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 波,李晓泓,张露芬,朱 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经穴-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了体表经脉穴位与五脏六腑之间的一种双向性联系[1]。关于经脉穴位和脏腑相关性研究,一直是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体表经穴与相应脏腑之间具有相关联系[2~4],多借助于正常人或各类疾病的患者或借助于正常动物或各类疾病动物模型,围绕经脉穴位和脏腑相关理论,从多角度展开研究。具体包括:①观测体表穴位的生理病理改变,探测与脏腑变化的相关性;②刺激体表穴位,观测对脏腑器官的病理或生理指标的影响,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经穴-脏腑间的相互联系是否具有特异性,仍尚无定论。系统深入探讨经穴-脏腑相关性是研究经络理论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诠释针灸治病规律的关键。
本研究对近50余年关于正常人和各类病人的经穴-脏腑相关性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查阅和研究。CNKI数据库中查阅1959年~2011年文献,PubMed数据库中查阅近10年文献,检索项“全文”,检索词“经穴-脏腑相关”或“acupoint,zangfu”。文献纳入标准:①经穴-脏腑相关临床研究;②关于正常人的经穴-脏腑相关研究,包括与中医五脏相关的研究,如肝、心、脾、肺、肾;与中医六腑相关的研究,如胆、小肠、委、大肠、膀胱、三焦相关;③关于病人的经穴-脏腑相关研究,包括与中医五脏相关的研究,如肝、心、脾、肺、肾;与中医六腑相关的研究,如胆、小肠、委、大肠、膀胱、三焦相关。检索文章共360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1篇,其中符合关于正常人的经穴脏腑相关研究文献共15篇,选取脏腑进行观测包括胃(7篇,其中1篇与小肠并为1篇)、大肠(1篇)、肺(1篇)、心(6篇),现将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通过对收集文献整理,发现以往确有人观察正常人经穴脏腑相关情况,下面将围绕脏腑分类,进行详细分析。
此部分研究多采用胃运动、胃电、胃窦面积、肠电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等方法观测针刺对正常人胃腑的刺激效应。如有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对健康人胃电水平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且较对照点、阳陵泉、头维等穴效果好[5],并且发现针刺胃经、脾经、胆经、非经非穴对胃电面积和胃电平均幅值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针刺胃经、脾经穴位对胃电面积和胃电平均幅值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发现针刺胃经不同穴位对胃电面积和胃电平均幅值也具有不同影响,以足三里穴的影响最大,说明针刺对健康人胃功能影响具有一定的经脉穴位相对特异性[6,7]。还有研究发现针刺健康人足阳明经穴多能使胃窦容积明显增大,且以针刺四白、内庭、足三里最为明显[8],而且在观测针刺足阳明经不同的12个穴点引起健康人胃窦面积的变化时,发现:四白>足三里>内庭>梁丘>冲阳>髀关>上巨虚>四白下,说明同一经脉的穴位对相关脏腑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9]。另有研究发现针刺健康人四白穴、足三里穴后,可使血浆胃动素含量上升,与胃运动增强有平行关系[10],进一步证明经脉穴位对其相关脏腑有调节作用。
采用输声技术观测经脉穴位对脏腑的调节效应,发现大肠经井穴——商阳输声引起的结肠运动效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优于少泽输声,说明商阳可调节其相关脏腑功能[11]。
此部分采用红外辐射技术观测了肺部功能变化在经脉穴位上的反应,发现志愿者(排除局部皮肤感染、全身性疾患、孕妇及依从性差者)的左右太渊、大陵和非穴位对照点共6个检测部位中,有4个检测部位在某些波长的自发红外辐射强度与第1 s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有相关关系,其中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有相关关系的波长数明显多于其他检测部位,说明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能灵敏地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12]。
有人采用8×8拉丁方或6×6或12×12拉丁方等实验设计,观测针刺正常人的八会穴或内关穴和五输穴或十二经络穴或十二脏腑俞穴等对正常人心脏的干预效应,同时观测不同时辰电针的心脏效应等,发现电针各组穴对收缩时间间期各指标影响虽然差异不明显,但其针刺的综合效应仍可使正常人的心肌收缩力得到加强,针刺的调整作用同样可以对正常人的左心功能施加影响;并且不同时辰电针各组穴对正常人的收缩时间间期(STI)影响有着效应差异[13~18]。说明经穴脏腑相关效应受机体机能状态、时间因素等影响。
