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风”及“风病”研究

2012-01-23 19:04陈国权王念莲
中医药通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内经风邪

● 陈国权 王念莲

《金匮要略》的风邪致病就其数量而论虽不是最多的,但其“风”却渗透到方方面面,《金匮要略》的风病是广义的,其继承了《素问·风论篇》等的相关理论。《金匮要略》的风病包括风水、中风、产后中风、五脏中风、首风、头风、脑风、目风、泄风、漏风、内风、寒中、热中、肠风、疠风及寒热等。

1 《内经》风病理论

《内经》设专篇以论风,其《风论篇》对风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征及证状分类均作了详尽论述,指出:风邪犯人可致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及风病6端;风邪犯人与发病季节及时日有关。如风邪在春季或甲乙日犯人为肝风,在夏季或丙丁日犯人为心风,在长夏或戊己日犯人为脾风,在秋季或庚辛日犯人为肺风,在冬季或壬癸日犯人为肾风。若不在上述特定的季节或时日犯人,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经俞,也可分别形成五脏六腑的风病。但篇中除涉及胃风及肠风以外,并未涉及胆、三焦、膀胱及小肠之风,这可能与胃乃六腑之本有关;若风气由风府穴上犯于脑则成脑风,风邪由头部犯于目系则成目风。此偏重于强调外因。就内因而论,若饮酒中风则成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成内风,新沐(刚洗头)中风则成首风,风邪久留,内犯肠胃则成肠风飧泄;风邪外留肌腠,则为泄风。篇中还提出风为“百病之长”的著名论断,这与《生气通天论篇》风为“百病之始”之论相类。并进一步点明风邪“善行而数变”的发病特点。此外,肝风、心风、脾风、肺风及肾风均有汗出恶风症,而泄风也有多汗症,这突出了风性开泄的特点。至于风邪“动”的特点,该篇仅原则论及“善行”,具体症状则在它篇中进行了较好地补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涩微为瘛挛”,《素问·大奇论篇》“心脉满大,痫瘛筋挛”,《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其《经脉》“督脉……实则脊强……挟脊之有过者”,《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等。这为《金匮要略》广义风病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2 《金匮要略》风病研究

2.1 关于风

2.1.1 代表自然界正常气候与反常气候 首篇:“夫人稟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风,又称风气。第一个“风气”指自然界宜人的正常气候,第二个“风气”则既指能使万物生的风气,又指能使万物死的风气即反常的气候,如第六篇薯蓣丸所主“百疾”即为反常气候即“风气”趁人体营卫气血俱虚而入所致。而第五篇所附《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所主“厉风气”,著名中医学家李今庸认为乃十分凶残的风气,为邪风之最。

2.1.2 代表《金匮要略》致病的“五邪”之一 同篇:“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此“大邪”即风邪。

2.1.3 藉以阐明病因病机及预后

2.1.3.1 感受风邪可发热 第四篇:“疟脉自弦……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急止之。”《素问·疟论篇》认为“夫痎疟皆生于风”,而“风气通于肝”,故疟病多见弦脉,此系《金匮要略》详略笔法即疟病详于《内经》而略于杂病的体现。所谓“风发”,即感受风邪而发热,况热极亦可生风,故疟病无论是发生还是传变均与风有关。

2.1.3.2 正虚则风入 第六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虚劳病顾名思义是论述五脏慢性劳损所导致的虚弱性疾病,其目前的临床表现属内伤无疑,该条论及“风气”,旨在说明即令是虚劳病,如果失治、误治,也可导致正气益虚,即所谓“诸不足”,卫外不固,从而导致风邪的入中而演变成上千成百种杂病,示人治虚劳病也要防范外邪的入中。

2.1.3.3 形容汗出之多 第十四篇:“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对此“泄风”过去多解释为“风邪排出之征”,把之视为好现象,虽有一定道理,但按上述《风论篇》所述,当是风病表现之一:“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这与《金匮要略》所论黄汗证偏于寒湿(第2条所涉、4条、29条)者相类,因泄风之“泄衣上”与黄汗证的“汗沾衣”相一致,只是黄汗证特别是偏湿热(第1条所涉、28条)者很少有身痛而已。

