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琦虹,刘端勇,张国杰
(1.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330025;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 郑州450004)
肿瘤作为一种异常而严重影响人体生理活动乃至生命质量的疾病,医学先贤们在不断的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它的特性、发病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与方法、预后转移及预防等方面的规律。而这一切在作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中尽管是初步的,但也比较全面。
在《黄帝内经》中,对肿瘤相关病的命名方式,或按病因病机命名、或按形状性质命名、或按症状命名以及按病变部位,尽管所涉及的肿瘤相关病并不是太多,但也为后世肿瘤的认识提供了鲜明的参考依据。
首先,按病因病机命名方式进行分类的,其病名中暗含该病的发病病因或病机。《内经》以“留而不去”结合病变部位为“筋溜、肠溜、昔溜”命名,提示这些部位的肿瘤相关病病邪留恋不去,胶着凝结于局部所致,同时指出“有所结,深中骨”即命名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无热”即命名为肉疽,还有《灵枢·五变》中描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说明积聚与正气亏虚,邪气留恋脾胃之间而患之,积证加重固定不移则聚之重症可见。
其次,按形状性质命名,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观察病灶的形状、性质和质地来命名的一种方式。比如在《素问·腹中论篇》说伏梁是指“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提示伏梁并在少腹部似有隆起突出,切诊时其上下左右均可以谈及边缘。又如在《灵枢·水胀》言肠覃是指“寒气客于肠外……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说明肠覃其状似“瘜肉”,早期大如鸡蛋,后期如孕妇怀孕,其按之坚硬,可以推动,如蘑菇,结合其患病部位,起于肠而向外生长,故名“肠覃”。类似的还有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衄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灵枢·水胀》)。由此描述发现,石瘕发作于子宫,且寒邪凝滞经脉,瘀血凝滞,大如孕妇,根据瘀血肿块的形状可知,按之坚硬,推之不可移动,如石梗阻,闭塞不通,恶血不下,谓之“石瘕”。
三者,按症状命名,即按其临床症状命名,如在《灵枢·水胀》指出鼓胀系“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说明鼓胀临床表现可见腹部隆起,颜色苍黄,青筋暴露,脉络隐隐。膈塞是按临床症状命名较为突出的代表之一,《内经》多处加以论述,如《素问·阴阳别论》中言:“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在《灵枢·四时气》中提出:“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以及在《素问·邪气脏腑病形篇》论曰:“脾脉急甚为瘈瘲;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最后,就是按发病部位命名,这一命名方式也十分常见,这类命名方式常与其它病名方式结合,比如与病因病机命名方式结合的有“筋溜、肠溜、昔瘤、骨疽、肉疽”;与形状质地命名方式结合的“肠覃”以及《素问·气厥论》中记载“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其指“浊涕下不止”,日久转变成衄血,发生于鼻腔,故称“鼻渊”。
《内经》就肿瘤的命名方式做了许多探索,形成了上述的几种命名方式加以分类,但从实际意义上仍然没有非常明确的揭示肿瘤发病的实质,其关键在于没有和证相结合,因此给后人留下的发挥空间很大。
病因是指破坏人体阴阳平衡导致人体疾病的因素,《内经》记载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时邪、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逸过度、起居无节、跌扑损伤以及病气传变等等。而所谓的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灵枢·九针论》指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首先指出了瘤病乃外感时邪内侵,留驻经络所致。《灵枢·五变》也云:“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说明百病初起,必定是外感六淫之邪,邪气入腠理,闭阻经脉,损伤脏腑功能,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或形成肿块,或化热成脓,最终导致肿瘤相关病的发生。此外,《灵枢·百病始生》所言主:“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灵枢·刺节真邪》亦言:“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说明肿瘤相关病存在感受外感时邪的致病基础。
饮食失调主要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方面,可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气机升降失常,脘腹痞满饱胀,水湿不运内聚成痰,或化热、或留驻经脉,气机受阻,气滞痰凝,痰瘀互结,或日久正气亏虚,或生虫,形成痞块肿块。正如《灵枢·上膈》概括积聚成因时指出:“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邪气胜之,积聚以留。”“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则指出:“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从古至今,人们都早已注意到了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肿瘤的影响,五味偏嗜、食物寒热过度、嗜酒如命、饮食无常皆可能导致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等肿瘤的发生。
人的情志涉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变化,或突然、或过长过久,或强烈太过,超越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即可导致疾病。《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指出:“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此隔塞之闭,系强烈忧郁刺激,导致气机升降失司,痰凝气滞,闭绝不通,留驻喉部,形成膈塞,与现代的喉部肿瘤十分相似。《灵枢·百病始生》有云:“卒然中外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其大意是素有忧怒,气机上逆,又突感寒邪,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津液不散聚而成痰,寒痰、瘀血、气滞互结而成积。
