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高红卫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秦英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最终都反映在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这个关键指标上,但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基本因素却是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比如,在个人通信产品市场,先是摩托罗拉,后是诺基亚,接着是苹果、三星,龙头企业不断地替换,看似是技术更新与成本控制的竞赛,实则为企业对于内部资源、外部资源,甚至客户资源配置能力的较量。企业的兴衰与资源是否错配有着直接的关联。
在竞争基础对等的前提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主要依赖于知识、资金、信息、方法和工具等核心要素配置能力优势地位的确立。为简单起见,笔者在此仅研究处于竞争弱势地位的企业赶超行业龙头企业,实现竞争态势转换的可能性以及在资源配置方面必须作出的努力,并将双方投入竞争的知识、资金、信息、方法和工具等核心要素简称为竞争性资源。
在两个竞争主体的持续竞争过程中,均衡的竞争状态是很难保持的,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总有一方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处于弱势地位,只是在双方竞争态势的转换临界点上才会出现所谓的均衡状态,即均衡状态只是一种过渡状态。
本质上讲,竞争的态势主要由竞争初始条件(竞争基础)以及竞争双方在竞争过程中配置竞争性资源的能力所决定,因此,态势转化主要针对竞争初始条件较弱的一方,(从数量上研究)如何配置竞争性资源,实现逆转竞争结果的目标。
由于在竞争过程中,基础优势一方(简称为A)必然时时处处遏制基础弱势一方(简称为B)并力图保持优势地位,所以B 要想实现竞争态势转换,必须集中配置更多资源于某一领域参与竞争,设法反制A 的遏制并超越。B 采取的战略可称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即通常而言的“反遏制——超越战略”。而强势方要想遏制弱势方的挑战,基于其良好的基础与雄厚的实力,通常采用“盯人防守、步步紧逼”的方式围追堵截,即通常而言的“遏制——保持优势战略”。为此,笔者主要研究了竞争基础弱势一方实现强弱态势转换所需的竞争性资源配置能力相较于竞争强势一方之倍率。
设展开竞争的双方分别为A、B,竞争的范围记为X={x1,x2,…,xi},其中xi对应第i个领域。并且假定在各个领域竞争开始时,A 处于优势地位,B 处于弱势地位。
在第i个领域竞争胜出的定义:若A 在n周期内保持xi领域优势地位,则称A 在xi领域胜出;若在n周期内B 逆转xi领域的竞争态势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则称B 在xi领域胜出。
评价标准:市场竞争胜负概率皆以第三方评估为准。为简化起见,在笔者的讨论中总是假定第三方评估的结论是客观、准确的。
设xi领域的竞争持续n年时间,pj(j=1,2,3,…,n)是第j年A 保持优势的概率,qj(j=1,2,3,…,n)是第j年B 逆转态势的概率。
在竞争基础处于优势的前提下,就xi领域而言,竞争开始时A 胜出机会为100%,而通常情况下因为不可预知的原因,第一年A 相对于B 兑现胜出机会的概率p1<1,这意味着第一年A 不能兑现胜出机会的概率为(1-p1),称之为A 的剩余机会。另一方面,A 的剩余机会(1-p1)恰好就是第一年B 胜出的全部机会,考虑到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第一年B 不能全部兑现胜出机会,其兑现胜出机会的概率为q1,因此第一年B 的胜出概率为(1-p1)q1,这意味着第一年B 不能兑现胜出机会的概率为(1-p1)(1-q1),称之为B 的剩余机会。
第二年,A 的胜出机会为第一年B 的剩余机会(1-p1)(1-q1)乘以A 第二年可能兑现胜出机会的概率p2,即(1-p1)(1-q1)p2;对应地,第二年A 的剩余机会为(1-p1)(1-q1)(1-p2)。于是,第二年B 的胜出机会为(1-p1)(1-q1) (1-p2),B 的胜出概率为(1-p1) (1-q1)(1-p2)q2,第二年B 的剩余机会为(1-p1) (1 -q1)(1-p2)(1-q2)。
胜出概率 = 剩余机会×兑现机会的概率。就xi领域的竞争而言,类推得到第k年A 胜出的概率为:
第k年B 胜出的概率为:
于是,在n年内A 胜出的概率为:
相应地,在n年内B 胜出的概率为:
为简便起见,假定A、B 始终保持各自配置竞争性资源的能力不变或者相对比率为常数,则可认为p1=p2=pn=p,q1=q2=qn=q。
于是,在n年内A 胜出的概率为:
在n年内B 胜出的概率为:
如果竞争持续不断地进行n年,由于(1-p)(1-q)<<1,在n≥2 的情况下可忽略[(1-p)(1-q)]n项,近似得到n年内A 胜出的概率:
在n年内B 胜出的概率为:
这意味着就xi领域的竞争而言,若B 想要实现竞争态势逆转的目标,必须满足q(1-p)>p这个条件;反之,若A 想要实现保持竞争优势不变的目标,必须满足p>q(1-p)这个条件。
我们已经知道,竞争弱势一方必须配置比优势一方更多竞争性资源参与竞争,才有可能逆转竞争态势,这一现象反映的是竞争基础差异和竞争性资源投入皆可影响竞争结果这一客观事实。那么,如何通过增加竞争性资源投入抵消竞争基础差异影响,从而获得改变竞争结果的资源配置需求的具体数量关系?
