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水县人民医院(沁水 048200) 王 军,畅朝阳,李 瑞
外环口微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68例
山西省沁水县人民医院(沁水 048200) 王 军,畅朝阳,李 瑞
外环口;微小切口;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鞘膜突未完全闭合或者未闭合,手术方式以高位结扎鞘膜突为主。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4月采用外环口微切口鞘膜突高位结扎治疗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本组共68例,年龄2~6岁,平均3.6岁。交通性鞘膜积液42例,睾丸鞘膜积液8例,精索鞘膜积液10例,睾丸精索鞘膜积液8例。单侧66例(左侧18例,右侧50例)双侧2例。
氯胺酮麻醉。切口位于外环口近端,用尖刀横行刺破皮肤,切口长约0.5 cm。钝行分离皮下组织,到外环口处提起外环口前一层筋膜,打开,钳夹分离,找到鞘膜,钝行游离,远端横断,近端游离至内环口处,可见腹膜外脂肪处结扎。远端鞘膜突用血管钳戳开,引流排出囊内全部积液。创面止血,复位精索,检查睾丸复位,5/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1针,皮肤不缝合。
手术操作时间一般在25 min内完成。由于切口较小,对精索形成压迫,术野出血少,术中可以清楚辨认输精管,于输精管离开精索后,可见腹膜外脂肪处结扎。伤口均一期愈合,阴囊水肿较轻,住院时间3~5 d,平均4 d。术后随访50例,无一例复发。
小儿鞘膜积液的手术治疗,多采用鞘膜剥除或鞘膜翻转术,两种术式均有剥离面大、出血多、损伤大、术后阴囊肿胀明显,时间长等缺点。复习文献资料发现小儿鞘膜积液的形成可能与鞘膜管未完全闭合有关。积液来源于腹腔,而非主要由鞘膜的分泌吸收失去平衡形成。所以,单纯鞘膜突结扎适合于小儿各种类型鞘膜积液。基于上述特点,作者采用经外环口微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68例。术后随访50例,无1例复发。
手术操作要点:首先是打开外环口寻找鞘膜管;其次是游离鞘膜管到达高位内环口;最后要将所有鞘膜管结扎。囊肿的处理,建议完全放出囊液。本术式主要有以下优点:⑴切口约0.5 cm大小,呈横位,离外环口最近,皮肤张力小,不缝合皮肤,瘢痕不明显。⑵适用于各型小儿鞘膜积液和先天性腹股沟疝治疗。⑶不完全剥离鞘膜,不翻转鞘膜,组织分离少、出血少、损伤小,术后阴囊肿胀轻,恢复快,家属心理压力明显减轻。⑷术中因皮肤切口较小,可形成对精索压迫,剥离鞘膜管时是无血视野,组织结构清晰,容易剥离鞘膜。⑸切口不逢合,彻底止血后只需缝合皮下组织一针即可。
操作注意事项:⑴寻找鞘膜管是本术式的难点,因为操作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提出精索后,仔细游离辨认精索、输精管,剩下组织可逐渐游离到高位,一起结扎。⑵需达到高位结扎。本术式切口小,在外环口附近,所以需游离到可见腹膜外脂肪,放松鞘膜管可回缩。幼儿腹股沟管短,可以从外环口游离到内环口附近,游离时为预防鞘膜管断裂,将精索向外拉,结扎后确定鞘膜管残端完全进入腹股沟管内。⑶术后精索复位,将睾丸完全复位进入阴囊,放松无回缩,术后再次检查睾丸位置正常。年长或身高超过120 cm,需切开腹股沟管直视下操作。
R697+.23
A
1007-6948(2012)03-0317-01
10.3969/j.issn.1007-6948.2012.03.045
(收稿:2011-11-10 修回:2012-01-08)
(责任编辑 张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