概其所述,《黄帝内经》论述肿瘤可能的病因有如上几种,尽管不是在所有涉及的肿瘤相关病中都论述了其病因,而且论述也不够全面,但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观察,给人们的提示是肿瘤的发生就在生活之中,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精神态度,情绪变化皆可导致肿瘤发生。
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其病机变化多为正虚邪实,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热毒壅盛、寒痰留恋。如“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之正气亏虚,胃肠功能失调,“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而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其生而有形,上下左右皆有边界,提示表象为实证。而此前所述之“筋溜、肠溜、昔瘤、骨疽、肉疽”更是如此,即《灵枢·刺节真邪》所言:“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此段话中详细指出,五种肿瘤相关病皆有素体亏虚,寒热之邪内侵,寒胜则寒凝经脉,不通则痛,热胜肉腐成脓,伤及骨骼,则为骨蚀,蔓延至筋,屈伸不利则筋溜,气滞津液不化凝聚成痰则肠溜,聚结成块,按之质地柔软日久则昔瘤,按之质地坚硬,深达骨髓则骨疽,如邪留恋不去,脱肉销骨则肉疽,此即肿瘤晚期恶病质现象出现。整个过程不脱正虚邪实、气滞、血瘀、痰凝、热毒等病理变化过程。
病位辨证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黄帝内经》辨证论治构架中的主要内容[1]。病位辨证分析对于明确诊断,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的病位概念主要是在反映疾病位置的症候群的基础上形成的,病位认识的归宿就在于分析探求各临床表现在病位属性上的内在联系[2]。
中医学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病位分析:一是依据脏腑功能特点定位,二是依据脏腑经脉循行部位特点定位,三是依据脏腑所通应的官窍特征定位,四是依据脏腑外合组织来定位,五是参考发病季节、气候影响与某些脏腑的关系定位,六是结合某些病因与脏腑的关系定位,七是参考某些脏腑病变与体质、年龄、性别的关系定位。然在《黄帝内经》病位分析主要是从表里浅深上下的宏观定位,或从脏腑经络的具体定位两个方面进行,其依据涉及症状、病因、藏象、经络五行等各方面内容[1]。肿瘤相关病的病位分析,在《内经》的辨证体系也初见端倪,其病位辨证分析途径也各有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按病情深浅定位。概其病位中记载的“筋溜、肠溜、昔瘤、骨疽、肉疽”。疾病由筋溜有所结,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肠溜有所结,连以聚居为昔溜;昔溜有所结,深中于骨则骨疽;骨疽有所结,而中于肉,则肉疽。第二,按脏腑功能及其络属关系定位。如《灵枢·四时气》之“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素问·气厥论》之“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灵枢·水胀》之“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衄以留止”;第三,按脏腑外合组织定位。灵枢·水胀》之“肠覃……寒气客于肠外……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按之则坚,推之则移”;《素问·腹中论篇》之“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
于《内经》中,肿瘤相关病的病位辨证分析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在病位认识和表述尚未统一,尚未与证结合,且治疗方法欠缺,这对于肿瘤临床中医辨证论治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强调和加强与证的结合,密切关注其转移方位及多病灶病位的确定以及提高其准确性。
尽管《内经》中的方剂相对比较少,而且肿瘤相关病的具体治疗资料也不多,但其依据阴阳特点、脏腑特性、病因病机学等特点提出了许多可以供肿瘤中医治疗学参考的的治则治法。首先是整体论治,平调阴阳。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为其总纲,其目标在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同时《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它如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等。对于肿瘤各阶段的治疗方案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其次是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说明了大积大聚之病,宜急则治其标,使用祛邪之剂,只能衰其大半而不可过,过则伤正。再者,因势利导,此治则是指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方法加以治疗,以最小的治疗成本达到最佳疗效的方法[3]。《内经》中和肿瘤相关病相关的因势利导治则记录相对较多,结合肿瘤相关病其病性可寒可热,或瘀血凝滞,或气滞痰凝,或虚或实,采用因势利导治则,如《灵枢·水胀》中指出:“石瘕……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又“黄帝曰:肤胀鼓胀……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血络也”。可分别采用消导通下法以疗石瘕,采用放血疗法以缓肤胀鼓胀。《灵枢·九针论》曰“: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也是这个道理。更值得借鉴的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这些治疗方法在后世都得到了精彩地发挥。如《伤寒杂病论》用桂枝茯苓丸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治疗妇人宿有癥病;用鳖甲煎丸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疗癥瘕;大黄蟅虫丸缓中补虚,破血散瘀以疗五劳虚极羸瘦,内有干血之证;东汉华佗首创麻醉下手术治疗体内“结积”。都是这些治则要点在肿瘤中医治疗的体现。说明这些治则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通过各种方式,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后得以继续增殖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相同性质的继发肿瘤的全过程[4,5],是肿瘤恶性行为的特征性表现。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临床恶性肿瘤患者80%以上死于侵袭和转移,也是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转移成功与否是决定癌症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6]。故而,不管从现代医学还是从中医学探索肿瘤转移的途径,并试图阻止或阻断其转移的途径都是肿瘤研究的重点。
《内经》中所记载的肿瘤转移中医理论融进了疾病传变的理论之中,值得借鉴,其可能主要有如下几种:
