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友,李胜联,谭盛葵,孟繁文
(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自1981年出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截止2009年,全球约有3340万人患病,2008年约2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约74万人,其中30.5%为女性。我国艾滋病感染率目前为0.057%。性传播仍为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占所有传播途径的 74.7%。而且,近年来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呈现“传播途径多样化,感染人群复杂化”的特征。50岁~60岁甚至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将逐步与20岁~50岁性机能较高人群一同被纳入国家艾滋病防控重点关注人群。
根据最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全国分布情况表统计,云南、广西、四川、河南四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较高。四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 2009年全国感染总人数的70%以上。
目前,广西艾滋病疫情十分严峻,仅次于云南位居全国第二。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51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3516例;死亡6722例。广西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特点有:性传播成为主要途径;50岁以上感染者增多;艾滋病逐步向农村扩散;广西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流动务工人员被感染的人数增加;呈弥漫性流行,艾滋病的传播不再只局限于高危人群,而是开始渗入广大的普通人群。
艾滋病不仅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对当地的卫生费用及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1~4]。在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的境况下,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干预措施[6]。在国外,澳大利亚对艾滋病控制所作的努力,被视为成功的典范。其方法为:招募志愿工作者,培训他们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协助专业人员开展工作,建立起在病人、健康专家、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社会部门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社区教育网络[7]。
针对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从目前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各类各级学校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逐渐摸索出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高校利用同伴教育的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在中学有“小手牵大手”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以及“以作文薄为载体”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新模式等。而学校之外的其他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人群,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开展的形式和效果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远远不能达到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效果。
诸培红[8]等人对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研究结果显示,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健康教育人员相对或绝对不足和从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庞世荣[9]等人对广西基层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现状研究显示,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关于广西农村卫生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报道。
研究表明,一方面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卫生资源数量绝对不足,另一方面,现有的卫生资源在人群中的分布也极不均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卫生资源更加缺乏,而这些地区通常又是艾滋病的高发地区。
从目前我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受教育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大、中学校的学生,流动人口以及性服务提供者等高危人群。但从现阶段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来看,艾滋病的流行已由高危人群逐渐向一般人群和老龄人群过渡,而且,艾滋病健康教育属于公共卫生产品,因此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不应仅仅局限于高危人群。
卫生信息宣传(卫生宣传)仅仅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手段,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然而,从目前我国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活动来看,绝大多数的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卫生信息宣传阶段。而且,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也基本上停留在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层面,对于健康教育来说,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信念层面和行为层面,而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很少涉及信念层面,涉及行为层面的则更为罕见。而且,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设计方案基本为干预前后的比较,忽略了时间历史因素及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之外,还应增加对活动本身及相关支持环境的评价。从而,最终建立较完善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开展讲座、观看视频、发放宣传手册及张贴宣传画等方式是目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最为常见的教育形式,虽然形式多样化,但对于大多数目标人群来说都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目标人群参与的积极性较差,教育效果相对有限。
从目前我国基层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活动来看,人均年接受教育的次数非常少,通常为一次性的健康教育,即使增加了健康教育的次数,但教育的时间间距又较大,因此,健康教育的效果很难得到巩固,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多数停留在原始状态。
针对以上我国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中的作用,我们积极探讨一种新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即“高校——社会”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培训大学生并走向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改变其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行为,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减少各种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见图1)。另一方面,通过新教育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高校大学生这一艾滋病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其社会适应能力,并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图1 “高校——社会”艾滋病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首先,学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课堂授课、讲座、游戏、网络等形式和渠道,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与学校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合作,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并将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作为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对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积极动员和鼓励大学生参加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招募健康教育志愿者,并由指导老师负责统一的指导和培训,同时预防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学校),并与基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成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地,并定期开展工作。
充分调动高校大学生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节假日、寒暑假期到各个艾滋病健康教育基地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形式。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动员全社会参与。
通过初赛和决赛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大二医学学生,由卫生科与公共卫生学院指导老师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者。每一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者由6名大学生组成,分别负责六个模块,即: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性病、预防艾滋病的ABC原则、避孕、性道德。由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者负责承担全校大一新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教育的方式以同伴教育形式为主。同时,在大一新生中负责选拔下一届教育者,并由指导老师及上一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者负责下一届教育者的培训工作,经过培训的教育者负责承担下一届大一新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依次循环。
除在大一新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外,每学年由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者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艾先锋,人人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每年参加桂林市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种预防艾滋病科普宣传活动。自2002年,桂林医学院与桂林市各高校建立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健康教育者定期到桂林市各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及指导工作,同时定期到桂林市各级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及指导工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充分发挥了医学院校的学科优势和带头作用。
2010年桂林医学院成立了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为主的“爱·阳光”疾病预防协会,并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为社会基层居民介绍有关于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预防寄生虫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在家庭所在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另外,在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艾滋病健康教育网站及青春期健康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使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拓展,进一步服务了社会。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同时艾滋病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病,它是完全可防可控的。无知和歧视是预防艾滋病最大的敌人,而正是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才导致了歧视的产生,只有通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从而不断地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严峻趋势。同时,预防艾滋病不仅仅是政府或哪一个部门的责任,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中更是义不容辞。现代高校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社会服务职能,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探索一种新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即高校——社会模式对艾滋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袁建华.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科学决策,2009,(3):1-18.
[2]杨红梅,吴尊友.艾滋病流行对中国社会及经济的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4):254-255.
[3]刘康迈,袁建华.艾滋病的流行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J].学海,2003,(5):68-72.
[4]李京文,任海英.2006-2010年艾滋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学术界,2007,(2):49-59.
[5]张孔来.中国艾滋病知多少-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预测的影响因素[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6):481-486.
[6]郎 敏.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6):677-678.
[7]乔 楠,徐凌忠,王兴洲.威海市居民艾滋病知晓状况及途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3):69-70.
[8]姚梓坚.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167-169.
[9]庞世荣.基层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现状[J].广西医学,2006,28(8):124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