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俊明
河南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脑外科 安阳县 455133
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属于现代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高危病种,有很高的病死率。治疗过程中必须及时降低颅内压、恢复脑组织血液供应、清除坏死组织、恢复供氧及脑血管功能,然而常规药物治疗很难达到有效治疗目的,仍然存在很高的病死率。本文从手术治疗着手,研究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寻找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有效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01-2009-12就诊的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2~69岁;经脑部CT、超声、心电图检查等后,伴发疾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13例,心房纤颤11例,高血压34例,糖尿病22例。60例患者当中,既往有脑梗死病史41例,治疗前患者均存在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严重,通过联合检查及会诊,确定60例患者均为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
1.2 治疗方法 将60例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通过去骨瓣减压术及硬膜扩大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实施常规治疗:高压氧、防感染、脱水降颅内压、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等;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高压氧、脱水降颅内压、药物溶栓、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等。治疗结束后对2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治疗组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存活24例,其中致残4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药物治疗1个月后存活14例,其中致残8例,死亡16例,总有效率4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临床危险性非常大,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引发病症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且均为致死因素。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有很大危险性,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缺血性脑水肿和颅高压,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较单纯脑梗死更难控制。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脑组织的缺血、水肿、坏死、神经损伤,同时,大面积脑梗死也意味着患者时刻要面对脑部缺血、缺氧、水肿、高颅压、脑疝,引发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的危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伴脑疝病人,首先必须降低过高的颅内压力,保证脑干的血液供应,以便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此时单靠应用脱水药物已不可能减轻脑水肿,挽救脑疝病人,因为供血动脉已经堵塞,脱水药物无法到达水肿组织,更不可能起到减轻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故单纯保守治疗很难奏效,必须佐以手术方法,应用去骨瓣减压术,迅速及时降低颅内压,保持足够的脑灌注压,保证脑部重要结构的血液供应,为患者的生存创造条件。而单纯保守治疗既需减低颅内压,又需进行溶栓及高压氧治疗,二者互相矛盾,而难于奏效。
本研究中,使用去骨瓣减压术及硬膜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存活24例,有效率80%,较常规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有很大差别,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逐步改进,本研究治疗组30例,6例死亡患者均为发生脑缺血再灌注而导致,颅内压增高的脑疝导致神经损伤也可致残。在临床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两个主要问题就是患者的神经损伤处理及脑缺血再灌注的预防,这也是手术治疗中的最大风险。在面对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所形成的脑组织缺血、水肿、变性、坏死、出血及颅内压增高,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增加脑血流的灌注压,保证脑部重要结构的血液供应,维持脑干的正常功能,以利保护患者生命,提高存活几率,这种手术治疗的主要机制就是通过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增加脑灌注压,避免邻近区域侧支循环血管受压,阻止缺血半暗带进一步缺血发展成新的脑梗死,因此,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时,选用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与常规治疗相比,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陈伟明,袁贤瑞,王辉,等.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的手术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5(2):222-224.
[2] 朱妍,回树新,姚鑫,等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3):197-198.
[3] 田桂杰,魏国威,李涛,等 .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2(5):309-311.
[4] 郄光峰,侯德朋,郭光涛,等.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6):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