综上所述,针灸体表不同穴位对相应脏腑器官有调节作用,而内脏器官疾病可在相应体表穴位上有反应。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一经验奠定了针灸临床的基础,并已为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所证实。但由于古人所观察到的穴位特异性是建立在机体病理状态的基础上,现代研究也多从此方面入手,对于正常生理条件下穴位是否也具有相对特异性,相关研究文献尚不多见。通过对现代研究文献整理,发现刺激体表经脉穴位对正常人相应脏腑器官有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胃、肠、肺和心等脏腑器官,且文献中以研究胃经穴位和胃腑间相关性为多;同时发现同一经脉不同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的调节有差异,以胃经穴位和胃腑相关性为多;同一穴位在不同时辰对相应脏腑调节效应不同;经穴脏腑相关效应受机体机能状态和刺激时机等因素影响。存在问题:穴位具有良性、双向性调节作用,针灸穴位可以使机体内脏器官失衡的状态恢复平衡,由于上述收集文献中的研究均观察健康人,并且发现刺激穴位可引起相应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然而对刺激健康人穴位引起相应脏腑器官功能变化指标的选择、指标变化的程度等一直是制约人们研究健康人经穴脏腑相关的原因之一,因此现代关于健康人经穴脏腑相关研究较少。但通过以往对健康人的研究,提示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关性关系,今后展开健康人的经穴脏腑相关研究值得考虑,可结合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刺激方法、刺激强度、介入时间、刺激时程、穴位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
[1]郭义.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黄日龙,张伟,东贵荣.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实验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44-48
[3]唐惕凡,丁杲元,刘庆田,等.冠心病患者心经心包经原穴体表病理反应的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1):58 -60
[4]王彩虹,沈雪勇,张海蒙,等.胃下垂患者穴位伏安曲线的定性定量分析[J].中国针灸,2000(7):413-415
[5]许冠荪,汪克明.针刺对人胃电双向调节作用和穴位特异性的临床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3):51-53
[6]陈婷,余小夏,刘旭光.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0):2054 -2057
[7]陈婷,余小夏,魏宁.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健康人胃电平均幅值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2):5 -7
[8]严洁,常小荣,臧敬跃,等.针刺足阳明经不同部位愉穴对人体胃窦容积变化的动态观察[J].针刺研究,1995,20(1):60-65
[9]严洁,常小荣,黄必群,等.针刺足阳明经不同穴点对胃窦面积影响的结果分析[J].中国针灸,1999(3):167-169
[10]常小荣,严洁,林亚平.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健康人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1):5
[11]孙平生,李成林,赵玉卓,等.以定量低频声信息为指标检测大肠经体表循经路线及内脏效应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0(6):25-30
[12]邓海平,沈雪勇,丁光宏.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医杂志,2007,48(1):47-49
[13]李磊,刘世敏,任璐蓓,等.不同时辰电针八会穴对正常人左心功能的影响[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16(1):26 -27
[14]李磊,陈汉平,任璐蓓.不同时辰电针对正常人左心功能的效应差异[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1):39-46
[15]李磊,陈汉平,顾杰.不同时辰电针内关与十二经五输穴对正常人时间间期(STI)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36-39
[16]李磊,奚永江,陈汉平,等.不同时辰电针内关与手三阴五输穴对正常人时间间期(STI)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44-45
[17]李磊,刘世敏,任璐蓓,等.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络穴对正常人左心功能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8):27-29
[18]李磊,刘世敏,任璐蓓.不同时辰电针十二脏腑俞穴对正常人左心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20(4):38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