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现存中医喉科专著述论*

2012-01-24 08:43
中医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白喉喉科咽喉

郭 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006)

岭表地区土地卑湿,瘴疫之气盛行,湿热熏蒸咽喉,易患各种喉病。岭南医家治疗喉病时多注意本地地域特点,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记载在岭南中医喉科文献中,挖掘整理这些文献对于现今临床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据笔者调查,岭南喉科专著共有8种,现存5 种,分别是《喉舌备要》、《喉证图说》、《喉症全书》、《喉证指南》、《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喉科讲义》。3 种未见,分别为潘良弼的《南北喉证辨异》、《喉科大全订正》和阮玕的《喉科施治图》。因《喉证指南》乃本地医家合刻他人书籍,在此不作论述。现对其他现存喉科文献的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加以概述。

1 《喉舌备要》

1.1 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及版本

《喉舌备要》,又名《喉舌备要秘旨》、《喉科秘旨》、《喉牙口舌各科秘旨》,不著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五年(1879),全书分为喉部、口部、牙部3 部分。喉部为全书主体,论述较详,包含“论喉痹症”、“喉症总论”、“辨喉症经络治法”3 篇,实为全书的总论和前言。其后有“喉科辨症”,以咽喉病症为主,还包括口、舌、牙齿诸病证,凡43 种,论述各病证的病因、病机、症候、治法和方药。又有“论症治法”,“辨阳喉症诀”、“辨阴喉症诀”等为辨证概要,“论喉症治法”、“论分经论治喉症药性”、“治喉用药变化歌诀”等篇则为治法方药之概述。口部、牙部主要记载诸症验方、成方,仅有少量简单的病症阐述。

现存版本有6 个,分别是清光绪五年(1879)广东藩署刻本、清光绪五年(1879)藏珍阁刻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经文堂刻本粤东罗广同济藏版、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以及《近代中医珍本集》本[1]。其中《中国医学大成》本、《近代中医珍本集》本都是据清光绪五年(1879)广东藩署刻本重印的。

1.2 学术特点

1.2.1 重视喉痹辨证与分型

该书非常重视喉痹,作者在喉症总论之前单独列“论喉痹症”,足见其对喉痹症的重视程度。认为“喉痹一症,在古方书虽有十八证之辨,古人悉指为相火。然此症虽多由火,而复有非火症,不可不详察也……也有阴盛格阳者,即真阴证也……喉痹症,总治之火则名目虽多,似有不必尽辨者,然亦有不可不辨者,即如单双乳蛾及单双缠喉症之有不同也……此其所以有异,而治之亦当有法也。”[2]在论喉症分型中,又详细分为火症喉痹、阴虚喉痹、格阳喉痹、阳虚喉痹、喉痹痛、瘟毒喉痹、虚损喉痹等症,对现代临床喉痹的辨证治疗颇有指导意义。

1.2.2 强调经络辨证,注重脏窍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脏腑和五官孔窍是通过经络相连的,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各经均循行经过咽喉,因此作者临症时特别注重脏窍整体观,强调经络辨证,认为通过观察咽喉经络循行部位所显现的症状,便知是何脏何经所病,如“盖口者脾之窍,口唇焦干为脾热,焦而红者吉,焦而黑者凶”,“假如喉内左边先起,或红或白,或黄或黑,或有膜或无膜,有核无核,此皆属肝经发来之毒风热,当用甘桔汤加柴胡、白芍”[2]6。又说“夫喉症者,人之一身总关之际也,内通五脏六腑,外传五音五色”,“夫咽喉之症,皆由五脏六腑发来。脏腑生病,其形色见于咽喉”,“开其口一观喉中形色,即知其由何脏中发来”[2]21。

1.2.3 善用甘桔汤、玉龙散

用药方面,治疗喉症主要以甘桔汤和玉龙散为主。《伤寒论》云:“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这一治法对作者的影响非常大。在“治喉用药变化歌诀”中就讲到“治喉甘桔是神方,细心体察辨阴阳”。纵览全书,咽喉43 症中,就有12 症用到甘桔汤,方用桔梗、甘草。

另外作者在喉科疾病的治疗中也注意内服与外吹结合,书中共载吹药方9 首,其中“玉龙散”一方,共出现11 次,方用人中白一钱、煅硼砂一钱、竹蜂(在竹内黑色者是也)四只、青黛五分、玄明粉一钱、川连一钱、豆根一钱。此外也用到冰硼散(2 次)。

