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臻 谢慧 蔡青 韩闯 贾旭锦 指导老师:熊大经
鼻咽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之一,尤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有所区别,男性发病约为女性的2~3倍,40~60岁为高发年龄组。临床上治疗方法首选放射治疗。但此治疗方法伤害人体较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吾师熊大经教授为全国资深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家学渊源,一脉相承,从医数十年,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鼻咽癌术后病人的治疗,亦有所心得,现将吾师治疗鼻咽喉术后验案一例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患者谢某,男,16岁,于2011年2月23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及家长诉其鼻咽癌术后,行放化疗后1+年。以鼻阻塞、流涕、涕中血丝,鼻内干痂1+年为主诉。其纳食不佳,眠较差,精神差。PE:鼻咽部无新生物,黏膜干燥。舌暗无泽脉沉涩。辩其证为肺脾不足,其处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如下:
泡参30g,怀山药30g,黄芪30g,云茯苓20g,薏苡仁30g,地龙20g,白术10g,桔梗20g,浙贝10g,丹参20g。6剂,日1剂。同时嘱患者适寒温、畅情志,勿过食辛辣燥热之品。
2011年3月9日,二诊。患者诉诸证稍有好转但不明显。涕中仍有血丝,诉自服上药后腹胀。舌暗淡无泽脉沉涩。故以前方去云茯苓、薏苡仁、地龙、浙贝、丹参,易之以砂仁10g,建曲20g之健运脾胃之品。另以党参30g易之泡参,使之平补肺脾二脏。取其“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意,加皂角刺10g,血余炭20g。6剂,水煎服。日1剂。
2011年3月16日,三诊。患者诸证皆有好转。涕中血丝减少,精神较前稍好,纳食稍可,睡眠稍有好转但不明显。舌暗但已有光泽,脉沉细双关见涩像。原有治疗思路不变,但时值春日肝气生发之时,恐一味补土益金使肺金过则戗克肝木,故方中加用白芍20g以养肝柔阴,以扁豆20g易之建曲,稍加清利之用。去天花粉加用法半夏10g,白茅根30g,使得一清一温,相得益彰,祛顽痰、清余邪。6剂,水煎服。日1剂。
2011年3月23日,四诊。患者自诉涕中血丝明显减少,纳食可,睡眠好转,精神较前好转。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双关尺仍有沉涩像。可见前方一直顾护后天之本调理其脾胃,体质稍有恢复。复用之前所用之泡参、怀山药之稍见滋腻温补之品。易血余炭、皂角刺于性味偏清寒之丹参20g,去扁豆、复用建曲、鸡内金之品。加用桔梗20g,可清化余痰。又兼之有引药上行之用。6剂,水煎服,日1剂。
2011年4月20日,五诊。患者来诊,情绪佳,诉现涕中已无血丝,鼻腔内有粘涕。纳可,睡眠尚可,精神佳。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关尺偏沉。去前方之怀山药、砂仁,易之以云茯苓20g,薏苡仁30g。去法夏,加用浙贝母10g,地龙20g。之前四
诊均以补气升阳为主,现正气已复七分,而余邪未清。仍在顾护后天的思路下,以性味稍偏清润之品替换之前所用温腻之品。以清化体内余邪。6剂。水煎服。日1剂。
2011年5月18日,六诊。患者来诊,情绪佳,精神佳。诉涕中无血丝,现稍有鼻涕质清。舌淡红苔白,脉沉双关稍见滑像。处方仍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云茯苓20g,黄芪30g,党参30g,桔梗20g,浙贝母20g,地龙20g,建曲20g,丹参20g,砂仁10g,天花粉10g。6剂,水煎服,日1剂。
后未曾复诊,电话随访,得知其现涕中无血丝,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可以正常生活、学习。未复发。
讨论
鼻咽癌,属于中医“真头痛”“上石疽”“失荣”“控脑砂”等范畴,是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多以血涕、鼻塞、耳鸣耳聋、颈部恶核及头痛等为主要症状。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杀灭或抑制癌细胞,但是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影响脏腑的功能。故多在后期治疗作用中,中医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鼻咽癌放、化疗术后的中医辨证分型基本分为:肺胃阴虚、气血亏损、脾胃失调、肾精亏损四种证型。但在临床中不仅以单证出现,常可见多种证型夹杂。病情也非纯虚证,多为虚实夹杂。病例中对病人症状、舌、脉四诊合参,首诊辨证为肺脾不足,同时体内余邪未清。取方用药中多用补肺益脾之品,同时加用祛瘀活血药为使药,取其“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意。补土益金、子母互生法始终贯穿于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