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宗奎 刘贤买 伍桂枝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541003)
桂林疗养区景观疗养因子调查分析与应用
邓宗奎 刘贤买 伍桂枝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541003)
目的 调查桂林疗养区景观疗养因子的特点及在疗养保健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查找桂林疗养区景观疗养因子的相关资料,并加以研究和综合分析。结果 发现桂林疗养区景观疗养因子对疗养保健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调养情志、怡悦心神、排解压力、消除疲劳,既可调治身心疾病又可健身防病。结论 桂林疗养区“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具有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观疗养因子资源丰富的特点,可充分利用,发挥其疗养保健和康复作用。
桂林疗养区;景观疗养因子;资源调查;应用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秀美的漓江风光,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美丽的自然景观,灿烂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又开发了许多4A级景区,使桂林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疗养、旅游、度假胜地。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对桂林疗养区内景观疗养因子进行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探究其在疗养保健中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1 桂林的气候疗养因子[1-2]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东经110°16′,北纬25°15′,总面积2.78万km2,海拔166.7 m。桂林年平均气温18.8℃,07、08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8℃左右,01、02月份气温相对较低,为7.9~9.1℃。年均相对湿度76%,最高为100%,最低为3%,月相对湿度70%~80%。年均气压99.5 kPa,年均风速2.5 m/s,年均降雨量1 990.3 mm。
1.2 桂林生态环境疗养因子 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北、东、西三面环山,群峰耸立。中部、南部及东北部为岩石山地,整个地势呈北高南低走势。桂林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森林面积157.65万hm2,森林总蓄积量5 080.8万m3,森林覆盖率68.15%,城市绿化覆盖率44.3%,绿地率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9 m2,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均居全国较高水平。
1.3 桂林气候环境疗养因子应用 桂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较高的城市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使桂林成为气候条件优越的疗养地。桂林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空气中的氧含量和负离子浓度较高。心理学情景治疗理论认为,一个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疗养环境,可起到平衡作用、镇静作用、陶冶情操作用和放松作用[2]。在桂林疗养区疗养,丰富的景观疗养因子,具有安定情绪、调节心理平衡、焕发精神、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功能性疾病,具有健身防病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起到有效消除疲劳、祛病强身、增强体质和提高工作效能的作用。对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2.1 桂林“三山”的特点 桂林山水可以概括为“三山两洞一条江”,它是桂林山水旅游景区的精华。“三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两洞”是指芦笛岩、七星岩;“一条江”便是漓江。象鼻山位于桂林城南的漓江西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市的城徽即以象鼻山为标志,简称象山。象山高出水面55 m,山上有建于明代的普贤塔,塔高13.6 m。象山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于一身,成为历代诗人吟诵不绝的千古题材,是游人到桂林的必游之地。伏波山耸立于桂林城中心东北部,孤峰突起,半枕陆地,半插漓江,山体高出平地63 m,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临江一面,给人以壁立千仞之感。据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途经桂林,疏浚灵渠,南征交趾,在桂林屯兵,与敌使谈判于山下,试剑劈石,吓退敌军。后人为纪念他,在山上建伏波庙,山因庙得名称伏波山。伏波山内有山、水、洞、石刻、庭园,堪称“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成为桂林山水的缩影,主要的景点有大铁钟、千人锅、还珠洞摩崖石刻。叠彩山位于漓江之畔,由四望山、于越山、仙鹤峰、明月峰组成;占地约2 km2,有历代摩崖石刻230余件,著名的石刻有“康有为讲学处”、“反字阴碑”和明万历年间,征蛮将军王鸣鹤所刻的“江山会景处”等。唐元稹之侄元晦在《叠彩山记》中记述:“山以石纹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亦即岩石经过千百年的风化,岩石裂缝变得参差不齐,色彩各异,层层横断,加上还有青台、灌木、花草装点其间,远看像彩色的绸缎紧密地叠在一起,叠彩山因此得名,也是叠彩山美丽之处。“三山”环绕桂林城,这些秀丽的景色成了美丽桂林的点缀。
2.2 桂林岩洞的特点 桂林的岩洞有很多,最著名的有七星岩、芦笛岩和冠岩。七星公园距桂林市中心1.5 km,特色景观有北斗七星、栖霞真境,月牙虹影、驼峰赤霞、龙隐奇迹。著名的七星岩就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分上、中、下三层,中层最长1 100 m,最高27 m,最宽50 m,全洞游程800 m。岩洞以雄伟、宽广、曲折、深邃著称。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千姿百态、蔚为壮观。七星岩著名的景点有古榕迎宾、边塞风光、群英聚会、银河鹊桥、石林幽景、孔雀开屏、蟠桃送客等40多处。芦笛岩距市中心5 km,是桂林众多岩洞中最璀璨的一个。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洞深240 m,最宽处93 m,最高18 m,游程500 m。带状水流形成的石帘、石幔、石瀑布和雾滴附着凝结形成的石珠、石毛、石花等,方解石微粒加上人工照明效果,使石钟乳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石钟乳和石笋组成景象有的像神态各异的雄狮,有的像瓜果和白菜,有的像千年青松、万年翠柏,这些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洞内还有石琴、石鼓、石钟、石磬,轻轻敲击能就发出动人的天籁之音。冠岩,位于阳朔草坪乡,距桂林市29 km的漓江中段,是一个具有千年人文历史的由三层构成的水洞、旱洞相连的奇特地下溶洞,上有电梯,中有火车穿越峡谷,下有木舟轻泛暗河。洞内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各异,绚丽多彩。
