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会敏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冠心病作为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1]。抑郁焦虑的存在和心脏病发作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强化[2]如何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和精神的逐渐衰老,心理的负性情绪更加明显,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的整体疗效,并改善预后和转归[3]。笔者对110例老年CAB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让受过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护士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准备行CABG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观察110例,其中男78例,女32例;年龄61~83岁;两支病变12例,三支病变68例,四支病变30例;合并高血压63例,合并糖尿病54例,均无严重的脑血管病及精神症状,没有使用过抗焦虑及抑郁的药物。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年龄、性别比、职业、文化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病情、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确定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采用自制的《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分别于住院后第2天、手术前1天,术后第3天、第7天进行调查与评分。评分前由专业护士对患者说明评分要求,对文化程度低、不能独立完成自评量表者,有专业护士逐条按表中内容讲解,完全理解后填写。
1.2.2 干预方法:2组患者围术期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给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家属可以参加。内容包括:①支持性心理干预:首先选择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能力的专业护士任其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通过与患者谈心,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理解其感受、尊重其想法并让患者充分的诉说悲观失望的原因,宣泄自己的苦闷,帮助患者探索自己的内心问题重新认识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②认知行为干预: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中,观察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关心其生活,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如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手术的安全性、专家水平、术后效果等,对患者存在的疑虑逐一解答,护士利用其亲切的语言、和善的表情、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并给予其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告知其家属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患者,理解患者的感受和痛苦,在各个方面关心、支持和帮助患者,避免在患者面前流露出紧张、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向患者介绍其他手术后恢复良好、精神乐观的患者与其交谈,利用现身说法振奋其精神,解除其顾虑,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利用讲解图片、模型、录像等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对其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给予纠正,使其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既不悲观失望又不盲目乐观,从而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正确的认知,提高生存质量;手术前1天ICU护士要到病房了解患者的一系列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术后ICU的环境、ICU护理人员的素质、仪器设备的配备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有关事项等,使患者对ICU情况初步了解,避免其在手术麻醉清醒后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问题。③放松疗法: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采用深呼吸训练、倾听音乐及转移注意力等方法降低紧张程度、减轻焦虑情绪,教患者学会对自身生理活动和情绪的自我调节,从而改善自身症状。④个别心理治疗:运用倾听、澄清、鼓励、保证、暗示等方法全面了解和评价患者的特性,根据患者性格特点帮助消除心理紧张刺激,指导控制不良情绪。⑤药物疗法:对于严重焦虑抑郁的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
1.2.3 评分方法:SAS、SDS评分均为4级,无或偶然有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如此4分。总分小于等于40分为阴性;大于40分为阳性,提示有心理问题,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SAS量表分>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SDS量表>53分表明有抑郁症状。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冠脉搭桥患者的心理状况 冠脉搭桥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沮丧、失眠、焦虑、易激怒、心跳加快等。2组CABG患者术前第3天SAS与SDS阳性率分别是72.5%、70%与 67.5%、75%。
2.2 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n=55,分,x¯±s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但对患者的肉体造成较大的创伤,对其心理也造成严重的刺激,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病人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69% ~70.4%,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2.1% ~63.4%[4],冠心病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既有疾病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心理症状、躯体症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预后[5]。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前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多是积极进取、争强好胜或执着地埋头工作的,发病后有严重的失落感和焦虑情绪。其中老年患者中不少因久病或病重而孤独、消沉,有严重的依赖性和抑郁倾向,既对手术寄予无限期望,又惧怕手术出现不堪设想的结果,心情十分矛盾,担心搭的桥是否会堵塞,会不会再次手术,会不会手术不成功等,又因本身存在诸如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一系列问题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会产生不良情绪,对心脏病的发作的恐惧,对长期治疗的效果、沉重经济负担的担忧等。由此多重顾虑而丧失信心,产生失望、绝望的消极心理变态。这些作为应激源会引起患者强烈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国外研究表明,38%搭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而有抑郁症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危险性高于无抑郁症患者的2~3倍[6]。本组资料调查发现,2组CABG患者于住院后第2天SAS与SDS阳性率分别是73%、70.5%与69.5%、74%均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可见,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的治疗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和情绪干预,能有效地减少CABG患者的心理障碍,对改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支持性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其有安全感,人格受到尊重,回归社会的愿望增强,参与治疗的决心增大,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认知疗法纠正了患者错误的认知及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手术过程、风险、预后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改变其悲观失望甚至放弃治疗的不良情绪;采用健康教育和放松疗法可以使患者情绪稳定,改善心理状态达到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目的。干预组围术期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后,SAS与SDS评分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做好围术期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CABG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强化行为的配合能力,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1 陈泽湘,杨朝坤,吴远林,等.围术期心理干预对中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 虑抑郁的影响.四川医学,2010,8:1088.
2 刘淑芳,贾淑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27-28.
3 薛华,刘翠霞,李彩英.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832.
4 陈银娣,施慎逊,陆峥.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7-19.
5 王洪芳,李彤,谢廷香.冠心病型行为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进展.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22:40-43.
6 刘希红,戴小明,杨意念,等.冠脉搭桥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其护理干预效果.护理学杂志,200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