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洁
慢性肾功衰竭(CRY)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后期出现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的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疑难病症之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010年1月起我院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2~60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1~58岁。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原发病、病程、住院天数、各项化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清淡,低蛋白、低盐饮食;应用钙通道阻断剂以控制血压,血糖高者口服降糖药物,必要时用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改善钙磷代谢;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以改善贫血状况;合并感染时选用低肾毒性的抗生素。
1.2.2 观察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将西医整体护理与中医辨证护理相结合,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加用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采集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各种临床体征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患者属于何种症候,并根据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方法确立患者证型,提出因时、因地、因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给患者施以更恰当、全面的护理。
1.2.3 心理护理: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重、病程长,易使患者产生抑郁悲观情绪。中医认为七情可直接影响其相应的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致气机阻滞,使病症缠绵难愈,导致病情加重。此时应积极开导患者,经常与患者谈心,鼓励患者开阔胸怀、放松思想,避免悲观消极情绪,指导患者调养情志的方法。并用中医系统疗法、行为疗法、综合疗法等,配合全身经脉、经穴按摩,从而使全身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和谐,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促进疾病恢复。
1.2.4 基础护理:因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卧床,因此,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①做好口腔护理与呼吸道的护理,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尿味明显时可用双花和七叶一枝花泡水含漱[1]。口腔糜烂时,糜烂处涂1%龙胆紫,再以冰硼散外涂。对昏迷患者每日晨晚间各护理一次;保持并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2~25℃,湿度50% ~60%。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凝血块。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有严重的呼吸困难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采取气管切开等措施。②加强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浊邪弥漫易犯肌肤或血燥生风,风盛血枯,致肌肤不润而痒,嘱患者不要搔抓,可用地肤子水煎液擦洗,或用温水擦浴,水温以40℃ 左右为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全身抵抗力下降,皮肤的营养和弹性也随之降低,加之需要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因此,每2~3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并观察皮肤情况,骨突处垫气圈或棉圈,同时保持床铺洁净、干燥、平整。
1.2.5 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①密切观察并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精神、情绪、脉象、舌苔等变化并记录。②详细记录24 h出入水量,注意尿液的颜色、性状、气味,每天在同一时间点,相同的环境下测量患者体重、血压、腹围。体重改变反映液体容量的改变,血压、脉压增大,提示体内水分增加[2]。当水肿少尿时,严格限制水摄入量,一般24 h进水量为前1 d尿量加上500 ml。③伴有血压高的患者,监测血压。并观察患者有无头疼、呕吐、抽搐等现象,警惕高血压脑病发生。④合并心衰、严重腹水的患者,由于胸闷不能平卧,应给氧气吸入3~4 L/min,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静脉给药时精确计算每小时每分钟输入液量,并严格控制滴速。并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呼吸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⑤观察患者有无精神神精症状,如:幻视、幻觉、幻听、言语不清、语无论次、神志模糊等,及时发现药物蓄积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1.2.6 饮食护理:①合理的饮食调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饮食指导,向患者讲解饮食疗法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上应控制盐、蛋白质、脂肪的摄入,同时控制含钾含磷食物的摄取。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但也要保证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护理中水、钠摄人的调节,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水肿、有无心衰等情况而定。每日在相同条件下固定时间内测量患者的体重、血压,准确记录输入及排出量。慢性肾功能衰竭不伴有水肿、高血压的患者可给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在3~5 g;伴有轻度水高血压的患者盐摄入量应少于3 g/d;伴有严重水肿、血压升高明显的患者钠摄入量应少于700 mg/d;水肿极明显,血压极高者钠量<500 mg/d。在低盐饮食期间,嘱患者亦不能吃咸蛋、咸鱼、咸肉、等腌制食品;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禁食含钾高的食品,如香蕉、橙子、柑桔等。但当患者尿量>1 000 ml/d时,则无需限钾。
1.2.7 药物护理:①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机为脾肾气虚,临床护理中应以服用健脾益肾降浊的中药方剂为主。组方为:黄芪30 g、菟丝子15 g、枸杞子12 g、山药15 g、车前子10 g、淫羊藿10 g、巴戟天15 g、淫羊藿15g、肉苁蓉15 g、黄连6 g、苏叶10 g、砂仁6 g、生大黄 10 g、当归 15 g、六月雪 15 g、泽兰 30 g、三七5 g,水煎200 ml,每日2次口服。山药、黄芪、菟丝子、巴戟天、起到健脾补肾的作用,大黄、三七能活血化瘀、解毒化浊,上述药物配伍,标本兼治,能有效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②服用中药时要注意服药禁忌,指导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药时应忌食萝卜、绿豆等凉性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温补作用[3]。叮嘱患者治疗期间不可擅自减少药量、更换药品、过早停药等,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用药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排泄途径和代谢方式,如果所选药物主要由肾脏排泄时,由于肾功能衰竭,药物易在组织和血液中蓄积,该药有肾毒性时蓄积到中毒水平会导致肾功能迅速恶化。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尽量避免如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有肾毒性的药物。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和所选药物的排泄途径、药物的清除速率等因素而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既要使肾毒性降到最低,又要尽可能地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1.2.8 中医技术操作的护理:①针刺的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痒时,可用针炙针刺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行针时注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取合理体位,便于暴露穴位,避开感染皮肤、溃疡、瘢痕或肿瘤等不宜针刺的部位,行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有无晕针、滞针、折针、有无酸、麻、胀、痛等针感。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发现情况及时处理,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以免遗漏。②施灸的护理。施灸关元、气海及双侧脾俞、肾俞等穴,以培补元气,调补脾肾。行雀啄回旋灸法,每穴施治约5 min,以皮肤潮红为度。施灸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烫伤。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中药大黄、蒲公英灌肠能有效消除水肿、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采用高位保留灌肠法,插入深度25 cm,灌肠液的温度以39~41℃为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能减少插管是对直肠、肛门的刺激,操作过程中如感阻力不能强行插入,可试着改变插管方向并嘱病人深呼吸,动作宜轻柔,灌肠时依据患者腹胀或排便感调整灌肠液滴注速度。灌肠液应保留2 h以上,以增加药物吸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腹痛腹胀情况。
1.3 观察项目 测定2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值。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SCR和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观察指标比较n=40,±s
表1 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观察指标比较n=40,±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治疗前SCR(μmol/L) BUN(mmol/L)治疗后SCR(μmol/L) BUN(mmol/L)观察组 422±90 19±6 331±75* 11±4*对照组421±93 18±7 375±78 14±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病情严重,并发症多,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对疾病的转归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是将传统的中医护理与先进的西医整体护理模式有机结合,发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互补作用。临床上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不同病情,疾病的不同程度,综合判断其属于何证,从而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及措施,给患者实施全面、系统、安全、有效的护理。对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肾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1 刘明娟.慢性肾功能衰竭1 02例的基础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867-2868.
2 王玲.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观察体会.透析与人工器官,2008,19:39-40.
3 林风云.辨证施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中的运用.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