2 《喉证图说》

2.1 作者简介、版本及主要内容

作者陈绍枚,字铁生,广东新会人,同盟会会员,“精武四杰”之一,早年参加过南社,亦任过上海精武体育会编辑。《喉证图说》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该书有一副书名为《喉方备要》,不分卷,共32 页,由知新报馆出版,内容包括治例、治法、埋线、丸法、药方、专治各症方、忌食物、治喉歌诀、喉证形图四十则。又附跌打止痛第一良方、神效癫狗咬方、应验良方。现仅存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知新报馆活字本。

2.2 学术特点

2.2.1 治宜降品,内服与外吹结合

陈氏重点论述了喉症的治法用药和解剖图谱,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治法与理念。作者将喉科用药分为甲药、乙药、丙药、丁药、戊药、己药、庚药、辛药等,临症用药时各药组合使用。陈氏认为喉症多由“忧思劳碌寝食失常,囤积既多遂乘其本体所偏而发,不越风痰火三者而已,治宜降品,先用总丸以杀其势,该总丸妙处全在成颗吞下,使在内渐化,则风痰火不能再生而药气又潜升喉上,夫内势既杀则外吹之药其奏效也易矣。不然虽吹药于上而药力有限,不能与生生不息之风痰火相敌,若咽喉之症未甚恶者,用降品亦可内消,若火势燎原,多以温药使之速熟速穿,故此总丸一入腹内,如非死症,其势不再加,一旦外药气到,未有不立可挽回者。治法上主张内外结合,先用甲药吹入喉内,次用丙药丁药(此药切不可吹)点入喉内,次用总水药,次服总丸,服总丸之后仍要吹总散点丙丁药入喉内”[3]。

2.2.2 忌疏散苦寒,勿生冷针火

作者强调喉症“无论寒热虚实最忌疏散苦寒之品,盖此疾既发,则风痰火三者已上升,咽喉之间如积薪之炽火,其势已炎上不可遏,再用疏散苦寒之品犹以扇扇积薪,不更炽乎?如山豆根,喉症一用山豆根及疏散苦寒之品,将未成者速其成,既成者为寒气所逼,久而不熟不穿矣”[3]2。咽喉为水谷之通道,患喉疾最忌生冷鱼腥,陈氏在书中列出多种忌用食物,如生鸡、牛肉、豉油及一切毒物、生冷果面等,宜戒百日,另外房事戒足一百日方能少再发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提倡用针火,仅在治例略例中提到“针灸非轻易用,不如不用为妙”,说明作者在治疗喉科疾病中重药慎针。

2.2.3 注重图释,另附歌诀

采用图说的形式介绍喉科知识是该书的重要特点。共列喉症形图四十则,图旁注有病名、病因症治,如:“单鹅形,此症五日生在咽舌边,或左或右,宜针破,用总散、总水药、总丸治之。”“蚁喉,此症是火毒生于眶上或两耳下,肿以针刺三五七口,出血而愈”[8]23。

本书对喉科各症的论述甚少,多由方药、图谱、治法组成,使实践者易于掌握,体现岭南医家重视临床实践的特点。其采用的图说形式,除了在岭南流行的《增订验方新编十八卷》一书中有类似记载之外,在其它岭南喉科文献中鲜有喉症图谱出现。《喉症图说》对后世喉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及宝贵经验,也是研究和学习岭南喉科理论及疾病的重要文献。

3 《广东中医专科学校喉科讲义》

3.1 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及版本

作者古绍尧,名昭典,一名赞韶,广东三水人,著名小儿科医生,学课于广州医学求益社,后在广州龙津路执业,擅长喉症,兼任中医专门学校教师,著有《喉科学讲义》、《儿科学讲义》、《痘疹学讲义》等。该讲义于1927 年出版,先述咽喉、乳蛾、喉痹、喉风4 门,共29 病,后列舌症、齿症、唇症、鼻症、耳症6门,共24 病,每病分述其病因,症状、脉象,治法、方药,全面系统讲述咽喉口齿疾病证治,使读者易于理解掌握,编写体例已与现今教材非常相似。现存1927 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铅印本。

