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利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脏为主导,以经络联系为通路,而运行气血,使人体各脏腑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联结而成一个既协调又平衡的统一有机整体。当其整体平衡失调后,便出现一系列症候。故曰“一脏有病,他脏相联”。肾脏在这个变化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张景岳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而肾病多涉及他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内藏真阴真阳,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肾阴是全身阴液的基础,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故肾不仅在维持机体平衡中起着一定作用,而且在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在临床工作中,辨证施治不可忽视顾护先天之本-肾脏,故曰五脏辨析,肾为先。
肾中之阴阳,如同水火一样,寓居于肾中,在正常情况下,肾阴肾阳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相互维系,从而维持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这就足以保证机体进行着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这个平衡状态打破,就可出现一系列症状。
若肾阴不足,阴不制阳,便出现阴虚火旺证,如五心烦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腰膝酸软,耳鸣等。由于肾阴不足,失去对其他脏腑的滋助,又可见到其他脏腑阴阳失调的病变。肝失肾阴的滋助,则肝阳上亢,阳亢动风;肺失肾阴的滋助,则出现干咳,潮热,咽燥等肺虚证;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以制约心阳而致心火独亢,不能下交于肾,水火既济失调,可见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脉细数等症。
肾与脾是先天促后天、后天滋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若肾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失去对脏腑温煦及推动作用,便出现相关的脏腑阴气不足的病变。如脾失去肾阳的温煦,则出现脾阴虚,导致运化失常。
心脏失去肾阳的温煦,可导致心阳虚衰,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喘息,少尿浮肿,畏寒肢冷,脉沉微等一系列寒水凌心之证。
肝肾同居于下焦,肝肾同源。所以肝肾之间常是盛则同盛,虚则同虚。肾主纳气,藏精气,司二阴,主命门火。气为血之帅,肾阳虚则气亦虚,气虚又导致血虚,肝主疏泄之功能便出现失调现象。
肾阳虚,开阖失职,不能升清降浊,以致水液停蓄体内,上迫于肺,肺气的肃降作用产生紊乱,便出现上源不清,下源不利,三焦不调,乃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阴不平,阳不能秘,机体便出了病理变化。
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关联到其他脏腑,但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也同样影响到肾,损耗到肾中之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真乃谓病久伤肾也。
如心阳虚。心除温小肠之外,尚能温补肾阳,使肾水不寒。当心阳虚时,不能下温于肾,从而导致肾中寒之气偏盛,不能化气利水。心阴虚,即心血不足。精血同源,则肾中之精气不足。心火亢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水火失却协调平衡关系,又形成了心肾不交,便出现小儿发育不良,成年人早衰,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遗精早泄等现象。
肺与肾为母子之脏,金水相生,互为滋润。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气肃降失调至肾纳气无权,形成肺肾气虚,即阳虚,在临床上便出现呼多吸少,喘促短气,动则尤甚,声低气怯,脉虚无根,舌淡,肢冷,面青,自汗,遗溺等现象。肺肾阴虚,即肺肾阴液亏伤,失其濡润,则燥热内生,且肺失清肃而气逆,肾失滋濡而火动,便可见咳嗽,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心烦少寐,骨蒸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事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根。先天之精必须依赖后天之精的补充,才不至耗尽。脾阳肾阳互相滋助,脾阴肾阴互相依存。如若脾阳虚,则运化水谷、水湿之功能失调,便出现食少、腹胀、腹泻、尿少肿胀等症,于是后天之精生成缺源,肾精滋养不足,日久则导致先天之本的亏损,而成阳虚,继而又出现阳虚不能温化寒水诸症。脾统血,温五脏。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使之津液不能濡肾,而致肾阴不足之阴虚证。正如李东恒所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总之脾运化水谷、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主升而不能,统血而不摄,均将导致肾阳虚及肾阴虚。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充盛,血化为精,肾精足也。肝血虚少,导致肾精不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其功能失调,则气血水的代谢发生紊乱。总之肝之阴阳的虚亢,直接影响肾的阴阳盛衰。因其子母关系,相互依存。
综上所述,肾在脏腑系统中极为重要,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肾阴是一身的阴液的本源。因而肾脏的阴阳平衡失调,必然涉及到其他脏腑阴阳的平衡功能紊乱,在临床上便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候。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也必须影响到肾的阴阳平衡。所以说,在临床辨证施治中,无论是治标,还是治本,或是标本兼治,均应注意对肾脏的顾护,才能促进机体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