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2012-01-22 23:50:29廖润玲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桂林541001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6期
关键词:使用率不合理处方

廖润玲(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桂林 541001)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卫生部于2010年3月颁布实施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现将某医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参照《规范》实行处方点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按《规范》要求随机抽取某医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门急诊处方1 200张,每月100张。逐张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并进行分析汇总。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79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0%,注射剂使用率为21.83%,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0.64%,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3.9%,平均处方费用为59.01元。

2.2 不合理处方情况

抽查1 2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680张(占56.67%),其中不规范处方588张(占86.47%),不适宜处方92张(占13.52%)。不规范处方包括前记内容缺项62张(占9.08%),用法与用量书写不规范45张(占6.59%),字迹难以辨认45张(占6.59%),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117张(占17.13%),药品规格、数量书写不规范180张(占26.35%),修改未签名并注明日期47张(占6.88%),临床诊断未书写或书写不全91张(占13.32%),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1张(占0.15%)。不适宜处方包括适应证不适宜2张(占0.29%),遴选药品不适宜 28张(占 4.12%),用法与用量不适宜 60张(占8.82%),重复给药2张(占0.29%)。

3 讨论

3.1 处方基本指标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同时应用多种药品可能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用。某院每张处方平均用药1.79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标准(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1]。说明该院医师在联合用药方面比较谨慎,但还应看到因部分中老年患者同时罹患几种慢性疾病,分别在不同科室开具处方,而使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降低。

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在临床甚为常见,抗菌药物使用率可以反映其在医院药物应用中的总体水平及合理性。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0%,低于卫生部规定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50%的标准,与国内报道数据相近(30.5%)[2]。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易引起细菌耐药,研究报道多数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3],各医师仍应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基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征,合理应用。

注射剂使用率:某院门急诊注射剂使用率为21.83%,明显低于陕西省19家医院注射剂使用率的平均值(35.7%)[4]。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的组织或血管内,起效迅速,但其缺少人体正常生理屏障的保护,若使用不当或存在质量问题,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临床用药宜遵循口服有效应尽量避免注射给药的原则,减少注射剂的使用。

某院基本药物使用率及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不高,分别为40.64%和93.9%。基本药物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在同类药品选择中宜优先选用,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而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可以反映处方质量,减少重复用药与用药差错。故该院应加以重视,并加大引导及管理力度。

3.2 不规范处方

某院不合理处方以不规范处方为主,占不合理处方的86.47%。主要表现为:(1)处方前记内容缺项,如费别、年龄、科别等缺少。(2)用法书写不规范,如用药频次、外用药品用药部位及静脉滴注药品滴注速度未书写。(3)字迹难以辨认,特别是临床诊断项。(4)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主要为注射剂书写为“××针”,亦存在使用药品商品名、曾用名、英文简写等及未书写药品剂型情况。(5)药品的规格、数量等书写不规范,如“格列喹酮片1瓶或30 mg×1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规格为0.1 g/支)或使用中文“一或壹”而未使用阿拉伯数字。(6)修改处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修改处签名但未注明修改日期。(7)临床诊断未书写或书写不全。临床诊断书写不全为开具2、3种疾病的治疗药品而仅写1种诊断,如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处方开具抗高血压药及抗糖尿病药;书写疾病的中英文简写,如“上感”、“支炎”、“DU”(十二指肠溃疡)、“DM”(糖尿病)等。(8)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3.3 不合理用药处方

3.3.1 适应证不适宜:处方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开具注射用阿昔洛韦。阿昔洛韦对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Ⅱ型及水痘-带状庖疹病毒有抑制作用,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及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支气管炎是病毒和细菌重复感染形成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感染病毒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超出了阿昔洛韦的适应证范围。

3.3.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注射用氟罗沙星、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均属配伍禁忌;奥美拉唑呈弱碱性,易受溶液pH值及时间等影响而变色,选用5%葡萄糖注射250 mL静脉滴注,可因溶液pH值的下降及滴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奥美拉唑的稳定性;为避免耐药率增高,氟喹诺酮类药不宜经验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之外的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3.3.3 用法、用量不适宜:某些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短效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等,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体内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的作用时间,与其峰浓度关系不大,故宜将1日药量分次给予,而将1日总药量1次给予,单次给药浓度过高,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抗菌效果,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生长;缓控释制剂属长效制剂,1日给药1~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1日3次给药不仅浪费药物而且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人体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他汀类调节血脂药如洛伐他汀宜采用睡前给药代替白天给药,以增强疗效;艾司唑仑用于镇静催眠宜睡前服用,部分处方用法为1日3次给药,疑为简易门诊为患者开具超7 d量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但这易造成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不合理应用,不利于管理。

3.3.4 重复用药:临床诊断为咽炎,处方开具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西替利嗪分散片及酮替酚片,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每10 mL中含盐酸异丙嗪10 mg,西替利嗪、酮替酚、异丙嗪均为组胺H1受体阻断剂,为同类药品重复用药。

处方书写质量与用药安全紧密相关。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利于药师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及护士执行医嘱,存在安全用药隐患。某院处方书写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未使用规范中文名称及药品规格、数量书写不规范处方较多,针对这一现象医院药学部已编制包含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的《药品处方手册》,并发放至各科室,人手一册,以提高处方书写质量。

处方不合理问题的发现反映了药师审方工作的不到位,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审方能力,认真做好审方的“四查十对”工作,严格审核处方,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与开方医师沟通,必要时可拒绝调配。继续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并定期对不合理处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与学习,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此外,还应加强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及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更正不良用药习惯,进一步做好药学服务,为医师提供药物的新信息、新知识,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1] 杨文华.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78.

[2] 吴松武,蔡 德,魏敦灿.25家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的文献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93.

[3] 钟 皎,严子禾,赵文艳.我院细菌耐药性调查及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2):160.

[4] 刘 东,杨世民,方 宇,等.陕西省19家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实施情况调查[J].中国药师,2010,13(9):1314.

猜你喜欢
使用率不合理处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8
处方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吓死我了
吓死我了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