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杂志》2012年第27卷关键词索引
说明:①本索引按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序。②在第1个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序,以后依次类推。在第1个汉字音同字不同的情况下,按笔划多少排列。③在关键词相同的情况下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④以英文为首的词,按第1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居中文关键词之前。⑤在第1个英文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依次类推。⑥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C
侧支循环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发展进程(赵慧强,陈晖,李东宝,等)
(4):266
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磁共振成像对比评价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和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陈立宇,段福建,张岩,等)(2):13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张学洪,叶雪存,葛郁芝,等)(4):274
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重构的研究(解东兴,邓晓蕴,刘慧林,等)(4):285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发生状况(欧艳秋,刘小清,麦劲壮,等)(4):302
D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并发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分析(孙腾,张慧敏,吴海英,等)(2):115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孙腾,张慧敏)(3):239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张慧敏,孙腾,关婷,等)(5):349
大动脉炎单纯累及肺动脉一例(孙腾,张慧敏,马文君,等)(6):405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各成分与臂踝脉搏波速度的关系研究(陈盼盼,顾东风,王梦琴,等)(1):37
胆固醇结晶
胆固醇结晶与斑块破裂(陈劲松,陈韵岱)(5):393
动脉调转术
ACC评分对动脉调转术后患儿早期预后的评估效果(曾敏,李守军,王旭,等)(4):299
动脉僵硬度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动脉僵硬度的关系(田明玉,朱桢燕,张海锋,等)(3):200
超重/肥胖青年人动脉僵硬度变化(王蕾,张兴道,龙岩君,等)(5):361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徐瑞霞,李建军)(3):223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初探(陈韵岱,王晶)(5):321
F
肥胖
三峡农村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屈亚莉,沈俊,梁小云,等)(3):204
肺动脉高压
静脉注射依洛前列素救治肺动脉高压濒危患者的临床观察(顾晴,赵智慧,熊长明,等)(1):53
钌红、丁卡因对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a2+]i释放功能的影响(承伟,李智)(2):149
肺栓塞
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重构的研究(解东兴,邓晓蕴,刘慧林,等)(4):285
负荷心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灌注成像
负荷心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灌注成像研究进展及前景(贾崇富,王照谦)(6):477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征分析研究(张红菊,许蕾蕾,王浩,等)(1):41
腹主动脉瘤发病的新祸首——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秦彦文,唐朝枢)(5):324
G
感染性心内膜炎
静脉药瘾感染性心内膜炎29例诊治体会(桂龙升,张利斌,毛新,等)(5):369
2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鲍家银,陈海宇,翁国星,等)(5):376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对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钟巧青,赵水平,王星)(2):145
短时大量吸烟对长期吸烟者和不吸烟者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陈泓颖,常晖,王子熹,等)(5):357
高敏C-反应蛋白
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金壹伍,金振一,马兰,等)(5):353
高血压
高血压(2)高血压病的治疗进展及指南解读(续1)(惠汝太,樊晓寒,高莹)(1):6
脉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宝辉,苗懿德,孙宁玲,等)(1):49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钙电流影响的分子机制(邬松林,唐世琪,黄从新)(1):68
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新进展(朱鼎良)(2):8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党爱民,陈炳伟)(2):83
高血压(3)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续2)(王继光,李利华)(2):85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寇学俊,邢艳秋,路方红,等)(2):87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张强,邓峰美,何芳,等)(2):9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胡小亮,路方红,刘振东,等)(2):95
高血压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宋卫华,惠汝太)(2):155
高血压(4)高血压与冠心病(续3)(蒋雄京)(3):168
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孙党辉,李悦)(3):237
高血压(5)顽固性高血压的评估及治疗进展(续完)(孙宁玲,姚丹)(4):25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胡小李,周斌全,肖春晖)(6):446
冠心病
单一影像与融合影像对比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影响的研究(赵英,王蒨,焦建,等)(1):25
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可溶性CD105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曹秋玫,宫海滨,吕茜,等)(1):33
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许文亮,李敬华,张纯全,等)(2):137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有创评价和治疗(延荣强,陈纪林)(2):156
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刘梅林,梁文奕)(3):165
高血压(4)高血压与冠心病(续3)(蒋雄京)(3):168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高阅春,何继强,姜腾勇,等)(3):178
世居西藏高原藏族冠心病患者78例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达娃次仁,格桑罗布,庄兰平,等)(3):182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许文亮,武越,惠波,等)(4):262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张学洪,叶雪存,葛郁芝,等)(4):274
