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郑燕 李嵩岩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
扩张性心肌病系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栓塞为基本特征,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往往发生猝死,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3年来,笔者共诊治扩张性心肌病患者8例,取得一定效果,择1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朱某,男性,45岁,2009年9月10日初诊,门诊号34157368。患者因半年来感气喘、胸闷、乏力,活动后加剧,伴有阵发性心悸,并出现下肢浮肿,并进行性加重,以致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其前在外院已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用硝酸酯类、肾素-血管经张素抑制剂等治疗后,出现较剧烈的头痛和咳嗽,遂改为中医药治疗。患者就诊时诉:气喘不已,动辄加重,不能平卧,胸闷时作,或有心悸,纳食减少,神疲肢软,懒言少语。体格检查:神志清醒,口唇紫绀,两肺可闻及少量细湿罗音,心率98次/min,早搏6次/min,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Ⅳ级,血压100/60mmHg(1 mmHg=0.133 kPa),双下肢浮肿,按压凹陷。舌体胖,舌质暗,舌边有齿印,舌苔白厚腻,脉沉细涩结代。复作心脏超声检查:全心扩大,以左房左室为明显,左室壁收缩活动普遍明显减弱,肺动脉瓣反流。超声诊断:扩张性心肌病。中医诊断:喘病,心脾气虚,痰瘀阻滞证;西医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全心功能不全。治疗以健脾补心和化痰祛瘀为主,用自拟中药“缩心汤”加味治疗治疗。“缩心汤”基本组成:黄芪30 g,党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鹿衔草15 g,泽泻15 g,防己10 g,葶苈子10 g,红花10 g,红景天20 g,甘松10 g,苦参10 g,上药煎取500 mL,微温后加入全蝎粉1 g搅匀,分2次早晚服用。用药1个月后,气喘、胸闷、心悸逐渐减轻,下肢浮肿逐渐消退,1年后体力基本恢复。到2011年11月1日复查超声波不再提示扩张性心肌病,连续治疗近3年,目前患者在持续中药治疗下全身状况较好,已重返工作岗位。
扩张性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及引起的免疫介导所致的心肌损害有关。
中医学中无“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当根据其临床表现,以气喘、浮肿和心悸为最常见,所以应当包括在“喘病”、“水肿”和“心悸”等病证中。中医学认为,心、血、脉三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心脏正常搏动的动力来源于心气,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气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畅是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心气的充沛和心血的充盈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脾为“后天为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水谷精微,维持着心脏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缩心汤”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葶苈子、鹿衔草、泽泻、防己化痰利水降浊,红花、红景天活血化瘀,甘松、苦参定悸,甘松还能芳香醒脾,全蝎通络搜邪。全方能健脾益气、强心利水、化痰祛瘀、通络生新,以期达到心脾气复、痰去瘀化、气血通畅,故对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疗效。还可根据各症的轻重缓急加味治疗,如气喘甚,可加人参、山药、薏苡仁;浮肿明显,可酌加麻黄、桂枝、附子;心悸多发,则可加五味子、麦冬、酸枣仁;紫绀重者可加用赤芍、川芎、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