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京,郭盈温,赵花周
(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内乡 474350)
南阳是河南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700万亩以上,在河南小麦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阳盆地是一个具有特殊气候的区域,高温高湿,多雨多灾,形成小麦生产病害重,虫害多,灌浆时间短,千粒重低的特点,造成省内大部分品种不能在南阳引种栽培。这就需要南阳本地的农业科研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选育适合南阳气候特点的小麦新品种,通过配套的田间管理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提高种粮效益。
虽然传统育种手段比较落后,但是传统育种技术是一切新技术的原始基础。通过传统育种工作,才能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技术能够降低传统育种的盲目性,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但不能一步到位,在后代处理上还需利用传统育种方法进行后代选育。
无论是哪一种育种技术,都是整合种质材料的优异基因,剔除影响产量、抗性的不良基因,实现产量、抗性的最佳统一。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对各种质材料的遗传性状、遗传能力有清晰的掌握,能够合理地组配种质,达到优异性状的相互结合并稳定遗传。
超级小麦不仅要求产量三要素协调,而且需要提高光合效率和资源(包括水、肥、气、热等条件)的利用效率。例如,小麦叶片清秀,旗叶小而下披,穗下节细而长,穗层分布合理,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光能。在资源利用率上,具有抗旱耐涝、耐瘠耐肥、抗倒伏、抗干热风等某一方面的特殊优良性状。这就需要育种工作者能够充分掌握各亲本材料所有的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才能选育出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广适的优良品种。
育种目标的制定是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育种者的观点不同,但对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配合力,尤其是所需的某一性状要了如指掌。不管是品质育种、抗病育种还是生态育种,育种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如要提高某品种的成穗率,首先选择相应的材料,而且在亩成穗方面配合力非常强,其它方面配合力相对较弱,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制定完善合理的育种目标,结合完美的后代选择技术,才能培育出理想的新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离子束诱变技术等都能大幅度提高选择的目的性,缩短育种年限,早出品种,多出品种。但是,由于各单位经济条件不同,在采用新技术上也会有较大差异。建议育种单位领导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配置育种设备,提高育种手段,让育种科技走进育种实践。
目前,南阳地区大面积采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栽培模式,肥料一炮轰,播种人工撒籽,水分全靠天,病害防治随意。传统栽培耕作模式投入高,浪费多,产量、效益低,采用新的先进的栽培技术可以降低投入,提高水、肥、气、热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小麦单产和效益。
选好良种,适时播种。在不能保证适期播种的情况下,宁可晚播5天不早播2天。超时早播后小麦分蘖早,起身快,提前进入幼穗分化阶段,易受冻害,造成大分蘖死亡,穗部籽粒缺位。适时播种有利于形成壮苗,达到小麦安全越冬,保证亩穗数和穗粒数协调。对春性、弱春性品种适当晚播,也是有效防止冻害的办法。
亩播种量撒播15~25公斤,精量播种6公斤,半精量播种7~8公斤,按每公斤种子价格3元计算,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每亩可降低投入24~52元,而且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改善麦田小气候,提高光合效率,形成更高的生物学产量及经济系数。
按照小麦的需肥规律进行分阶段施肥,既有利于防止旺长,又有利于提高麦苗抗病能力,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一般来说,基肥可施70%的氮肥,磷、钾肥可以全施;30%的氮肥在小麦拔节期追施,微肥在小麦成熟落黄期叶面喷施。
水分管理上主要是苗前保墒,根据当时天气土壤情况浇好越冬水以及灌浆水。由于麦黄水不利于机械收割,而且容易发生倒伏,建议尽量不浇麦黄水。如果天气实在干旱,也应提早提前进行。选择抗旱性品种,有利于减少对水分的需求。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小麦抽穗期(最佳时期)进行小麦一喷三防,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麦蚜、麦吸浆虫,防治后期干热风的危害,同时补钾提高抗性和品质。
南阳市在农业科研上和省内其它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因为行政领导对农业科研重视不够、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员生活待遇低等原因造成的。要想让南阳农业科研出品种、上台阶、上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省市农业生产,应该学习兄弟省市科研单位,深化改革,打造一批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农业科研队伍,专心搞育种,创新搞栽培,实现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南阳市农业科研单位各自为战,在资金上、在项目上、种质材料的利用上都条块分割,既实现不了共同发展,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各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要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才能够把南阳的育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共同创造南阳农业科研育种的新局面。
合理利用南阳盆地独特的气候特点,选育和引进新的作物品种,筛选和鉴定适合我区种植的高产、抗病作物品种,为我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品种基础。配合高产高效作物栽培技术,稳定单产,提高单产,打造豫西南粮食主产区,为中原粮仓持续增产增收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