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杨丽霞,郭瑞威,齐峰,等)(4):278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刘健)(4):317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裴汉军,俞梦越,吴永健,等)(5):338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压和昼间嗜睡的影响(赵青,柳志红,罗勤,等)(5):365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张冬,窦克非)(5):397
经桡动脉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补救性5进6双导管技术临床观察研究(张奇,张瑞岩,胡健,等)(6):415
山东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13号染色体基因与冠心病易感性相关联的研究(彭洁,郭媛,陈星,等)(6):427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内地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纳贝·哈力克,永佳,路航,等)6:439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炎症机制有关(李建军)(3):23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管麻痹的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杨彦伟,程卫平)(1):60
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颈动脉介入时心脏骤停抢救成功一例(卢统庆,蒋雄京,董徽)(2):9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杨立猛,郑哲,王健仰,等)(2):122
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预测价值的探讨(高卿,李辉,陈生龙,等)(5):379
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研究(叶慧明,卢明瑜,王伟民,等)(4):258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评价猪冠状动脉佐他莫司洗脱支架术后早期新生内膜覆盖情况(赵杰,杨跃进,徐波,等)(6):458
H
化学消融术
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的安全性初探(李成洋,张薇薇,李占全,等)(3):186
J
基因多态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党爱民,陈炳伟)(2):83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寇学俊,邢艳秋,路方红,等)(2):87
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杨丽霞,郭瑞威,齐峰,等)(4):278
基质金属蛋白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关系的临床研究(唐其东,吴平生,李瑜辉,等)(4):270
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柳磊,杨克明,李源,等)(5):372
急性高原缺氧环境
急性高原缺氧环境与颈动脉瞬时波强参数间相关性研究(刘爱玲,姜海艳,姚胜银,等)(6):45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评价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壁的影响(金至赓,刘惠亮,张卓奇,等)(1):13
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李建军)(3):1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关系的临床研究(唐其东,吴平生,李瑜辉,等)(4):270
肾功能不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评估(刘昱圻,高磊,薛桥,等(5):342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内地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纳贝·哈力克,永佳,路航,等)6:439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龚倩,葛建军,葛圣林,等)(3):212
急性肾功能损伤
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预测价值的探讨(高卿,李辉,陈生龙,等)(5):379
急性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外科术后意识障碍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刘平,陈伊,杜娟)(3):216
介入治疗
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技术及其对球囊后扩张的指导作用(黄党生,杨菲菲,沈东,等)(1):29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比较研究(刘圣文,乔树宾,徐波,等)(2):10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致胃大部切除术一例(高晓丽,王海斌,刘英华,等)(3):199
非罪犯血管临界病变进展并接受支架介入治疗的危险因素预测评分(延荣强,陈纪林,高立建,等)(5):330
关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进展(黄从新)(6):401
经桡动脉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补救性5进6双导管技术临床观察研究(张奇,张瑞岩,胡健,等)(6):415
应用EXPORT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观察(王正忠,王守东,戴红艳,等)(6):423
QT间期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张春来,尚小明,纪征,等)(6):431
K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新进展(郭静萱,刘健)(4):243
新型口服抗凝剂临床应用的进展(钱方毅)(4):246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刘健)(4):317
抗心律失常药物
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韦美玉,王会永,徐延敏,等)(2):111
L
氯吡格雷
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蒋娟娟,严岩,黄一玲,等)(1):45
氯沙坦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钙电流影响的分子机制(邬松林,唐世琪,黄从新)(1):68
M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的应用(华伟)(6):403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43例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评价(陈旭华,华伟,王靖,等)(6):412
N
难忘病例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五)(陈在嘉)(1):72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六)(陈在嘉)(2):153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七)(陈在嘉)(3):232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八)(陈在嘉)(4):315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九)(陈在嘉)(5):391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二十)(陈在嘉)(6):473
P
葡萄糖耐量试验
急性心肌梗死初发高血糖的临床研究(赵振燕,吴永健,吴元,等)(1):17
Q
缺血再灌注损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传导的研究(任澎,刘永国,李喆,等)(5):387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意义(杨晓刚,朱庆华,常谨,等)(6):466
