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霞 李林艳 赵 焕
河南洛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洛阳 471000
收集2011-10—2012-06我院脑卒中筛查门诊病例120例,实施护理干预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0~72岁,平均52岁;未实施护理干预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7~74岁,平均50岁。
2.1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糖尿病;年龄>50岁。
2.2一般危险因素心房纤维性颤动或者有其他心脏疾病、呼吸睡眠暂停、直系亲属中有过脑卒中或心脏病史、吸烟、大量饮酒、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做3次)[1]、脂肪酸或油脂过多、肥胖、男性、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牙齿松动、脱落、缺血性眼病史、突发性耳聋等。
2.3护理干预措施
2.3.1 脑卒中筛查:具有2项主要危险因素或具有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2项以上(包括2项)一般危险因素,或既往有卒中病史者,应指导病例进行脑卒中筛查。一般筛查包括: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等;特殊筛查包括:超声心动、MRI、MRA、CTA、DSA。
2.3.2 记录并进行健康评估:将患者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及异常检查等均进行记录,在就诊过程中即可对个体化的患者进行早期的健康评估。
2.3.3 围绕个体进行针对性危险因素的教育:①警惕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说话不清、手指活动不灵、偏侧肢体麻木等症状。②消除内在病理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积极治疗、定期体检。特别是高血压,不论有无不适症状,都应该长期监控、正规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③避免诱发因素:如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大便通畅,节制性生活;注意气候巨变的影响,冬季气温骤降易使血管收缩、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夏季则出汗多、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可诱发脑血栓形成。④建立合理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食量应适当,不可过饱过饥。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⑤结合自身情况,开展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⑥定期复诊,最好每月复诊1次。建议每半年至1a能全面复查,主要针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出凝血功能等进行复查[2]。
通过观察,实施护理干预组充分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真正体现了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总之,帮助患者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及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和需要,为其提供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信息,帮助患者认识其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把健康知识传播给患者,唤起患者对自己及社会的健康责任感,使患者投入到卫生保健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1]罗红波,陈璇,杨期东,等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71-472.
[2]王光,王代第,杨方印 .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