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菊意 杨天雷
(1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河南 郑州450015;2 焦作市卫生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2)
肝硬化是一种比较常见却又难以根治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在临床诊治工作中,肝硬化患者常常有不同的预后,观察我院因肝硬化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希望对临床的诊治有指导作用。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间的死于肝炎肝硬化病例124例,观察其住院期间的临床和检查数据,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34例,男女比例为2.647∶1,年龄为27~74岁(平均49.7岁),年龄集中在39~54岁。
124 例死亡病例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有109例(87.90%);酒精性肝硬化有12例(9.68%);药物性肝硬化有1例(6.4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1例(6.45%);不明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有1例(6.45%)。
治疗期间存在的并发症有腹水124例(100%);上消化道出血65例(52.42%);肝性脑病51例(41.13%);肝肾综合征39例(31.45%);感染45例(36.29%);肝肺综合征35例(28.23%);电解质紊乱119例(95.97%)。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13例(10.48%),慢加急重型肝炎6例(4.84%)。
124 例死亡患者中B级14例(11.29%),C级110例(88.71%),无1例为A级。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03例(83.64%),丙肝病毒感染6例(4.84%)。乙戊肝炎病毒重叠感染4例(3.23%),乙丙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2.42%)。HBeAg阴性者79例(63.71%),HBeAg阳性者30例(24.19%),有HBVDNA复制者94例(75.81%)。
本组观察病例中直接死因为上消化道出血65例(52.42%),肝性脑病51例(41.13%),肝肾综合征39例(31.45%),肝肺综合征35例(28.23%);肝功能衰竭19例(15.32%),感染性休克3例(2.42%)。其中有89例患者同时合并有2种、3种或4种并发症。肝功能衰竭也是引起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内毒素血症。另有7例患者出血原因不明,表现为血性腹水、进行性贫血。
肝炎肝硬化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肝硬化的80%;发病年龄高峰为40~50岁,病死率达11.79%,其发生与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2]。本组病例中87.90%的死亡患者均为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83.64%,丙型肝炎患者次之,另有少部分患者为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也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本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HBeAg阴性,而HBVDNA处于高复制水平,说明HBVDNA的复制对肝病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肝炎肝硬化的死亡多与并发症有关,腹水、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病例中死亡的高危因素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52.42%)、肝性脑病(41.13%)、肝肾综合征(31.45%)、肝肺综合征(28.23%)、肝功能衰竭(15.32%)、感染性休克(2.42%)。上消化道出血是导致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这与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很大关系,因此降低门脉压、防治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治疗的重点。患者可能因高蛋白饮食、大量利尿、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原因反复出现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次要原因。顽固性腹水、低钠血症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较为常见,补钠无效的顽固性严重低钠血症为肝病预后不良的特征,病死率极高[3]。而大量利尿剂的应用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钠盐丢失,从而诱导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补充人血白蛋白、利尿的同时要注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此组病例中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都是因为肝衰竭就诊,对于慢性重型肝炎和慢加急重型肝炎患者来说,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这与患者解毒能力差、内毒素血症有关,加强护肝、抗病毒、人血白蛋白及血浆的应用等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必要时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
总结以上结果认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是导致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并发症是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重点。对于HBVDNA阳性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是延长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诊疗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46.
[3]贾照志,曾海.肝硬化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J].牡丹江医学学报,2007,28(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