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日葵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凭祥 532600
引起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韦日葵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凭祥 532600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比较50例切口脂肪液化产妇与同期50例无切口脂肪液化的剖宫产产妇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切口脂肪液化组体质量指数(25.01±0.98)kg/m2、术前合并症30.00%、切口缝合水平差32.00%、手术时间(1.11±0.18)h,均高于无切口脂肪液化组的(23.32±0.88)kg/m2、8.00%、6.00%、(0.91±0.12)h(P<0.05),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导致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因素复杂,应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上升,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也相应随之增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剖宫产产妇2 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切口脂肪液化产妇50例,年龄21~39岁,平均((27.68±4.53)岁;发生在术后3~7 d,平均(4.12±1.48)d,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按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50例无切口脂肪液化的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病例,比较两组产妇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数据用(±s)描述,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切口脂肪液化组体质量指数(25.01±0.98)kg/m2、术前合并症30.00%、切口缝合水平差32.00%、手术时间(1.11±0.18)h,均高于无切口脂肪液化组的(23.32±0.88)kg/m2、8.00%、6.00%、(0.91±0.12)h(P<0.05),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脂肪液化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凡能导致脂肪组织缺血、变性、坏死的因素均能造成脂肪液化[2],剖宫产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为0.57%[3],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多种因素与脂肪液化发生有关:(1)体质量指数高。切口脂肪液化组体质量指数(25.01±0.98)kg/m2高于无切口脂肪液化组的(23.32±0.88)kg/m2,皮下脂肪为黄色脂肪组织,血运差,体质量指数高脂肪层厚黑术中为了暴露良好,难免来回移动拉钩,有时用力牵拉,使组织压榨伤严重,脂肪组织发生缺血、坏死,产生渗液[4]。(2)术前合并症。妊高征、低蛋白血症水肿患者手术操作困难,使手术时间延长,且肿胀的脂肪组织术后不易吸收;贫血、糖尿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脂肪液化率增加。(3)缝合技术欠佳。打结时缝线切割脂肪组织过多,缝线结扎过紧,皮下留残腔等,均能影响血运,导致脂肪液化[5]。(4)手术持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术中的机械刺激,大块钳夹结扎,止血不彻底,切口暴露时间长,使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反应,本研究切口脂肪液化组手术时间(1.11±0.18)h高于无切口脂肪液化组的(0.91±0.12)h (P<0.05)。
应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1)对于体质量指数高的孕妇,术中操作应轻柔,切开皮下时避免在一处多刀切开;止血彻底,缝合时不留死腔,打结松紧适当;缝合脂肪层前,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清除游离脂肪组织[6]。(2)手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治疗慢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妊娠高血压病、糖尿病原发病等[7]。(3)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手术医生术时应注意切开脂肪整齐,减少对脂肪组织的反复刺激,手术操作,勿粗暴,避免过度牵拉;仔细止血,结扎时线结不要过大;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8]。(4)缩短手术时间是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的关键之一,术前充分物品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娴熟敏捷手术配合均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
[1]莫瑞祥,陈延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防治与预防[J].华夏医学,2008,21(1):108-109.
[2]李双芝.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J].临床医学,2009,29(7):100-101.
[3]杨守蓉,邬光祠,黄达敏.妇产科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和液化的预防和治疗 [J].实用医学杂志,2010,5(26):104-105.
[4]张丽琴.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3例原因和防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3):39-40.
[5]李双芝.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J].临床医学,2009,29(7):100-101.
[6]陈红兵.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1413-1414.
[7]何永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6例分析 [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612-2613.
[8]石建国,张大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439-1440.
R719.8
B
2095-0616(2012)05-180-02
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