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泻治验3则

2012-01-23 10:00
中医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口苦肾阳虚舌质

韩 凯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天宏焦化公司职工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21)

五更泻即清晨五更时腹泻,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又名“晨泄”;因其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又名“肾泄”。因多由肾虚所致,所以温肾固下为常规治法。然《病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数种。笔者结合近几年证治体会,根据不同证候特点治疗本病,兹举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寒积五更泻

患者,女,35岁,2006年3月13日初诊。主诉:慢性腹泻0.5 a余。现病史:该患者去年夏暑之际,过食生冷瓜果后,导致大便泄泻,每日3~4次,质稀如水样,经对症治疗(药物不详)病情缓解,但每遇饮食生冷,常有腹部冷痛之感。今入冬以来,每至天亮时分,腹冷如冰,绵绵而痛,时欲大便,便而滑利,粪色淡白不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西医诊断: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诊断:五更泻,证属中焦虚寒,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治宜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给予附子理中汤加减。处方:附子12 g,干姜15 g,人参6 g,炙甘草6 g,白术18 g,山药20 g,细辛3 g。水煎服,1 d 1剂。服药6剂后,痼疾全去。给予附子理中丸半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形寒饮冷,伤其太阴,脾肺畏寒,结成寒积,寒积中州,致使运化职,升降失常,病现腹痛泄泻。该病属寒积,非温中寒积不去,非补虚则虚不得治,故用人参补气健脾,干姜、细辛温中祛寒,白术、山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共奏温中祛寒、补脾益气之效。

2 伤食五更泻

患者,男,48岁,2007年5月20日初诊。主诉:慢性腹泻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因饮酒后感觉胃脘胀满不舒,第2天早晨泄泻,服四神丸(汤)7 d无效,求余诊治。患者每日子时以后至黎明大便2次,质稀薄,内有黏液,腹痛下坠,便后痛减,肛门灼热,小便色黄,纳呆,胃脘胀痛,恶呕欲吐,口苦口臭,舌质暗红,舌体略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西医诊断: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诊断:五更泻,证属伤食宿积,化湿生热,下注大肠,传导失司。治宜消食导滞、清热利湿。处方:葛根20 g,黄芩12 g,黄连10 g,焦三仙各12 g,陈皮12 g,甘草6 g。水煎服,1 d 1剂。服药2剂后,早晨泄泻停止,转为每日大便1次,继服2剂,调理而安。

按该患者因酒食积之于肠胃,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积久化热,湿热下注大肠,致使晨泄明显。方中葛根、黄芩、黄连清热利湿;焦三仙、陈皮消食导滞,健脾和胃,共奏消食导滞、温中散寒之效。

3 肝火五更泻

患者,男,51岁,2008年11月3日初诊。主诉:间断性腹泻0.5 a。现病史:患者腹泻近0.5 a,大便每日2~3次,胁肋常痛,痛连小腹,夜多不寐,每至五更,小腹左角一泛,急欲登厕,火性急速,一泻即止,常因情志不舒症状加重,给予氟哌酸或中药温阳之剂,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口苦、咳嗽、痰多、舌红、苔黄厚腻、脉弦。西医诊断: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诊断:五更泻,证属肝胆湿热下注。治宜清利肝胆湿热、酸敛涩肠,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处方:龙胆草10 g,山栀子12 g,黄芩12 g,柴胡12 g,生地黄15 g,当归 12 g,车前草 15 g,泽泻 12 g,通草 10 g,葛根15 g,射干 10 g,侧柏叶25 g,甘草10 g,乌梅30 g,焦山楂25 g,炒地榆30 g。水煎服,1 d 1剂。服药7剂,大便成形、1 d 1次,口苦去,咳止,痰消,舌脉同前,续服14剂以巩固疗效。

按从本案来看,肾阳虚衰固然可致五更泻,然则五更泻并非一定都是由肾阳虚衰引起,肝胆湿热下注亦可致之,不可概以温补脾肾论治。本案虽然五更泻已有半年左右,但并无肾阳虚的主要脉症,且其口苦,其舌质红,其苔黄厚腻,显属肝胆湿热之证。首诊投中药温阳之剂,未见效果,二诊改投龙胆泻肝汤以清利肝胆湿热,加用大剂量乌梅、焦山楂、炒地榆酸敛涩肠。由于辨证遣药未囿于陈规,是故进药7剂,诸症均平。

猜你喜欢
口苦肾阳虚舌质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参附仙桂汤直肠用药联合穴位贴敷及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疗效观察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