2.3 桂林漓江风光的特点 “桂林山水美,漓江一线牵”。漓江又名桂江,古名癸水,是5A级景区。景观游览区以桂林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水游览区。弯弯曲曲的漓江,有一个弯就有一个滩,据说漓江有99道弯54个滩,滩头流水淙淙,如天宫中的仙乐,让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从桂林到阳朔约83 km水路,这段漓江碧水青峰,田园似锦,江山如画,风光无限。尤其是漓江五大风景名胜:杨堤烟雨、浪石仙境、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兴坪佳境,堪称大自然艺术的画廊。漓江进入阳朔境内,更是处处风景如画,时时景色诱人,可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两江四湖与漓江相通,是桂林新开发的景点,它沟通了桃花江、小东江与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杉湖中有双塔,溢彩流光。夜晚在霓虹灯映照下,湖光山色,如同梦幻仙境。
2.4 桂林其他景观特点 桂林的景观旅游区还有:5A级景区乐满地;挺拔峻峭的独秀峰;可探险漂流的资江;海拔2 142 m,被誉“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刘三姐当年对歌、抛绣球的大榕树公园;瑰丽壮观的龙脊梯田。近年来新开发的景区有“世界溶洞奇观”——银子岩;“生态环保的典范”——古东景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原始自然的小漓江”——遇龙河景区;“野生动物繁殖基地”——熊虎山庄;还有在晚上观赏的受人喜爱的《梦幻漓江》及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舞台剧《印象·刘三姐》等。
2.5 桂林自然景观疗养因子应用 桂林奇特的山色,姿态各异。尽情欣赏山花野草,或攀登高峰,或登山远眺,使人意志得以锻炼,心情得以放松,还使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使心血管和神经功能得到有效调节,体能得到增强[3-4]。同时,自然景观疗养对身心疾病如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桂林岩洞空气湿润、冬暖夏凉,各种各样的石钟乳和石笋,在彩灯的映照下,如同进入梦幻般的世界,可使人心情舒畅,镇静安神,有调节血压的作用。漓江风景百里画廊中,绿水、青山、翠竹、倒影构成一个绿色的海洋,展现出以绿为魂、以水为魄的大自然生态美,而烟雨、晴岚、月光、彩霞使漓江妙似仙境,使人心旷神怡,能调养情志,怡悦心神,排解压力。江面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负氧离子,能消除疲劳,调节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祛病延年。
3.1 桂林兴安灵渠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发兵50万分五路大举进攻岭南,因山路崎岖,于是令史禄开凿灵渠以通粮道,于公元前214年开凿成功。灵渠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渠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的陡门是现代船闸的前身,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灵渠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沟通了漓江和湘江,使长江与珠江得以通航。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水利工程的精华有大小天平(又称铧堤)、铧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门等。主要古迹有四贤祠、古树吞碑、状元桥。四贤祠祀奉着历代修建和维修灵渠有过重大贡献的功臣,有秦朝的史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唐代桂州刺史李渤和鱼孟威,四贤祠因此得名。
3.2 桂林名人与石刻 桂林地处湘桂走廊的南端,自秦朝开通灵渠后,中原文化便源源不断地传入桂林。南朝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出任始安郡(桂林)太守,并经常在独秀峰读书,他读书的地方后来被称为“读书岩”。到了唐代,褚遂良、宋之问、李渤等人被贬桂林,柳宗元、李德裕等被贬途径桂林,李商隐、元晦等在桂林任职。他们在桂林或吟诗作赋,或题名石刻,或营建园林,为桂林山水增光添彩。佛教在桂林唐代已盛行,西山、伏波山、叠彩山、七星岩、龙隐洞等处留下为数众多的反映佛教活动的摩崖造像和题记。宋时期桂林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代单石刻就多达近500件。明清时期,桂林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学风更盛。清代临桂考取状元的有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桂林因此有“状元城”之称。近现代桂林有抗日名将李宗仁、白崇禧,位于桂林杉湖南岸有李宗仁官邸。抗战时期桂林成大后方文化中心,郭沫若、矛盾、巴金、夏衍、艾青、田汉、徐悲鸿等从事文化活动,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事业的发展。
名人在桂林活动留下许多著名石刻,主要分布于市区近城的普陀山、月牙山、伏波山还珠洞、龙隐岩龙隐洞(桂海碑林)、虞山、象鼻山、恭城文庙等30余处名山洞府。其中,“桂海碑林”的龙隐岩和龙隐洞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石刻群,以摩崖石刻为主,还有摩崖造像。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 000件,是全国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著名的石刻有: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宋《元党籍》、清《五代贯休画十六尊者像》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3 桂林靖江王城与靖江王陵 靖江王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建造的,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王城。王城始建于1372年,规模宏大,门深城坚,布局严谨,有王者气派,可以说是南京故宫的缩影。明朝14位靖江王居住于此。清代在这里设贡院,造就了很多才子。“三元及第”的陈继昌就出自于此。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阳门上“三元及第”的牌坊,是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南天一柱”的独秀峰是王城的中心,“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就是出自王府内独秀峰的宋代石刻。靖江王陵是历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桂林市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 km,东西7 km,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整个陵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称,其中有11位藩王葬于尧山,有“靖江王十一陵”之谓。