假设在n年内,B 需要保持以m倍于A 的竞争性资源投入到xi领域的竞争才能达到与A 势均力敌的水平,m>1。在不考虑协同效应的前提下,n年的竞争对于A 而言仅仅是经历了n年时间,而对于B 而言,等价于经历了nm年时间,或者说相当于B 在同m个与自身实力相当的对手同时展开竞争。
如前所述,如果竞争持续不断地进行n≥2年,xi领域A 及B 取胜的概率分别为
由前面的分析知,若B 要实现竞争态势逆转,则其资源配置能力必须达到并保持在A 的资源配置能力m倍以上。在不考虑资源协同效应的前提下,假定m倍于A 的竞争性资源投入可以获得B 自身m倍的获胜概率,得到
或者说n≥2年内,B 必须保证具备与m个具有同等资源配置能力及同等竞争基础的对手竞争时,有50%获胜的可能,且A 的获胜可能性也在50%,才能称B 具备了与A“对等竞争”的资格。由此我们得到,当q=0.5 时,B 与A 保持竞争关系平衡的条件是
其中,m0为B 与A 保持平衡竞争关系的资源配置倍率,称为临界倍率。以此为基础,可以对B的资源配置倍率是否足以逆转竞争态势作出评价。
设定m≥1 为B 的资源配置倍率,检查A 胜出的概率值p。若pq,则说明B 配置的资源已经形成对于A 的竞争优势。
以下具体分析上述3 种典型情形:
(1)令q=0.5 并设定不难得到,当B 配置1 倍于A 的资源且将胜出的可能性目标设定为50%时,A 胜出的可能性只需达到33.33%(p=0.3333)即可满足竞争关系平衡的条件。这说明,在竞争基础不对等的前提下,B 配置1 倍于A 的资源不能满足与A 对等竞争的要求。
(2)令q=0.5 并设定即当B配置2 倍于A 的资源且将胜出的可能性目标设定为50%时,A 胜出的可能性需要达到50%(p=0.5)方可满足竞争关系平衡的条件。这说明,在竞争基础不对等的前提下,B 配置2 倍于A 的资源方能满足与A 对等竞争的要求。
(3)令q=0.5 并设定即当B配置3 倍于A 的资源且将胜出的可能性目标设定为50%时,A 胜出的可能性需要达到60%(p=0.6)方可满足竞争关系平衡的条件。这说明,在竞争基础不对等的前提下,B 配置3 倍于A 的资源将在n≥2 个竞争周期内取得对A 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只需m>2(不一定是整数倍)即可在n≥2 个竞争周期内取得对A 的竞争优势。不管怎样,所谓“加倍努力,实现赶超”,对于B 而言确实不应该是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理论上讲,弱势企业实现市场竞争态势转换是可能的,前提是弱势企业比优势企业配置更多的竞争性资源(至少在2 倍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弱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在发展模式上不宜直接对接,必须根据自身情况,以加强硬实力、加大硬投入的方式为主,同时考虑引入软实力、巧投入因素,以获得对等竞争的资格,直致最终实现市场竞争态势的逆转。
上述结论虽然略显粗糙(隐含了几个理想化的假设,实际情况会比假设前提复杂得多),但这些研究结论不存在颠覆性的问题,只是在程度上不一定精准。因此引用上述结论时需要考虑前提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并适当地引入修正因子,对于市场竞争弱势企业实现竞争态势逆转目标的实际操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