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2-01-23 19:21严黎明单海波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道胃肠

严黎明 单海波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加,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75%[1]。该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该症的发生中占60.14%[2]。随着神经胃肠病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基于此,笔者对50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对伴有胃肠功能障碍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2010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产后抑郁症患者,诊断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诊断标准:产后2周内出现下列症状中的5条或5条以上,但至少有1条为情绪抑郁或缺乏兴趣或愉悦:(1)情绪抑郁;(2)对全部或大多数活动明显地缺乏兴趣或愉悦;(3)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4)失眠或睡眠过度;(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6)疲劳或乏力;(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年龄21~38岁,平均27.6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29例。所有患者意识清楚,能自主填写调查问卷。排除有精神病史及神经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分娩方式,有无厌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夫妇、泄泻等。问卷在产妇入院时发放,当场收回,根据调查结果探讨并发症原因并制定护理措施。

2 结果

对50例产后抑郁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其中便秘(37例)、腹胀(22例)、厌食(19例)是其主要胃肠道不适症状。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后,抑郁及上述临床症状均缓解或消失。

3 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原因分析

心理社会因素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新生儿性别、睡眠紊乱、切口疼痛、孕期不良事件、家庭关系等都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抑郁可以作为应激源,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网络,通过脑-肠的交互作用,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受到影响,造成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便秘、腹胀、厌食等。较强的情绪反应还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亢进,从而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而致胃肠动力下降[3]。胃肠动力不足,再加上饮食不合理,而进出现腹胀不适等症,增加患者痛苦,也严重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4 护理干预措施

4.1 宣教护理 入院起即加强医患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提高疾病的认知能力。针对产妇分娩后存在的哺乳、喂养等困惑,护理人员应以诚恳热情的态度介绍分娩后有关心理和生理的知识,耐心解释产妇的疑惑。对于因抑郁出现的胃肠道不适,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解释胃肠道不适的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加强对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使其认识到产后抑郁的严重性,主动关怀、体贴患者,给产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2 生活护理 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如保持病房明亮,整洁;定时开关窗户,保持良好的通风;根据产妇喜好布置病房,如摆放鲜花等。医护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间要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还应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尤其是敏感的话题,如婴儿性别、经济问题等。引导家属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属除了对产妇提供生活上的照料外,还要倾听其主诉,关心体贴产妇,使其感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4.3 心理护理 重视产后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产妇,相互沟通,了解其情绪低落的原因,尤其是那些产程长、精神压力大的产妇,引导其将引起抑郁的原因表达出来,将负性情绪发泄出来。还应多采取鼓励、支持、表扬、帮助、安慰等情感方式,使产妇感到宽慰和舒适,以减轻并消除其抑郁情绪。家属也要对产妇表现焦虑、烦躁、抑郁给予充分理解,对产妇进行安慰和劝导。

4.4 胃肠功能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1)锻炼。指导产妇做产后保健操,在床上以半卧位为主,指导其做深呼吸、自主收腹、提肛运动等腹部功能锻炼。并鼓励多下床活动,在病房外及院内多走动。(2)按摩。引导抑郁症患者全身放松,穴位按摩采用按、揉、捏、拿手法,头顶按摩百会穴,足底按摩涌泉穴。腹部按摩时嘱患者仰卧位,双腿屈曲,护理人员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按摩。(3)饮食。饮食注意清淡,忌食肥甘油腻、辛辣刺激之物。宜食米汤、菜汤、稀饭、软面条等流食及软食。可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香蕉等。(4)药物。主要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氟西汀等进行原发抑郁症的药物干预。应用胃肠道功能调节药,如四磨汤口服液、吗丁啉等。

5 讨论

产后抑郁是以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多系统、多层次的病理反应结果。产后抑郁症多发生于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固执、好强、社交能力不良、内向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而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诱发其发生,加速其发展[4]。因此,应重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患者常因便秘、腹胀、厌食等胃肠功能不适而加重抑郁,形成恶性循环。通过知识宣教、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促胃肠功能恢复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5,6]。

[1]王旭梅,陈琦.产后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6):472.

[2]吴美凤,殷明媚,何景静.产后抑郁症138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20):104 -105.

[3]杜月娥,樊桂莲,裴新荣,等.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循证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81 -82.

[4]蔡国华,蔡雷,顾平.产后抑郁症综述[J].现代护理,2003,9(3):178-180.

[5]王云秀.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3 -96.

[6]赵素新.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诱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99 -104.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道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