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农牧区平菇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2012-01-23 08:13陈天泰
中国食用菌 2012年3期
关键词:菌柄天祝棚室

陈天泰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天祝县科技服务中心,甘肃 天祝 733200)

天祝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海拔2 040 m~4 874 m之间,年均气温-8℃~4℃,是传统农牧业县。平菇是天祝县常年栽培的食用菌种类,目前年栽培规模达97万袋 (2010年),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的华藏寺、打柴沟等乡镇,海拔2 150~2 700 m。但是在连年栽培过程中,病害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介绍天祝县这个高寒农牧区平菇栽培过程中主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1 生理性病害

1.1 菌丝徒长

1.1.1 症状表现

菌丝长满菌袋后,仍持续生长,密集成团,结成菌被或形成白色菌皮,难以形成子实体,推迟出菇或出菇极少。

1.1.2 发病原因

一是因为菌种老化、退化,或母种转接时挑取气生菌丝转接造成;二是培养料含氮量过高,含水量偏高,较高温度发菌都会造成菌丝徒长;三是栽培管理不当,棚室通风不良, CO2浓度过高均不利于菌丝扭结。

1.1.3 防治方法

选用菌丝洁白,生长健壮,无病虫杂菌的菌种,从有资质的菌种生产单位购买,并严格挑选。严格培养料配比,防止氮素过剩,不应过熟、过湿。栽培过程中要加强菇棚室通风,降低CO2浓度,适当降温降湿,以抑制菌丝生长,促进子实体形成,发菌温度不宜超过25℃。发生徒长时应及时划破或挑去菌皮,多喷水并加大通风以促进原基形成。

1.2 畸形

1.2.1 症状表现

一是花菜状畸形。原基形成后,不能继续分化形成幼菇,更不能形成菌盖,原基不断增长,柄不断分化,顶端只形成很小的球形菌盖,以致形成花菜状原基团。二是珊瑚状畸形。子实体分化分支多,菌柄粗而长,菌盖不分化,菌柄长到一定程度时,顶端继续分化出许多小菌柄,继而形成似珊瑚状子实体。三是农药致畸形。子实体原基形成后,不能继续分化形成菌柄和菌盖,呈不规则的菌块,灰黑或灰白,后期易开裂。

1.2.2 发病原因

一是出菇环境 CO2浓度达到1 500μl·L-1以上;二是空气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三是光照强度5 lx以下[1];四是滥用化学农药,如密闭高温条件,过量使用敌敌畏。

1.2.3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棚室通风管理,子实体形成初期要做到,早晚各通风 30 min, CO2的浓度降在 1 500 μl·L-1以下; 二是控制棚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0%[2];三是增加散射光强度;四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1.3 死菇

1.3.1 症状表现

菇蕾或幼菇生长停滞,逐步萎缩,变干枯死。

1.3.2 发病原因

一是菌种老化、播种量大或发菌期间昼夜温差过大,培养料菌丝未达生理成熟,菇蕾形成过早,养分供应不足死亡;二是水分管理,主要是培养料含水量过低 (低于45%),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太低 (低于80%),菇蕾形成期过量喷水;三是菇蕾分化过多,群体营养不足造成幼菇大量死亡;四是病虫侵害,菇体腐烂,菌柄基部被害虫取食;五是滥用农药及机械损伤。

1.3.3 防治方法

一要调节好培养料含水量,出菇期间保持空气相对温度85%~90%;二要选用菌丝生长健壮、长势旺盛的菌种进行播种,播种量适宜;三要注重病虫害的预防,针对性选用农药,科学用药;四是加强管理,及时通风,严格控制温湿度,精细喷水。

2 非生理性病害

2.1 褐斑病 (锈斑病)

2.1.1 症状表现

主要危害菌盖,发病初期,病斑呈现针尖状,色泽为黄或黄褐色;随后病斑迅速增大,色泽也不断加深,斑点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状,有凹陷感,并分泌粘液 (菌脓);当斑点干后,菌盖因病斑的逐渐凹陷而起皱开裂,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菌褶很少感染,菌肉变色部分不超过3mm[3]。

2.1.2 病原

引起平菇褐斑病的病原细菌为托拉斯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2.1.3 防治方法

一是控制棚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5%;二是喷水后注意通风换气,使菌盖表面保持干燥,管理用水应洁净或杀菌后使用;三是保持菇棚内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残留菇体等垃圾。四是发病较重时,用3 000 mg·kg-1土霉素或400 mg·kg-1链霉素或150 mg·kg-1漂白粉等隔日喷雾一次[3]。五是利用抗病品种控制细菌性病害,遗传学抗性的利用可以为病害的长期控制策略提供有效手段[4]。