3.4 桂林人文景观疗养因子应用 优美的人文景观具有天然美学品格,体现了民族与时代的美学思想和文化背景,启示至上至美。游览桂林古迹等丰富多彩的异地人文景观,使游人了解桂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5]。人文景观疗养因子还可适用于健康亚健康的保健、心理障碍的疏导及慢性疾病的康复[6]。在疗养过程中,疗养员暂时离开喧闹的城市,离开工作等繁杂因素的干扰,通过对人文景观的了解和自然景观的欣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境界,使疗养员融入生活,振奋精神,走出疾病的困扰,使郁闷的情绪得以释放,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7]。
桂林龙胜温泉位于龙胜县东北32 km的矮岭溪边,从桂林直达龙胜温泉132 km。桂林龙胜温泉由地下1 200 m深处岩层涌出,水温在45~58℃之间,水质软,酸碱度适中,水中含有钠、铁、锌、镁、铜等10多种于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成分,水质经国家地矿部、轻工部、卫生部有关专家鉴定为:超低钠矿化度的偏硅酸重碳酸钙镁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矿区水对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很好的调节作用[8],经常饮用龙胜温泉水可以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老化,有抗癌、抗衰老等作用。采用矿泉浴为主的综合疗养措施,可以提高疗养人员的疗养效果[9]。矿泉浴能引起胆碱能效应,兴奋副交感神经,使血管扩张,血液稀释,脉搏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压下降,循环血量增加[10]。而沐浴该泉水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疼痛、关节炎、皮肤病等均有良好的疗效,所以当地瑶族同胞称龙胜温泉为“神水”。
美丽宜人的桂林城,可谓 “三冬无雪”、“四季常花”。整洁、干净的街道浓荫蔽日,处处飘香。尤其是金秋十月,是桂花盛开的季节,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满枝头,满城飘香。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就位于的风景秀丽的万福休闲度假疗养区内,与桂林国家森林公园毗邻。疗养院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色秀丽。疗养院在原来基础上重新扩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假山、人工湖、体育场等正在建造,一个崭新的疗养院将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充分发挥桂林景观疗养优势创造更好的条件。
[1]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6.
[2]赵瑞祥.景观疗养因子对机体作用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156.
[3]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4-111.
[4]袁志敏.都市中内含微粒的污染空气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2(33):42.
[5]白延祥.现代疗养学中景观治疗的作用评价与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865.
[6]王俊,冯瑞华,李丽.鼓浪屿疗养区文化疗养因子的探索[J].中华保健医学,2012,13(3):267.
[7]金岚,聂红.卢山疗养地疗养因子对亚健康状态康复调节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9):774.
[8]徐莉,王绍林,张建祥.临潼矿泉水质分析及及医疗作用的研究概况[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2):99.
[9]郭广会,徐莉,王绍林,等.临潼矿泉疗养因子对飞行员血液成分影响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7):580.
[10]李悲雁,陈亚龙.临潼疗养区自然疗养因子的调查分及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4):29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convalescent factors at Guilin convalescence area and their function in recuperation.Method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convalescent factors at Guilin convalescence area was collected,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teractively.Results The landscape convalescent factors at Guilin convalescence are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emotions,delighting mind,relieving stress and eliminating fatigue.They can not only treat physical and mental diseases,but also keep health and prevent diseases.Conclusion Guilin convalescence area has“beautiful mountains,clear waters,odd holes and beautiful stones”,which bears the features of beautiful scenery,fresh air and beautiful environment.It can be fully utilized to exert the function of convalescent care and recuperation.
Guilin convalescence area;Landscape convalescent factors;Resources investigation;Application
1005-619X(2012)09-0773-03
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