S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2)心房颤动导管消融长期随访(续1)(居维竹,曹克将)(6):406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评估(刘昱圻,高磊,薛桥,等)(5):342
室壁瘤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磁共振成像对比评价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和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陈立宇,段福建,张岩,等)(2):133
室性早搏
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李方,董守仁,陈雅丽,等)(3):192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佟光明,王翎,乔青,等)(4):288
瞬时波强
急性高原缺氧环境与颈动脉瞬时波强参数间相关性研究(刘爱玲,姜海艳,姚胜银,等)(6):459
T
他汀
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致阴茎紧缩感一例(向定成,李丹辉)(1):44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陈锐,王昊天,张抒扬)(2):158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陈晖,邹文,颜友良,等)(5):346
糖尿病
单一影像与融合影像对比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影响的研究(赵英,王蒨,焦建,等)(1):25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窦克非,尹栋,吴元,等)(3):174
体外循环
血栓弹力图在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应用价值(袁素,崔勇丽)(1):64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石佳,李军,张喆,等)(4):305
W
外周血管病
腹主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征分析研究(张红菊,许蕾蕾,王浩,等)(1):4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p22phox亚基及活性氧表达的影响(刘亚洋,李鹤,吴宗贵,等)(3):228
微量白蛋白尿
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与心功能的变化(阮蕾,罗彩东,闫亚非,等)(6):419
乌司他丁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石佳,李军,张喆,等)(4):305
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龚倩,葛建军,葛圣林,等)(3):212
X
先天性心脏病
双动脉根部调转术治疗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术后早期临床结果分析(王旭,胡盛寿,李守军,等)(1):57
血栓弹力图在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应用价值(袁素,崔勇丽)(1):64
主肺动脉窗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总结(於其宾,沈向东,郭少先,等)(2):126
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江勇,吴伟春,白东峰,等)(2):130
单心室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欧阳文斌,潘湘斌,张浩,等)(3):208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心电图特点及术后转归(冯雪,李晓峰,袁越,等)(4):291
ACC评分对动脉调转术后患儿早期预后的评估效果(曾敏,李守军,王旭,等)(4):299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发生状况(欧艳秋,刘小清,麦劲壮,等)(4):302
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及螺内酯联合应用对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引起心肌肥厚的影响(张淑华,王云霞,张娜,等)(5):383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田野,谭洪文,吴漫,等)(3):195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韦美玉,王会永,徐延敏,等)(2):111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李娜,木胡牙提,卢武红,等)(3):189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分析(傅德建,何剑,张向阳)(4):282
心房颤动(1)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的策略与进展(续前)(王玉堂,郭豫涛)(5):327
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金壹伍,金振一,马兰,等)(5):353
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柳磊,杨克明,李源,等)(5):372
心房颤动(2)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长期随访(续1)(居维竹,曹克将)(6):406
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乔树宾,袁建松)(1):3
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的安全性初探(李成洋,张薇薇,李占全,等)(3):186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心室间和右心室内心肌收缩同步运动的评价(徐丽丽,王珂,丛涛,等)(6):443
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死初发高血糖的临床研究(赵振燕,吴永健,吴元,等)(1):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宋秀霞,姜涛,姚晓爱,等)(1):2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身与局部血浆组织蛋白酶抑制素水平的变化(赵汉军,颜红兵,李文铮,等)(3):170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发展进程(赵慧强,陈晖,李东宝,等)(4):266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封堵治疗一例(林玲,何成毓,韦迎娜,等)(5):371
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解读(杨跃进,杨进刚)(5):399
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与心功能的变化(阮蕾,罗彩东,闫亚非,等)(6):419
应用EXPORT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观察(王正忠,王守东,戴红艳,等)(6):423
QT间期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张春来,尚小明,纪征,等)(6):431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赵晓静,彭卓,陈尔秀,等)(6):462
心肌灌注显像
改良的迭代重建法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孙晓昕,田月琴,王道宇,等)(6):435
心肌桥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陈晖,邹文,颜友良,等)(5):346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传导的研究(任澎,刘永国,李喆,等)(5):387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研究进展(姚优修,郑哲)6:475
心肌炎
曲美他嗪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孙艳侠,王国干,崔小岱,等)(3):224
心肌重构
Wistar大鼠长期高盐摄入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特点及机制探讨(罗碧辉,曾昭华,苏城坚,等)(4):309