2.1.3.4 比喻风邪之重 第廿二篇:“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者,红蓝花酒主之。”妇人月经干净以后甚或产后,或大病久病之后,正气亏虚,外来之风趁虚袭入,阴血凝滞,不通而痛。

2.1.4 赤色——风邪之征 如首篇:“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设微赤非时者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整个面部均呈现赤色,乃感受风邪之征,不用质疑;第二篇“病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其“面赤,目赤”正系痉病感受风邪之征;第廿篇“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的“面正赤”,一责之阴血虚于下,阳气浮越于上,二责之外来之风,故言“产后中风”,此属虚实夹杂,与属实的“色赤为风”有别。

2.1.5 以“风”名方 在《金匮要略》致病的“五邪”即雾、湿、风、寒及宿食中,以邪气名方的唯风而已,如第五篇的附方——风引汤及头风摩散,皆离不开“风”字。

2.2 关于风病 《金匮要略》首篇即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邪风”,泛指外界以风为首的致病邪气;“病”,此处亦指病邪。这说明仲景十分注重以“风”为首的外邪的致病作用。从上述《内经》所论可知风乃“百病之长”或“百病之始”。《金匮要略》中风邪导致或兼有风邪的病证达20余种,而寒、热所导致的病、证、症在《金匮要略》中则分别达40余及50余种,基于此,笔者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首版研究生教材《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中曾指出:《金匮要略》风邪所导致的病证尚未体现“百病之长”的地位,但从风邪广泛涉及的多方面内容看又是其它邪气致病所不及的。

2.2.1 风邪中人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 风邪一般中表,但也可中里。

2.2.2 风邪多兼夹寒、湿、热、饮诸邪 (1)兼寒:第五篇中风病的脉紧正是兼寒之征,故言“紧则为寒”;(2)兼热:第四篇温疟及瘅疟,前者顾名思义,后者有“热盛”之意,故无不兼热,况“痎疟皆生于风”;(3)兼湿:第五篇桂枝芍药知母汤所主的历节证乃风邪兼湿,其“脚肿如脱”的症状及燥湿的白术足资证明;(4)兼饮:第七篇越婢加半夏汤所主肺胀证乃外感风热,饮热互结,热重于饮等。

2.2.3 风病种种 除大家所熟知的风水证、中风病、产后中风、五脏中风外,尚有:

2.2.3.1 首风 《风论篇》的表述是“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即洗头时风邪趁虚而入。《金匮要略》第廿一篇产后三大症之一的郁冒,其“但头汗出”虽非洗头所致,但就其临床表现而论,宜属首风之列。

2.2.3.2 头风 《风论篇》虽无头风之载,但《金匮要略》头风摩散,顾名思义多为治疗头风而设。对头风病,一种认为乃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止的病;另一种即《千金方》认为的乃头痛眩晕、口眼歪斜及头痒多屑的病(据《简明中医词典》)。从该方所处的第五篇看,当以后者之见为是。

2.2.3.3 脑风 《风论篇》认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成脑风,但未描述具体症状,根据《简明中医辞典》介绍,当有项背怯寒、脑户极冷及痛不可忍等。《金匮要略》的痉病及湿病均有其部分体现。如第二篇葛根汤所主之刚痉当有项背怯寒症,湿病其“病在头中寒湿”的“头痛鼻塞而烦”症,俱可视之为脑风的表现。

2.2.3.4 目风 《风论篇》指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其症状为“眼寒”。除第十一篇肝中风的“头目瞤”及脾中风的“皮目瞤瞤”外,首篇痉病的“目正圆”,肺胀证的“目如脱状”、“面目浮肿”,风水的“面目肿大,……目窠上微拥”等均与外风有关,而第六篇虚劳病的“目眩”、“目暝”等多为内风即血虚或阴虚生风所致。只是上述病证不一定必有“眼寒”而已。

2.2.3.5 泄风 上已论及,泄风是《内经》的风病之一,除用来形容某种病的病机外,尚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而存在。清·黄元御《金匮悬解》:“……气不透出,则郁而为痒,痒者,名为泄风。泄风者,风之半泄而未透也。《素问·风论》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是也。泄风不愈,营血之郁热莫宣,久而肌肉腐溃,则为痂癞,《素问》名为癞风,亦曰脉风。《脉要精微论》谓脉风成为癞是也。盖肺窍于鼻,法当泄肺气之闭遏,清营血之郁热,则痂癞平矣。”清·唐宗海认为痂癞乃泄风之演变,其《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曰:“……痒者为泄风,泄风之名……如今之风骚等是,泄风久则变为痂癞,此风强者终不与气搏,故为泄风痂癞,而终不为风水也。”

