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281例临床观察

2012-01-23 13:32:52段晓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0期
关键词:抗癫痫癫痫儿科

段晓峰

小儿高热惊厥281例临床观察

段晓峰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FC)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减少癫痫的发生。方法对281例F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发热程度和相关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6月~3岁,病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281例FC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周。长期随访33例,3例转化为癫痫。结论治疗FC应以预防为主,高热时易引起抽搐。一旦发生惊厥,应立即止惊,避免造成脑损伤。FC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可发展为癫痫,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

高热惊厥;临床特点;复发;转归;癫痫

高热惊厥(FC)是临床儿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组与发热有关的非颅内感染所致的惊厥。FC与癫痫存在某些遗传学联系。1985年的国际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中,将FC分类归属于特殊类型的癫痫[1],但国际抗癫痫联盟最近不主张把高热惊厥诊断为癫痫[2]。FC约占小儿人群的3% ~5%,多发生于6个月~5岁的小儿。高热惊厥易复发,首发年龄越小、有高热惊厥家族史、惊厥持续时间越长、初发惊厥体温越低及惊厥次数越多越容易复发,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仅有2% ~7%的患者转变为癫痫[3]。现将我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抽取281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1例高热惊厥患儿,性别:男156例,女 125例,6月 ~5岁 239例(85.05%),1-3岁 210例(74.73%)。首次发作221例,第二次发作51例,第3次或3次以上发作9例。惊厥时无发热1例(但30min后体温升至39.8℃),体温在37.5℃ ~38.5℃之间63例,体温38.5℃ ~39.0℃之间189例,高于39.0℃ 28例;单纯性高热惊厥222例,复杂性高热惊厥的59例;原发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9例,疱疹性咽峡炎11例,支气管炎31例,支气管肺炎11例,消化道感染9例;惊厥家族史:近亲中有高热惊厥和(或)癫痫史者81例;惊厥发作发生于病程24h内者233例;惊厥持续时间低于5min者171例,5~15min者54例,>15min者56例;惊厥类型:首发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38例,局限性或一侧性发作43例;脑电图为热退2周后所查:正常195例,临界25例,异常61例;185例行头颅CT检查,其中蛛网膜囊肿2例,余均未发现异常。

1.2 诊断标准 FC诊断前需首先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可以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FC分为单纯型(SFC)和复杂型(CFC)。SFC首次发作年龄在6个月~6岁,发病初期24h内发作,体温≥38.5℃,发作形式对称,一般为全身性,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5min,发作后没有持续的意识障碍和运动障碍,一次热程中只发作1次,热退2周后脑电图正常[4]。CFC:首发年龄<6个月或>6岁,发作时间长,一次发作>15min,一次热程中24h内发作2次或2次以上,局限或不对称性发作,体温<38.5℃ 时出现惊厥,发作前可有非进展性的脑器质损伤,有癫痫家族史[4]。

1.3 治疗及转归 FC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必须给予紧急抢救,急性发作时给予镇静,并给予保持气道通畅、退热、吸氧、抗感染、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预防再发惊厥。有人认为FC与低血清钙有关,通过补钙使钙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可减少FC的发生。有复发倾向的患者,在发热的前48h内给予地西泮(0.3mg/kg·次)口服。CFC给予长期服用苯巴比妥(3~5mg/kg·d),疗程1~2年。全组病例均治愈后出院。长期随访33例,3例转化为癫痫。

2 讨论

FC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原因,是非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所致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暂时性的不随意收缩。FC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婴幼儿期脑发育不成熟,脑组织化学成分、酶活性及神经兴奋抑制性递质动态平衡处于不稳定状态及髓鞘生成不全有关。一般到学龄期,脑细胞发育完善,惊厥发作减少或不发作。FC患病率为3% ~5%,同时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性别差异(男多于女)。

观察以上病例,FC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可发展为癫痫,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癫痫的防治原则有:立即控制惊厥发作,及时退热,预防惊厥复发。FC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治疗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尽可能预防惊厥的复发,减少重要脏器的损害。对单纯性高热惊厥原则上可不使用任何预防性抗惊厥药。如有以下情况者考虑使用抗癫痫药物预防复发:①有神经系统发育落后表现;②复杂型发作,惊厥时间>15min或局灶性发作;③首发年龄小于6个月或大于5岁;④有反复发作史者。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如脑电图出现癫痫波,临床上又出现无热惊厥继续发作,超过2次即可诊断为癫痫,应进行抗癫痫治疗,避免造成脑损害。

对FC患儿除了做好紧急救治外,必须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保健意识,通过加强小儿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以及尽量避免出入人员密集、流动量大的公共场所,以避免感染,减少FC的发生,FC发作后,掌握一定的保健知识,尽快送至医院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1] 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4-434.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1-402.

[3] 沈鼎烈.临床癫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6:160-161.

[4] 蔡方成.小儿癫痫的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9):536.

450007郑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抗癫痫癫痫儿科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饮食科学(2017年5期)2017-05-20 17:11:53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
头部外伤后药物预防癫痫可能有效
现代医院(2015年11期)2015-02-21 13:06:56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30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