心绞痛
消化道大出血致心绞痛行急诊胃镜成功止血一例(王新宇,胡延晋,李卫虹,等)(1):56
心力衰竭
右心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王娟,杨艳敏)(1):75
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短期疗效(邱春光,王徐乐,韩战营,等)(2):107
核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李继红,赵红花,石焱)(2):119
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李方,董守仁,陈雅丽,等)(3):192
心力衰竭管理模式探讨(黄红漫,孙璟,刘新兵,等)(3):196
心律失常
关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进展(黄从新)(6):401
心跳骤停
急性尿潴留致心跳骤停一例(王代旭,郑波,金保山,等)(5):341
心血管疾病
依托“十二·五”项目研发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数据标准(李卫,杨进刚,谷鸿秋,等)(6):482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现状分析(樊晓寒,华伟)(4):319
心脏康复
积极推进心脏康复结合二级预防的综合医疗模式(胡大一)(6):481
心脏性猝死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的应用(华伟)(6):403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43例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评价(陈旭华,华伟,王靖,等)(6):412
心脏移植
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李建强,宋云虎,黄洁,等)(4):295
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罗富良,孙嘉康,唐跃,等)(6):470
学术动态
第54届欧洲心脏病年会纪要(高立建,延荣强)(1):77
第54届欧洲心脏病年会纪要(续完)(高立建,延荣强)(2):110
2012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临床试验亮点荟萃(延荣强,高立建)(3):185
第二期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叶珏,孟先敏)(4):277
第七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级讲习班(FIC2012)纪要(陈石,高立建)(6):480血管紧张素Ⅱ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叶国红,韩莲花,李红霞,等)(2):141
血管麻痹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管麻痹的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杨彦伟,程卫平)(1):60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评价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壁的影响(金至赓,刘惠亮,张卓奇,等)(1):13
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技术及其对球囊后扩张的指导作用(黄党生,杨菲菲,沈东,等)(1):29
血管重建
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血管重建治疗策略的选择(陈韵岱)(1):1
血栓栓塞症
新型口服抗凝剂临床应用的进展(钱方毅)(4):246
Y
炎症
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李建军)(3):16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身与局部血浆组织蛋白酶抑制素水平的变化(赵汉军,颜红兵,李文铮,等)(3):170
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炎症机制有关(李建军)(3):234
药物洗脱支架
SYNTAX评分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选择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价值研究(庞明杰,张宏,陶杰,等)(1):9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评价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壁的影响(金至赓,刘惠亮,张卓奇,等)(1):13
成功置入FIREBIRD支架和CYPHER支架远期临床疗效比较:单中心注册研究分析结果(窦克非,尹栋,吴元,等)(2):99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窦克非,尹栋,吴元,等)(3):174
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预防支架内狭窄的动物实验研究(邱洪,罗彤,胡小莹,等)(3):220
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TAXUS紫衫醇洗脱支架成功置入后长期临床结果观察:单中心、大规模注册研究(窦克非,尹栋,吴元,等)(4):254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研究(叶慧明,卢明瑜,王伟民,等)(4):258
TIVOLI完全可降解涂层西罗莫司洗脱支架与ENDEAVOR佐他莫司洗脱支架的临床随访结果(窦克非,徐波,韩亚玲,等)(5):334
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体外实验研究(许连军,高润霖,吴超,等)(6):454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评价猪冠状动脉佐他莫司洗脱支架术后早期新生内膜覆盖情况(赵杰,杨跃进,徐波,等)(6):458
抑郁障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杨立猛,郑哲,王健仰,等)(2):122
右心声学造影
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江勇,吴伟春,白东峰,等)(2):130
Z
再同步化治疗
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短期疗效(邱春光,王徐乐,韩战营,等)(2):107
再狭窄
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预防支架内狭窄的动物实验研究(邱洪,罗彤,胡小莹,等)(3):220
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体外实验研究(许连军,高润霖,吴超,等)(6):454
支架内血栓
急性支架内血栓造成心肌梗死一例(朱成刚,乔树宾,杨跃进,等)(4):314
植入式心电记录器
植入式心电记录器应用的新进展(石穿,许海燕)(5):39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概要(王文,朱曼璐,王拥军,等)(6):409
主动脉窦瘤
巨大主动脉窦瘤一例(李军,宋学营,张靖,等)(3):207
主动脉夹层
大动脉炎并发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分析(孙腾,张慧敏,吴海英,等)(2):1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压和昼间嗜睡的影响(赵青,柳志红,罗勤,等)(5):365
左心室舒张功能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动脉僵硬度的关系(田明玉,朱桢燕,张海锋,等)(3):200
左主干病变
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血管重建治疗策略的选择(陈韵岱)(1):1
SYNTAX评分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选择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价值研究(庞明杰,张宏,陶杰,等)(1):9
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造影认识“误区”(钱杰)(1):74
急性左主干闭塞并双束支传导阻滞伴间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罗晓亮,张峻,吴元,等)(4):313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裴汉军,俞梦越,吴永健,等)(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