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农书中农作物名物词的同实异名现象

2012-01-21 23:11曾令香
关键词:胡麻谓之芝麻

曾令香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元代农书中农作物名物词的同实异名现象

曾令香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农业词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较强的传承性,经历了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新旧词共存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农作物名物词形成了同实异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多种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又体现着人们的认知水平,语言在时空、雅俗上的差异变化以及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因素。

农作物名物词;同实异名;内外因素

元代农书中农业词汇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是不同时代农业词汇的聚合。农业词汇即有一定的阶段性,又有较强的传承性,经历了新词产生、旧词消亡,新旧词共存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农业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农作物名物词在名实关系上也因事物的多样性及事物性质的复杂性等因素,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同实异名。《荀子·正名》曰:“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也。”[1]也如王国维所言:“物名有雅俗,有古今,……凡雅俗古今之名,或同实而异名,或异实而同名。”[2]同实异名是元代农书中名物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农作物名物词中有充分的体现。

一、农作物名物词的同实异名

在漫长的农作物种植历史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外交流的扩大,农作物的种类不断增加,每出现一种新作物,或每引进一种新作物,都要给它一个新名称。给农作物命名的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农作物呈现出特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方面人们对农作物命名特征具有选择性。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的人对农作特命名特征选择的不同,赋予了农作物名称不同的命名理据,农作物即出现了不同的名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中就介绍了一些粟名,或以人姓字为名目,或观形立名,或会义为称,一共介绍了粟的86个名字。元代农书中记载了一些农作物名物词的同实异名现象。如如王祯《农书·甜瓜》中甜瓜,以状得名者,有龙肝、虎掌、兔头、狸首、蜜筒之称;以色得名者,则有乌瓜、黄瓜扁、白瓜扁、小青、大斑等。下面再介绍元代农书中的几组同实异名农作物词语:

1.胡麻—巨胜—方茎—狗蝨—油麻—脂麻—芝麻

按:“胡麻”即今天的“芝麻”,相传张骞得其种于胡地。但却未见于《汉书·西域传》和其它文献。现经科学考证,芝麻原产我国。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了中国是芝麻的故乡。“胡麻”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

胡麻,一名巨胜。《神农本草经》卷一

胡麻于白地种。《齐民要术·种胡麻》

“胡麻”一名不是因得种于胡地而命名,而是以其形态得名的。谭宏姣在其博士论文《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3]一文中认为“胡麻”之名盖取于“胡”“戈戟”之义。芝麻茎秆节节结角果,且有棱,状如一支多联戟,因而以形态命名为“胡麻”。因认识的角度不同“胡麻”有不同的名称。“巨胜”一名最早也出现于《神农本草经》,以“胡麻”之角巨如方胜者名。“方茎”、“狗蝨”一名最早出现于《吴普本草》一书。

胡麻一名方茎,神农雷公甘无毒,一名狗虱,立秋采。《吴普本草》

分别以茎名和以形名。“油麻”一词在唐代最早出现,以作为油料的功用名。

油麻每科相去一尺为法。若能区种,每亩收百石。《四时纂要校释》

胡麻直是今油麻,更无他説,予已於《灵苑方》论之。《梦溪笔谈·药议》

田间人云:“种油麻人须窣他着裤,则易茂盛。《种艺必用》

“脂麻”一名可能与油脂最初使用的是动物脂肪有关。因为在中国长期以来作为油脂生产的的重要来源是来自动物的脂肪。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和蒋夔寄茶》

胡麻,即今之脂麻是也。《农书·百谷谱集之二·胡麻》

胡麻的名称在各个阶段使用情况也不太一样。唐宋前多称“胡麻”,唐宋时多称“油麻”,唐宋以后多称“脂麻”“芝麻”。今天普遍称“芝麻”。“芝麻”一名相传是后晋石勒讳胡,改称“胡麻”为“芝麻”。“芝麻”一词始见于宋赵希鹄著《调燮类编》卷三《粒食》:

芝麻须夫妇同种方茂。

《现代汉语词典》中保留了“脂麻”“芝麻”两词。

2.芸—胡菜—芸薹—油菜

按: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中分析认为“芸”即今天的油菜,《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中“芸”字条都有“菜名”一义。可以看出油菜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那时的“芸”主要用作蔬菜。

正月采芸,二月荣芸。《夏小正》

菜之美者,阳华之芸,蕓梦之芹。《吕氏春秋·本味》

“芸薹”一词最早见于服虔的《通俗文》:

芸苔谓之胡菜。传说塞外有云台戎,始种此菜,故名。《通俗文》

关于“芸薹”一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给以分析,认为“芸薹”容易起薹,采薹而食,而构词语素“芸”亦有“菜名”义,故名。

此菜易起薹,须采其薹食,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薹;而淮人谓之薹芥,即今油菜,为其子可榨油也。《本草纲目·菜一·芸薹》

“芸薹”一词在古籍中使用广泛,像《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农书,以及《食疗本草》、《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使用“芸薹”名称。今天普遍称作“油菜”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即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

油菜形微似白菜,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亦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盲子可出油如脂麻也。一名胡蔬,始出自陇右胡地。一名芸苔。

3.葑—芦菔—葖—芦萉—雹突—莱菔—萝卜

按:《说文·艸部》:“芦,芦菔也。”“菔,芦菔,似芜菁,实小如 者。段注:今之蘿蔔也。”

蘴、荛、芜菁也。陈楚之郊谓之蘴;鲁齐之郊谓之蕘;关之東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郊谓之大芥,其小者谓之辛芥,或谓之幽芥,其紫花者谓之芦菔。《方言》卷三

《尔雅·释草》“葖,芦萉”。 晋郭璞注:“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

种菘、芦菔法,与芜菁同。《齐民要术·蔓菁》

莱菔根松缕氷玉,蒌蒿苗肥点寒绿。《春盘》

石声汉注《齐民要术》:“‘芦菔’,现在写作‘萝卜’、‘莱菔’。” “芦萉”、“芦菔”、“莱菔”都是萝卜,皆为一声之传连绵词,取名于其形状,圆形。萝卜又有别名“葖”、“雹葖”。段玉裁注《说文》“菔”字:“一名葖,俗呼雹突。按实根骇人,故呼‘突’,或加草耳。”以其根大命名。今天的“萝卜”就是“蘿蔔”的简写,这个名称见于元代农书《农桑辑要》:

种蘿蔔,先深劅成畦,杷平。《农桑辑要·瓜果》

在《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中都有记载。“蘿蔔”一名据李时珍认为是语音讹读而得的。

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蘿蔔。《本草纲目·菜一·莱菔》

萝卜是元代的一种重要的大众蔬菜作物,元代又因其不同的生长时期,而给予不同的名称:“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王祯农书·百谷谱之三·萝卜》

4.鸭脚——银杏—白果—公孙树—行道树

唐代以前人们以为银杏已经绝迹,但我们的祖先把银杏的栽培保存了下来。据考证,汉末三国时期已广泛种植。但在历代的专门的农书中却很少见到关于银杏的记载。《齐民要术》最为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本农著,也没有记载。首次出现银杏栽培的农书是宋·吴怿撰,元·张福补遗的《种艺必用》:

银杏树有雌雄。雄者有三稜,雌者有二稜。合二者种之,或在池边,能结子而茂。盖临池照影亦生也。”

以后元代的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中都对银杏栽培进行了描述。随着人们对银杏认识的深入,认识角度的不同,银杏有了很多名称。北宋文学家刘原父诗云:

魏帝眛远图,于吾求鸭脚。

据此认为三国便有“鸭脚”之称,以银杏叶似鸭掌而得名。自此至唐代,民间一般称呼银杏为“鸭脚”。到宋代欧阳修作《鸭脚》诗云:

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因“鸭脚”入贡,皇帝赐名为“银杏”,到元代出现“白果”一名,始见于李杲《食物本草》。之所以叫“白果”是因为当时银杏药用盛行,更因银杏结实落地,果肉烂没,只留种仁,色白如银,因而得名。“白果”的名称在元明比较盛行。

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 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本草纲目·果二·银杏》

明朝之后,人们又称“银杏”为“公孙树”,“公孙树”的名字来源于周文华《汝南圃史》“公种而孙得食”,这反映了银杏生长周期慢的特点,年青时种树,等当爷爷时才能吃到果实。当然银杏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像“圣树”、“圣果”是唐及以前宗教界对银杏的称呼,现在人们也叫银杏为“行道树”,因为很多城市把银杏树作为马路两边用来美化环境的树木。现在人们普遍管“银杏”叫“白果”。 郭沫若《芍药与其他·银杏》:“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不过,“银杏”才是其在植物学界的正规学名。

二、同名异实形成的内外因素

农作物名物词同实异名现象不是简单的名称的繁衍,正如刘师培《物名溯源》:“盖古代之时,一物仅有一名,至一物数名或语言递转或方土称谓各殊。”[4]同实异名的形成是语言发展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从语言内部看,同实异名的形成是多种语言因素的综合

首先,利用语音形式特点来创造新词。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萝卜”一词,它是“蘿蔔”一词的简写,“蘿蔔”一词不是通过语义、语法或修辞来产生的,而是由于语音的讹读而产生的。

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蘿蔔。《本草纲目·菜一·莱菔》

又比如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菠菜”最初是称作“菠薐”。菜之菠稜,本西国中有僧将其子来,如苜蓿、蒲陶,因张骞而至也。 绚曰:“岂非颇稜国将来,而语讹为菠稜耶”《刘宾客嘉话录》

《艺苑雌黄》云……蔬品有颇陵者,昔人自颇陵国将其子来,因以为名,今俗乃从艸而为菠薐。《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二》

可见,“菠薐”一词是从菠稜国:palinga,今尼泊尔音译而来的。其次,还有一些农作物的名称是通过连绵造词而来的,比如上文中的“芦萉”“芦菔”“莱菔”是都是一声之转的连绵词。又比如今天叫做“山药”的“薯蓣”,叫做“油菜”的“芸薹”等都是通过连绵造词而来的。

其次,通过词汇的扩展形成一组同义词。比如“麻”,前面加上修饰性成分“胡”“油”“脂”组成“胡麻”“油麻”“脂麻”,从而造成了一物多名现象。

再次,通过比拟、避讳、借代等修辞手段创造新词,实现一物多名。比拟法造词是建立在事物相似关系的基础上,比如银杏叫做“鸭脚”,芝麻叫做“狗蝨”。又如一些以“胡”命名的农作物词语,如胡豆、胡荽、胡麻等,因避讳改为“国豆”、“香荽”、“芝麻”,又比如“薯蓣”避讳称作“薯药”,又因避讳称作“山药”。

2.从语言外部看,同实异名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其一,人们对同一事物命名理据的选择。同一事物在形状、纹色、功能、性态等方面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命名理据具有多源性,而人们的认识水平又存在着差异,因此人们在对同一事物命名时具有理据的选择性[5],或从形状、或从颜色、或从功能、或从性态、或从其中的某几个方面,使得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名称。例如从形状命名的:“芰”,有角状棱角,有两角三角等形状,又称“菱角”;“芡”,芡所结的大刺球,形似鸡头,故又称“鸡头”;“椒”,花椒的种子色黑,形圆,有光泽,状如属目,故得“椒目”之名;“罂粟”,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乃象乎谷,故有“罂子粟”、“象谷”诸名。从颜色命名的:“冬瓜”,肉及子白,故又谓之“白瓜”;“菠蔆”,根红色,故又名“赤根”;“红花”,夏月梢头开花,筒状花冠,红黄色,有“红蓝”、“黄蓝”等名,“银杏”,色白如银,又称”白果“。从功能命名的:“胡麻”、“芸薹”,有榨油的功能,故又称作“油麻”、“脂麻”或“油菜”;“罂粟”,因可以供御,称为“御米”;“捃刀”,具有拾麦的功能,又叫做“拾麦刀”;“耙”,有疏通渠道的功能,又叫做“渠挐”、“渠疏”。从形态命名的:“牛蒡子”,有棘刺,易附着他物,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黏子;“铁搭”,突出其性态“钩”,故俗称“抓钩”。或从形状和功能命名:“百合”,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或云专治百合病,故名。又因其根如大蒜,其味如山薯,故俗称为蒜脑薯,这是从形状和味道上命名。

