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2-01-24 03:18郭建中
卫生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分组满意度

李 杰,陆 辉,郭建中,姜 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安全感(Security)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安全感是指人在摆脱危险情境或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是维持个体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1]。安全感被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在国外很早就受到关注。1945年马斯洛就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对安全感进行研究[2],并在其研究后期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安全感的研究,2004年丛中和安丽娟编制了“安全感量表”,试图通过安全感来衡量心理健康,为我国相关学者对安全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3~7]。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性认知的评估;由 Shin DC与Johnson DM 1978年提出,目前得到了普遍的认同[8]。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可反映其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生活满意情况。满意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研究显示,大学生生活的满意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9],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

根据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对大学生安全感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比较单一;较少对二者同时研究且进行相关分析。鉴于此,本研究调查了样本高校学生的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部样本选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校学生,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68份,其中有效问卷263份,有效率为98%。其中男生93名,女生170名;本科生187名,研究生76名;文科学生147名,理科116名;独生子女173名;学生干部(特指在学生会、班级或者社团等担任职务的学生)119名;平均年龄(21.32±2.00)岁。

1.2 方法

使用安全感量表[10](Security Questionnaire,SQ)对大学生的安全感进行调查。该量表共包含与安全感相关的16个问题和两个因子。因子一为人际安全感,共八个题目,主要反映个体对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因子二为确定控制感,也是八个题目,主要反映个体对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总安全感为两因子得分的总和。量表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考虑到整个调查问卷系统性,笔者对问卷的选项表示作了修改,采用五点记分法。其中1=非常不符合,2=基本不符合,3=中性或者不确定,4=基本符合,5=非常符合。对测试结果反向记分,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且将安全感分为三个等级:<45分为低分组,表明安全感低;45~65分为中等分组,表明安全感中等;>65分为高分组,表明安全感较高[11]。

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12](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2~14]。该量表包含5个项目,采用七点记分法。1=特别不满意,2=不满意,3=不大满意,4=无所谓满意或不满意,5=大体满意,6=非常满意,7=特别满意。问卷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将生活满意度得分分为七个等级:31~35分特别满意,26~30分满意,21~25分大体满意,20分无所谓满意不满意,15~19分不大满意,10~14分不满意,5~9分特别不满意[15]。在该量表后附加一个问题为“如果一下条件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满意,你的优先选择是什么?”选项为:额外收入,财务自由,时间自由,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结交朋友,帮助他人,退休保障,留下遗产及其他。

2 结果

2.1 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布统计

结果显示,大学生安全感平均得分为57.62±9.72,其中25人得分<45,174人得分介于45~65之间,64人得分>65,大学生的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0.43±5.53,其中5~9分10人,10~14分31人,15~19分66人,20分19人,21~25分88人,26~30分44人,31~35分5人,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可以使生活更满意的优先选择的结果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对“可以使生活更满意”问题的选择

2.2 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统计结果

男生与女生的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及安全感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安全感及生活满意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与研究生、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以及是否学生干部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在安全感及生活满意度上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分组中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及安全感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得分比较(± s)

表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得分比较(± s)

人口统计学特征 人数 人际安全感 确定控制感 安全感 生活满意度性别-4.09 0.00年龄≥21 144 29.38±5.66 29.26±5.75 58.53±10.73 20.33±5.66<21 119 28.29±4.11 28.33±5.14 56.53±8.25 20.55±5.39 t值 1.82 1.38 1.71 -0.32 P值 0.07 0.17 0.09 0.75教育程度本科生 187 28.81±4.49 28.78±5.58 57.42±9.65 20.32±5.42研究生 76 29.08±5.31 29.00±5.32 58.12±9.93 20.72±5.84 t值 -0.40 -0.30 -0.53 -0.54 P值 0.69 0.76 0.60 0.59男 93 29.57±5.42 28.63±6.26 58.12±10.99 18.60±5.88女 170 28.51±4.79 28.95±5.04 57.35±8.97 21.43±5.08 t值P值 1.63 0.10-0.42 0.67 0.58 0.57

学科背景文科 147 29.18±5.14 29.02±5.43 58.13±9.72 20.63±5.86理工科 116 28.52±4.90 28.61±5.59 56.98±9.73 20.18±5.10 t值 1.05 0.60 0.95 0.67 P值 0.29 0.55 0.34 0.51是否独生子女是 173 28.86±4.94 28.85±5.50 57.62±9.66 21.01±5.30否 90 28.94±5.26 28.82±5.52 57.63±9.89 19.32±5.83 t值 -0.14 0.04 -0.01 2.37 P值 0.89 0.97 0.99 0.02是否学生干部是 119 28.93±4.89 28.68±5.51 57.43±9.45 20.22±5.56否 144 28.85±5.17 28.97±5.49 57.78±9.97 20.61±5.52 t值 0.14 -0.43 -0.30 -0.57 P值 0.89 0.67 0.77 0.57