2.2.3.6 漏风 《风论篇》:“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并指出其病机为“饮酒中风”所致,《金匮要略》第五篇“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历节病的病机与此相类。

2.2.3.7 内风 《风论篇》:“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有医家认为《金匮要略》血痹病的“……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是对入房汗出中风所致内风的形象描述。此系《内经》风证之一,而非后世认为的中风的病因,如血虚生风、肝风内动之类。

2.2.3.8 寒中 《风论篇》认为:“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金匮要略》第廿二篇在论述妇人杂病的总纲即“因虚,积冷,结气”时道:“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在中盘结即虚、冷、结气三者相合盘踞在中焦脾胃,邪从寒化形成寒疝病。肝木本当乘克脾土,现邪在中焦且偏实,故一反常态,侮肝木致两胁疼痛,与《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相一致,成为《内经》“寒中”的内涵之一,只是无“泣出”而已。但第十二篇伏饮证有“泣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此与寒、风均相关。

2.2.3.9 热中 热中,也为《内经》风邪伤人的病证之一。若上述虚、冷、结气三者相合盘踞在中焦脾胃,且邪从热化,则波及小肠导致关元部位疼痛即所谓“或结热中,痛在关元”(关元既是任脉经的穴位之一,又是小肠的募穴),不通而痛。

2.2.3.10 肠风 肠风,《风论篇》的表述是“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先此而道“久风为飧泄”。《金匮要略》虽无肠风的病名,但第十六篇赤小豆当归散所主“下血,先血后便”、第十一篇“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及第十七篇四逆汤所主“下利”(清谷),均属肠风、飧泄之列。

2.2.3.11 疠风 疠风(《脉要精微论》称之为“脉风”),《风论篇》的描述是“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此即后世所谓麻风病。《金匮要略》第五篇所附《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所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其“厉风气”前已言及即十分凶残的风气,多与此相类。疠风,除《内经》简称“疠”外,后世又名大风、癞(“泄风”之变也有此称谓)病、大风恶疾、大麻风及麻风等。

2.2.3.12 寒热 寒热,《风论篇》将其列为风病之首,其表现是“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把“寒热”作为风病之一且列为风病之首,乍看不可理解,但《脉要精微论篇》“风成为寒热”则可使人涣然冰释,王冰在该篇引《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故风成为寒热也”,并进一步注解道:“因于露体,触冒风邪,风气外侵,阳气内拒,风阳相薄,故寒热由生”。《金匮要略》瘅疟证的“消铄脱肉”、狐病的“状如伤寒”(即狐病有发热恶寒之症)及谷疸证的“寒热不食”似属此寒热的范畴。上述疠风《内经》也称之为“寒热”,但二者不能等同,因风病之一的寒热无“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等症,以此为辨。

此外,有学者认为《金匮要略》第二篇麻杏苡甘汤条所及“名风湿”开创了“风湿病”病名之先河,虽不无道理,但这只是湿病兼夹它邪的内涵之一,如18条所及“风湿相搏”,就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湿交争”一样即两

种病邪相结合而致病,因为湿病尚可兼寒、化热,与以下风邪致病可兼夹它邪相类,故也值得进一步研讨。

2.3 以“风”病喻他病 (1)以“欲作风水”描述肺胀之演变;(2)以“状如风水”概言黄汗病(偏湿热者)证候;(3)以“如风痹状”点明血痹病或有痛症。

2.4 它病兼风 它病兼风,即不以“风”名病,或言“在病证名中无‘风’字,但其形成却又与‘风’相涉者”。如湿病、痉病、产后痉、疟病、历节病、血痹病、虚劳病、肺痈病、肺胀证、腹满病、寒疝病、宿食病、支饮证、溢饮证、黄疸病、呕吐病及手指臂肿病等。

上述“风”及“风病”理论为防治其他邪气如寒、湿、热等所致的杂病有很好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内经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