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通
历史惊人地相似,现实也一再重复。
“毒胶囊”事件在这段时间突然进入舆论风暴的中心,成为一个并不比“毒奶粉”之类有新意的中国隐喻。
根据调查,“毒胶囊”产业链上的工业明胶生产、胶囊生产,食品、药品的胶囊包装,涉及上下游的几乎所有相关企业,包括大型药企。用来治病的胶囊药品,居然是用来让人致癌的,某些中国人真会玩黑色幽默,真是够狠。
经济的脆弱和蕴含的经济、社会风险,在“毒胶囊”事件中一览无遗。
一个直觉性的问题是:如果严格按照质量和相关标准来规范一个产业,哪怕仅仅是做到“无毒无害”,是否真的就无利可图?
换言之,经济表面上的繁荣,一些产业看起来还算兴旺,暗地里却是靠降低质量标准,甚至突破道德、人性底线来维持的。摧残国民健康成为维持企业获利的秘诀,这是怎样尴尬和可怕的景象。
而如果一个产业只能以自杀来对它“造毒”谢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人失业。经济结构的这种痉挛,必然冲击社会结构。它们把自己置于火山之上,或者本身就是在玩火。
有理由说,“毒胶囊”事件,其内在逻辑和许多企业一味追求利润、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内在逻辑如出一辙,准确地说,它只是后者一个恶劣、夸张的个案。
表面上看,“毒胶囊”能够形成产业链,乃是因为它成本低。通过降低成本来牟取更高利润是企业的永恒渴望,不足为奇。奇怪的是,降低成本成为突破道德、人性底线的同义语。没有权力以消极的不作为进行默许,甚至积极的庇护,这很难想象。
“毒胶囊”事件发生后,经典的一幕上演:在媒体的揭露下,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出动”勒令涉事厂家停产整頓,吊销了几家胶囊厂的生产许可证;相关部门一边“查处”,一边准备对自己歌功颂德的“工作汇报”;焦点是,卫生部长出来说话,叫大家对药品要有信心。
这种套路,已经让人审美疲劳。它不是别的,恰恰就是导致“毒胶囊”之类事件产生的体制背景。每玩一次,都是在可以让“毒胶囊”等事件发生的空间里打转。
放在很多国家,一个主管部门的官员在类似事件中,不是表示道歉甚至引咎辞职,实在很难想象。
按照政治伦理,监管部门对于自己监管的领域,同时负有“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在逻辑上,如果出了什么事,可以倒推它平时或者不作为,或者根本就是在渎职,甚至涉嫌包庇犯罪。因此,启动对“毒胶囊”的查处,逻辑上也蕴含着相关官员必须道歉和对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因为,如果只是把监管部门和涉事厂家的关系界定为“权力-查处”,将对权力形成赦免,则其不作为甚至渎职的过错将被掩盖。
能否终结“毒胶囊”等事件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是否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