3.2 学术特点

3.2.1 善用清咽散和外吹药

在治疗方面,作者强调内服与外吹结合,以清咽散为喉症总方,药用芥穗三钱、薄荷三钱、炒僵蚕、桔梗、生甘草、防风、前胡、枳壳各二钱。频用甘草、桔梗,大梅片等,取其升发宣肺、酸敛的作用。外用吹药也是治疗喉疾的常用方法,如喉癣多吹清凉散(硼砂、煅中白、黄连、薄荷、梅片、青黛)和矾精散(制白矾、白梅霜、明雄黄、炙山甲),喉疳吹紫血散(犀角、羚羊、石膏、升麻、玄参、生甘草、沉香、木香),单双喉痹吹珍珠捷妙散(珍珠末、牛黄、硼砂、玄明粉、白矾、灯心、手甲煅存性、朱砂、大梅片、地猪、正川麝、僵蚕),喉风吹白降雪散(煅石膏、硼砂、焰硝、胆矾、玄明粉、冰片),另外也常用冰硼散。

3.2.2 对乳蛾的辨证有独到见解

他将乳蛾分为单双乳蛾、烂乳蛾和白色乳蛾3种,其中白色乳蛾病因由“肺受风寒所致,自发寒热,肿塞满口,六脉浮弦”。在其它岭南喉科专书中鲜有此种证型的记载。建国后的全国耳鼻喉科学第一版教材《中医喉科学讲义》[4]也只是将乳蛾门分为“乳蛾”、“烂乳蛾”、“石蛾”3 种。而《喉证指南》中记载:“乳蛾,脉浮数有力,实热实证也。”[5]《喉舌备要》中指出:“结有核甚痛,饮食皆不能下,是属阳症。”[2]很少有寒症乳蛾的记载,这对现今喉科疾病的治疗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4 周耀銮与《喉症全书》

4.1 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及版本

作者周耀銮,广东顺德人,幼而习医,师从沙头崔留轩先生,历任民国广东公安局医生、广东监狱医生。该书由周氏辑录张绍堂的《咽喉秘集》、陈修园的《经验百病内外方》、符霁的《符丽堂经验良方》、耐修子的《白喉忌表抉微》以及西医《生理学》、博医会之欧斯勒《内科学》等书内容于1933 年编成。不独有喉科内容,书末还附有急救各种经验良方。现存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4.2 学术特点

4.2.1 中西医兼顾

周氏虽中医出身,但也非常重视西医治疗喉病。书中先论喉之生理,继而论喉症分经及喉症之缘起、辨脉及喉症种类治法和方药等,治疗方面,多使用张绍堂《咽喉秘集》之方,内服药多以六味散为主,外吹药以指甲散、吹喉散为主。而后辑录博医会《内科学》等书中西医治疗喉科疾病的理论和方药,所辑喉科中西医论、方药大都出自名家,使读者知寒证热证医法之不同,中医西医施治之各异。

4.2.2 重视白喉病的治疗

作者非常重视白喉病的治疗,所辑中西医论方药中都含有白喉的内容,而且视耐修老人之《白喉治法忌表抉微》一书为治疗白喉的金科玉律,推崇养阴清肺汤、神仙活命汤、除瘟化毒汤等方剂,还专门为这3 首药方编制了方歌以助记忆。西医方面还对白喉的病因病理进行介绍,治疗上主要使用白喉马血清、白喉牛血清、电制白喉血清等,在预防上常用旁弗拉文锭等药物。

5 总 结

岭南中医喉科文献汇聚了岭南医家长期的临床经验,治疗用药上颇具特点,大致主要有以下3 方面:1.重视脏窍,强调整体;2.注重喉症分经;3.治疗用药上强调内服与外吹结合。另外对于是否可以用针灸治疗喉病,各医家见解不一,因此这方面值得关注。喉科文献在岭南中医文献中所占比例很小,目前这些宝贵的遗产正面临着损坏的危险,急需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这样将来才能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借鉴。

[1]薛清录.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742

[2]佚名.喉舌备要[M][出版地不详]:经文堂刻本,1886:2.

[3]陈绍枚.喉症图说[M]. [出版地不详]:知新报馆活字本,1899:4.

[4]广州中医学院教研组.中医喉科学讲[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23

[5]周兆璋. 喉证指南[M]. 顺德:顺德龙山桃盛京果店刻本,1892:20.

猜你喜欢
白喉喉科咽喉
中医名言拾粹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河源市2019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分析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2018’学术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二次编委扩大会通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关于召开第六届第五次编委扩大会议暨2017年学术年会的通知
更正:
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