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及提质扩面,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西部现代畜牧经济强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全省畜牧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四川省通过狠抓项目组织管理、供精站及服务网点的规范性建设和种猪精液质量,种羊场和种牦牛场认定,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有效推动了畜牧良补工作的顺利开展。
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省人工授精、家畜程序化免疫、猪牛羊高效生产等配套技术推广,配种记录和生产档案逐步落实,良种登记和种畜性能测定逐步推行,配种改良站点发证和运行逐步规范,畜牧管理拓展强化程度明显提高。种畜禽监管水平得到提升,配种改良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业务管理人员监管责任得到落实,技术服务人员工作得到拓展,家畜配种改良生产经营管理队伍明显加强。
1.加强项目领导和组织协调。四川省财政厅和省畜牧食品局研究制定了《四川省2011年度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四川省2011年度奶牛肉牛和乳用西门塔尔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四川省2011年度牦牛种公牛和种公羊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以畜牧总站站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督导组,建立了省级组织协调、市级监督管理、县级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要求各地把好供精单位选择、补贴场户选择、种畜场站选择、供应配种衔接等运行环节。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大部分市县都做到了组织到位、方案到位、对接到位,奠定了良种补贴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
2.坚持公开透明、规范项目管理。全省各级畜牧部门在组织各类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中,按照补贴政策的具体要求,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基本做到了坚持三个公开:即公开补贴政策、公开确定供种单位、公开选择补贴场户。各地从实际出发,在公开的形式和范围、督查和检查方式、建立监督责任制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奶牛、肉牛冻精采购公开面向全国招标。冻精供应合同由省畜牧食品局和中标种公牛企业签署。合同签订程序严格规范、约定采购的种公牛、冻精、价格符合相关规定,在本省种公牛站采购的奶牛冻精不到50%,肉牛冻精不到80%。到2011年12月底,各中标种公牛企业按所签合同保证冻精供应。牛良种补贴冻精专项资金按合同拨付中标种公牛站。
3.加强项目宣传培训。为保证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四川省积极组织各项目市(州)、县(区)工作人员,通过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办专题节目,派人进村入户发放资料,科技赶场、配种站设广告宣传牌等多种方式宣传项目实施的政策、方法、重要性等,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让老百姓切实了解良补政策,为项目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了全省分级培训制度,一是省级培训。主要对项目县及供精单位技术人员轮训,培训内容为项目管理、种公猪精液生产、稀释、保存、质量检测检验及常温精液标准、奶牛配种技术等。2011年,省督导组举办猪、牛、羊良种补贴项目培训9期,培训950人次。二是县级培训。主要开展对母猪养殖户和人工授精员的培训,主要内容为母猪发情鉴定、适时输精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等,对提高母猪的配怀率和产仔数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各项目县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
4.狠抓项目检查督导。四川省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纳入纪检监察系统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的工作重点,加强项目监督,严格资金使用管理,严禁虚增、冒领、挪用项目资金。省督导组坚持深入项目县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和培训,对项目进度、种公猪站和人工授精站点建设、精液质量、配种记录记载等进行了深入指导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