2.3 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及科恩(Cohen,1988)给出r的估计值对应的效应量[16],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分别为r(261)=0.21,r(261)=0.32,r(261)=0.27,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结果为 r(261)=0.21,r(261)=0.24,r(261)=0.30,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一致(见表 3)。表明大学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以及安全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中等效应的正相关关系。

表3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得分的相关分析(r值)

3 讨论

3.1 大学生安全感及生活满意度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安全感(57.62±9.72)与生活满意度(20.43±5.53)分别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和中等水平,且得分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安全感得分均值统计结果与孙群等[4]、王平等[11]、许素梅[17]等人对大学生安全感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大学生的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满意度得分的统计结果与刘翌[18]的调查结果一致。而与陈静等[19]关于杭州大学生生活满意感(19.04±5.80)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调查结果有显著的不同(P<0.01)。

3.2 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得分的差异性

t检验结果显示,样本安全感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裴国洪等[20]、刘勇等[21]的研究结论一致。与孟海英等[3]、孙群等[4]、王平等[11]及孙思玉等人[2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笔者比较赞同张萍等[23]对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即性别角色对安全感在性别上的差异解释更具科学性。研究显示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个体的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安全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类型,即双性化的安全感最强,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不同年龄组的安全感得分及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与研究生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在安全感得分上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不同年龄组安全感得分无差异,可能与笔者在年龄上的调查比较集中有关。大学生整体年龄基本都处在一个年龄段内,在这个年龄段内的安全感总体具有一致性,即差异不是很明显。年龄分组无差异与以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分组统计结果有一定的联系。不过以往以年级为分组的统计显示高年级组的安全感低于低年级组[4]。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在安全感得分上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刘明理[2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其认为文科专业学生的心理不安全感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是否学生干部和是否独生子女在安全感上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独生子女的检验结果与文献[17,24]的调查结果一致 ,认为是否独生子女在个体出生时就已经确定,无法改变。且只能通过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来影响安全感。

生活满意度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专业背景(文科和理工科),是否为学生干部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检验的结果与文献[19,25]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男性在社会上要承担比女性更大的责任,具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追求。文献[26]显示性别对生活满意度有差异性,与本研究差异性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女性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性,而[26]认为女性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女性。辛勇[26]、刘裕[27]则认为性别对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与文献[19]研究一致。认为是由于独生子女的生活条件好,且受到更多地关注而引起。可以使生活更满意的优先选择的结果显示,家庭幸福的比例为41.1%,其次为个人成长20.5%,其余都在10%以下。可以得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多来自个人家庭幸福和个人成长方面的一些因素。在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时要予以重视,并在日常的学校素质教学中开展一些有利用学生提高生活满意度的学习课程。

3.3 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良好的生活满意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安全感情况。安全感的结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满意度较好。

影响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总结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研究过程中证实,单一因素差异对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不是很显著。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适当剔除一些次要影响因子并且适当考虑某几个因子的交互影响。

[1] 杨 清.简明心理学辞典[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5.

[2] A.H.Maslow,Elisa Hirsh,Marcella Stein ea tl. A 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45,33:21-41.

[3] 孟海英,王艳芝,冯 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7880-7883.

[4] 孙 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3):290-293.

[5] 安莉娟,丛 中,王 欣.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0):717-719,722.

[6] 马 季,汪 凯,朱春燕,等.民工子弟与公办学校初中生安全感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778-781.

[7] 杨 洁,王东华.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9,(3):300-302.

[8] 曾 蓉,张 帅.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国内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论坛,2009,(8):731-733.

[9] 刘启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西:南昌,2007.

[10] 丛 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97-99.

[11] 王 平,徐礼平,李 晶,等.某市219名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8):497-499.

[12]Diener,E.,Emmons,R.A.,Larsen,R.J.,&Griffin,S.(1985).T 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1):71-75.

[13] Shevlin M,Brunsden V,Miles JNV.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Analysis of factorial invariance,mean structures and reliability[J].Pers and Ind Dif,1998,25:911-916.

[14] Pavot W, Diener E,Colvin CR ea tl.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Evidence for the cross-method convergence of well-being measures[J].J of Personality Assess,1991,57:149-161.

[15] Pavot,W.,&Diener,E.(1993).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3,5(2):164-172.

[16] 约克奇.SPSS其实很简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6.

[17] 许素梅.高职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1):54-55,63.

[18] 刘 翌.广州市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9,(2):85-87.

[19] 陈 静,杨宏飞.杭州市大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202-203.

[20] 裴国洪,刘爱书,张若萍.大学生安全感与自信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896-897.

[21] 刘 勇,杨永青,殷桂堂,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安全感调查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S1):431-432.

[22] 孙思玉,吴 琼,王海兰,等.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3):304-307.

[23] 张 萍,毕重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3):350-353.

[24] 刘明理.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161-162.

[25] 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22-224.

[26] 辛 勇,张富洪.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00-102.

[27] 刘 裕,贾志永.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1):56-60.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分组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分组搭配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怎么分组
分组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