2.2 绿霉病

2.2.1 症状表现

发菌期间污染,初期在培养基上长出白色、纤细、稀疏的菌丝,随后呈现出白色绒毛状,继而长出淡绿色粉状孢子,由于孢子数量不断增多,老熟菌落转为深绿色,范围逐渐扩大。出菇期间,菇蕾感病后停止生长,腐烂死亡,菌盖感病初期产生小病斑,随子实体长大而扩大,后长出霉层,严重时扩展到整个子实体。

2.2.2 病原

常为害生产的木霉有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康宁木霉 (T.koning),多孢木霉 (T.polysporum)等[5]。

2.2.3 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性强,生长旺盛,无污染的适龄菌种,接种过程严格消毒;二是要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培养料中的麸皮及米糠比例不超过10%[5],栽培前曝晒3 d~5 d[6]。三是装袋前要求培养料的拌料均匀,严格水分及酸碱度,严防菌袋破损;四是出菇过程中严格控制温湿度,防止高湿高湿条件出现;五是用干料量0.2%的多菌灵拌料,可有效地预防绿霉病的发生;六是发病后应及时处理,剔除污染的培养料及菇体,然后用石灰、克霉灵或多菌灵处理污染部位。

2.3 软腐病

2.3.1 症状表现

菌袋内污染多发生在接种后发菌过程中,主要在菌袋破损处或袋口部位,初期长出纤细浅白至半透明、稀疏菌丝,后长成灰色圆形菌落,菌丝顶端可见孢子囊。子实体受侵染后,整个子实体呈淡黄褐色水渍状软腐,多从菌柄基部发病。

2.3.2 病原

在本地引起平菇软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大毛霉菌[Mucor mucedo(L.)Fres.], 由指孢霉 (Dactylium dendroides Fries)引起的软腐病较为少见。

2.3.3 防治方法

一是严格操作规程,防止在装袋、搬运、接种过程中造成料袋微孔,严格接种过程消毒;二是保持栽培场所卫生清洁,及时清理污染源;三是发菌过程严禁高湿条件;四是及时防治菇蝇菇蚊等虫害危害平菇实体[1];五是发菌期间要经常对菌袋进行检查,发现污染要及时拣出,对局部污染的部分要挖掉,可用75%酒精浸湿的纱布盖住未污染部分,以防孢子散发,然后撒上多菌灵 (或生石灰粉)或用2%甲醛溶液、10%漂白粉清洗涂抹[7]。

2.4 黄腐病 (双称细菌性腐烂病[1])

2.4.1 症状表现

可在菌柄及菌盖发病,初期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高温高湿扩散迅速,并出现水渍状腐烂,散发难闻的恶臭味,菇体不能食用。

2.4.2 病原

引起平菇黄腐病的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菌 (Pseu domonas fluorescens)。

2.4.3 防治方法

一是防止子实体长时间浸水;二是棚室保持合理温湿度,预防高温高湿条件的出现;三是避免连作,栽培间歇,曝晒棚室,可减少黄腐病发生的几率;四是发病后应及时清除病菇,通风换气,料面,停止喷水,加大通风,并用多菌灵加农用链霉素按1∶500喷洒料面,每天1次~2次,连喷4 d可控制病情蔓延。

[1]罗信昌,王家清,王汝才.食用菌病虫杂菌及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209-211.

[2]赵佗.平菇畸形菇形成原因及对策 [J].河北农业科技,2007,(4): 49.

[3]陈朝阳.平菇褐斑病的诊治[J].温室园艺,2006,(4):52.

[4]张瑞颖等.平菇和双孢蘑菇细菌性褐斑病研究进展 [J].植物保护学报, 2007, (5): 551.

[5]陈天泰,马福义.食用菌绿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J].食用菌,2004,(5): 44~45.

[6]秦秀丽.平菇生产中绿色木霉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J].中国食用菌,2008, (6): 61.

[7]刘前进,吕爱萍,王延鹏.当前北方平菇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J].食用菌,2006(1): 42.

猜你喜欢
菌柄天祝棚室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天祝藏族服饰特征和保护
灵芝新品种南GL11
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天祝县为例
豫西山区野生平菇菌株DUS 评价研究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初春大棚安全防范莫放松
“蓝瘦香菇”原来真的存在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