彻底根治。对于年老体弱合并症多,尽可能行肿瘤切除,近端肠管造瘘,或单纯行近端肠管造瘘,待行二次手术。对于尚能耐受较大手术,且肿瘤位于右半结肠者,多数主张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笔者同意此观点,本组19例右半结肠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而左半结肠癌由于肠壁薄、血液供应差,肠道内粪便多,细菌含量高,术前无法进行肠道准备,一期切除吻合存在吻合口瘘的风险。近年来,随着肠外营养支持的改善、有效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术中减压和结肠灌洗的开展,主张对左半结肠癌行一期吻合者越来越多。一期切除吻合有明显优点:能早日切除肿瘤,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一期吻合严格掌握好以下适应证:①全身情况较好,无严重合并症,特别是无明显贫血、低蛋白、营养不良等。②梗阻时间短,肠壁水肿轻,腹腔渗液少。③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彻底,腹腔无严重污染,吻合口血运良好,无张力等。 本组左半结肠癌行一期吻合术后,有2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中1例死亡,并发症较高,综合分析与放宽手术适应证有关,所以对左半结肠癌行一期吻合术,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笔者赞同一些学者观点,对于左半结肠癌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医生的经验以及医院的条件综合考虑,合理地选择手术方案,对于条件较差的患者不能过于追求一期吻合[3,4]。
老年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贫血、低蛋白等,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术前应积极纠正。积极有效的术前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至关重要。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结合小剂量灌肠,有少数患者梗阻症状减轻,提供了行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的机会。尤其是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术后要应用有效抗菌素控制感染,应用化痰药、支气管扩张药,给予雾化吸入、叩背排痰,应用止痛剂减轻疼痛,以利咳嗽咳痰。本组5例合并肺部感染,同时合并糖尿病2例,其中1例因ARDS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所以注重围手术期相关治疗非常关键。
[1]陈静,赵女曼,谢强,等.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附38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15(9):718-719.
[2]陈国卫,刘玉村.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和剖腹探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7):398-400.
[3]李德福,唐云波,岳现文,等.可切除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治疗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6):412-415.
[4]翁立新,汤黎明,王杰.高龄患者左半结肠癌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