首先相生相克转移理论。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乘侮的规律主要用于解释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和调节机制。在中医学常用于说明脏腑的生理特性、相互关系及疾病的传变规律,以助诊断和治疗。《灵枢·病传》言:“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就是五行学说在疾病传变规律中的具体描述。在肿瘤相关病中如《灵枢·病传》曾言:“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此即和肺部的肿瘤最终转移到肾脏(肾上腺)的类似传变规律。当然在《内经》中还有很多甚至更为详细的论述。
其次,肿瘤“传舍”转移论,《灵枢·百病始生》以经络循行作为主要途径发生肿瘤转移,有相关论述,如:“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肾之时……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提示肿瘤形成之后,癌毒播散,经由孙脉、络脉、经脉、输脉、伏冲之脉,进而侵犯脏腑、组织(胃肠、募原等)。强调了正气在发病学中的主导地位,提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转移的前提和基础。正气亏虚,则癌毒不可阻,而逐级而传,最终脏腑功能丧失,邪气浸淫,不可医治。
最后,脏腑表里经络络属关系转移理论。六腑从属与五脏,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津液为基础,以经络为通道,内联脏腑,外络形体诸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无论生理上还是病理上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其某一脏或某一腑犯病容易在其络属领域内相互影响。尽管目前暂时尚未发现非常明显的肿瘤转移规律,但是在某些肿瘤转移的倾向性方面非常特殊。比如肾脏肿瘤容易向骨转移,形成骨癌[7,8];大肠癌转移到肺部尽管相对较少,但是也有报道[9]。
尽管《黄帝内经》在探索疾病传变和肿瘤转移方面作出了很多探讨,也形成了相关的理论认识,但实例还不够具体,还不能完全解释所有肿瘤的转移规律,其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且肿瘤的脏腑概念与现代医学解剖学的概念不同,不能简单的以现代肿瘤转移机制和中医肿瘤转移机制对应考察,这是尤其值得注意的,但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其肿瘤转移的倾向性的发生以及阻断都是值得去研究的,这对探索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肿瘤治疗和预防肿瘤转移都是非常关键。
肿瘤的预防体系主要包括肿瘤的预防、肿瘤的治疗、肿瘤的转移预防三个方面,其实质和《内经》“治未病”的思想相类似。《内经》首次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基本原则。肿瘤的中医预防体系也是在其指导原则下确立的。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相关条文的分析,及如上论述,我们认为《黄帝内经》初步构建了肿瘤中医预防体系,其主要的原则或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未病先防。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和于术数,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建立未病先防的观念。肿瘤的防止同样要积极地注意消除可能的治病因素的影响,减少其对人体的侵害。优生优育、保护环境、杜绝污染、调节饮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情志,加强锻炼,强化体质对于预防肿瘤都是十分关键的。第二,早期治疗,既病防变。肿瘤现代医学的治疗原则有一条便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手术”,这与中医的观点十分相似。主张肿瘤防治宜在肿瘤“萌芽”之早期积极治疗,一方面可以提高治愈率,又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其恶变,同时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之“客者除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予以“除”、“削”、“散”等类似外科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第三、预防肿瘤转移。如上所述,《内经》已经初步建立了肿瘤的中医转移观,根据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经络络属关系及“传舍”理论,先治“太过”或“不及”之脏固然重要,而安“所不胜”之脏则是预防肿瘤转移的关键。正如《金匮要略》中指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抗肿瘤转移。同时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往往很多肿瘤患者一旦获悉患有肿瘤,精神即刻崩溃,往往加速病情发展促使肿瘤转移,而且诸多因素导致肿瘤患者更容易正气亏虚,因此防止肿瘤转移的关键在于通过扶助正气切断肿瘤转移的途径,其中扶助正气的主要方法有药物补充正气,食物充养正气,锻炼强壮正气,避免耗散正气,乐观激荡正气,可延缓肿瘤的发展,延年益寿,保证和维持生命的质量。
随着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肿瘤的预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防微杜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内经》就病名、病因病机、病位分析、治则治法、转移以及治未病等方面对肿瘤中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的认识形成了肿瘤中医理论初级观,其势必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融入到肿瘤现代医疗防治体系中去,为肿瘤治疗与预防发挥重要作用。
[1]庄燕鸿.《内经》病位辨证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205-1206.
[2]邢玉瑞.中医辨证思维之病位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3):1-2.
[3]冯文林,伍海涛. 谈《内经》因势利导治则的思想渊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35-536.
[4]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00.
[5]曹世龙.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7:29.
[6]常中飞,胡秀敏,陈培丰. 运用中医理论探讨恶性肿瘤转移新学说——“经络转移学说”[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67-169.
[7]刘宁,满立波,张清. 肾癌患者骨转移病灶的外科治疗[J].北京医学2008,30(10):638-638.
[8]贾炜莹,李文录,周雷. 肾癌合并骨转移的治疗[J].2003,41(4):317.
[9]熊焰 张海蛟大肠癌并孤立性肺转移手术治疗7 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