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媛
在血常规检查中,末梢采血上机行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会出现不同程度异常,表现为假性降低或者升高,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检查结果。而静脉采血性血常规检查上述情况少见[1]。本文不同部位采血分别行血常规检查,观察上述两种结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或者到我院参加健康体检者共200例,其中80例为健康体检者。所选患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上述所选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106例,女94例。年龄8~63岁,平均年龄为(40.3±6.7)岁;其中40例为健康体检者,其余60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4例,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共21例。对照组患者100例,男104例,女96例。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为(39.6±7.1)岁;其中40例为健康体检者,其余60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2例,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共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采血后均在同一全自动细胞分析仪下检测血常规。对照组采集末梢血,均在无名指指尖采血,一次性吸管吸取部分末梢血后注入抗凝管,立即混匀后取部分血液上机检测,记录检测后血常规各项结果。抗凝血再放置10 min、30 min后分别上机检测,记录结果。观察组取静脉血,注入抗凝管,立即取部分血液混匀后上机检测,记录检测结果,抗凝血再放置10 min、30 min后分别再上机检测。记录结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0 min、10 min和30 min)检测结果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0 min、10 min、30 min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1.2±5.2)×109/L、(9.6±3.4)×109/L、(9.5±4.3)×109/L;对照组 0 min、10 min、30 min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0±55)×109/L、(283±61)×109/L、(284±49)×109/L。观察组 0 min、10 min、30 min白细胞计数分别为(7.6±1.9)×109/L、(7.5±2.0)×109/L、(7.4 ±1.8)×109/L;对照组 0 min、10 min、30 min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27±74)×109/L、(229±58)×109/L、(228±62)×109/L。对照组10 min白细胞计数和30 min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0 min白细胞计数、30 min白细胞计数分别与0 min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0 min血小板计数和30 min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0 min血小板计数、30 min血小板计数分别与0 min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血常规检查多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下检测。末梢采血时,由于挤压等作用,不可避免地导致组织液进入血液标本中,可导致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引起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细胞分析仪会识别为淋巴细胞而导致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会升高。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抗凝管中EDTA-K2逐渐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血小板形态逐渐恢复到球形,逐渐恢复到采血前状态[2,3]。而静脉血没有上述组织液等影响,不会发生血小板聚集等导致的假性升高。
本文结果显示,静脉血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不同时间点计数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10 min和30 min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没有差异,但和0 min相比有差异。说明静脉血采血血常规检查结果稳定,可重复性高,结果更准确。
[1]陆培育,刘丽萍.末梢血和静脉血与血小板测定比较.包头医学,2011,35(3):138.
[2]高瑶.不同途径采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分析.医学信息,2011,24(3):913-914.
[3]梁委军,董家书.EDTA-K2抗凝末梢血不同检测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海南医学,2011,22(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