其二,语言在时空、雅俗上的差异和变化。

首先,语言的发展具有时代差异,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农业历史悠久,自从有了农作物,就不可避免的经历着发明、发展、演变、传播的自然过程。而且农作物的发展如同农业的发展一样具有自身的连续性。这些都会使得农作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存在不同的名称,形成同实异名现象。例如农作物“大豆”,春秋时期称为“菽”,战国时期称为“大菽”,汉代后称为“大豆”;“萝卜”,上古时期称为“芦萉”,中古时期称为“莱菔”,近代以后则称为“萝卜”;“油菜”,先秦时期称为“芸”,汉代时称为“芸薹”,宋代以后则称为“油菜”。

其次,语言的发展具有地域差异,语言会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不同,方言丰富多彩。不同方言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农作物“芋”,齐人曰莒,蜀呼为蹲鸱;“菌子”,中原呼菌为蘑菇,又为莪。又一种谓之天花。江南山中松下生者,名为松滑。

再次,语言的发展具有雅俗差异。劳动人民作为农业生产者,对农作物非常熟悉,因此在劳动过程中,会根据农作物的性状等,赋予了它们一些通俗易懂的名字。比如农作物“茄子”俗称“落苏”;“胡荽”俗称“香菜”;“芡”俗称“鸡头”、“雁头”;“蔓菁”、“芜菁”,俗称“大头菜”。

其三,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农作物和农具名物词的同实异名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社会的发展,改革和变动等在它们身上或多或少的留有一定的痕迹。比如,唐代佛教盛行,相传佛教徒用银杏树代替菩提树,在寺庙周围大量种植,所以僧侣们称银杏树为“圣树”,称其果实为“圣果”,因此,“圣果”“圣树”也成为唐及唐之前宗教界对银杏树的尊称。唐代僧人释处默曾有《圣果寺》诗留于今。诗云:

路在中峰上,盘围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古木从青霭,遥天浸碧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又如西汉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盛行,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以“胡X”命名,如“胡荽”、“胡麻”、“胡桃”、“胡菜”、“胡芥”、“胡瓜”等,又因为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需换用别的名称,如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胡荽曰香荽,胡麻曰芝麻,胡豆曰国豆等。新名称产生,旧名称未废除,新旧名称并存造成了同实异名,这些也与当时那种社会环境有关。

小结

农作物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它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人为的干预很少,而且对农作物的通名或异名的命名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规范化的管理,这些都使得农作物同实异名现象成为一种必然。对农作物同实异名现象的研究,既可以窥探当时的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又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汉语词汇发展的轨迹,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 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C]//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

[4]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 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The Crop Nouns Synonyms in Agronomy Books of the Yuan Dynasty

ZENG Ling-xi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Shandong, China)

Agricultural words develops with features of periodicity and strong heritage, through such stages as coining,old words extinction and the new-old lexical coexistence. By this means, crop nouns have formed with the real synonym phenomenon.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since many languages of elements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but also embodies the people’s cognition, language,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ime and space chang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such as relationship.

agricultural vocabulary; synonyms; intrinsic and external factors

H039

A

1673-9272(2012)-02-0094-03

2012-01-20

曾令香(1974—) 女,山东临朐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

[本文编校:杨 灿]

猜你喜欢
胡麻谓之芝麻
白银市胡麻高产高效生产模式调查研究报告
香喷喷的芝麻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平凉市胡麻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胡麻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