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新品种中烟202(CF202)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鉴定

2012-01-17 05:36贾兴华冯全福王元英王绍美付宪奎罗成刚陈志强常爱霞杨爱国王凤龙
中国烟草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烟烤烟烟叶

贾兴华,冯全福,王元英,王绍美,付宪奎,罗成刚,陈志强,常爱霞,杨爱国,王凤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青岛 266101)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选育新品种提供生产推广利用,不仅是烟叶生产中投资少、见效快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和满足卷烟工业对多品种、多类型卷烟原料需求的关键措施。围绕烟叶生产和中式卷烟发展对优良品种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于 2007年育成烤烟新品种“中烟202”提交并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母本-雄性不育系 MS中烟 90 系以 MS G-28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非轮回亲本、中烟90为轮回亲本,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MS中烟90同型系。其除雄蕊高度退化败育外,其他植物学性状的遗传与中烟90表现一致。

中烟90,系G-28、单育2号、净叶黄三亲复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遗传背景较为丰富的纯系烤烟品种,具有优质、丰产、多抗、耐肥和易烘烤等特点,属广适性品种[1]。上世纪90年代曾在河南、陕西、湖北、山东省等烟区大面积种植。

1.1.2 父本-CT107 系从烤烟种质CV80变异群体中经连续单株选择而成的定型品系。其主要植物学性状遗传稳定,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抗普通花叶病毒病(TMV)、耐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抗黑胫病、赤星病,耐瘠薄、耐旱、耐低温,抗逆性强。

1.2 育种方法

以优质、抗病、丰产为主要育种目标,以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一代优势研究利用为主要育种途径,根据性状遗传互补原理,定向构建优势互补亲本,通过杂交和杂种配合力鉴定定向选择杂种一代优势亲本组合;入选组合按品系鉴定、品种比较、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育种程序,相继通过植物学性状、产量、品质、抗性、农艺适应性等相关性状鉴定和工农业可用性验证,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烤烟杂交种连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提交全国烟草品种审定推广利用。

1.3 鉴定技术

1.3.1 植物学性状 按参考文献[2]中附录“烟草品种特征特性记载标准”。

1.3.2 抗病性 按 YC/T2324—2008“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标准。

1.3.3 产质鉴定 采用连续多年小区试验和生产对比试验方法。小区试验,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40~60 m2,重复3次,以生产主栽品种NC89为对照;生产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每个试验点作为1次重复,计产计质面积 0.67~1 hm2。各试验烤后原烟,按GB 2635—92“烤烟”标准分级计产、计质。

1.3.4 烟叶化学成分 农业部烟草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进行。

1.3.5 感官品质 农业部烟草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按烤烟评吸项目和相关技术规程进行。

1.3.6 烟叶质量可用性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按照行业相关规程组织卷烟工业进行。

2 选育与鉴定结果

2.1 选育过程

1996年在育种亲本圃以MS中烟90为母本、CT107为父本配制雄性不育杂交组合,1997—1999年在选种圃进行杂种配合力观察,1999—2000年在品系鉴定圃进行杂种组合初级鉴定,2001—2002年在品种比较圃进行杂交组合高级鉴定,2003—2004年在山东沂水、安丘、临沂、潍坊、淄博等烟区进行品种对比多点试验,2004—2005年提升并通过山东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2006—2008年提升并通过全国烤烟品种区试、适宜区生产试验和工农业可用性验证,2009年定名为中烟202提交并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2.2 主要特征特性

据历年试验结果,该杂交种主要植物学性状为偏父本的双亲中间型,田间表现整齐一致。移栽后至团棵期,地下部根系生长快,地上部发育健壮,叶色深绿,节距密,起身晚,耐旱、耐低温;旺长期,起身快,生长势、抗逆性强,耐病毒病;移栽至中心花开放65 d左右,株式筒型,着生叶数23~24片,叶形长椭圆,叶色绿,叶尖渐尖,主脉稍粗,茎叶角度中等,节距略大,腋芽生长势弱;烟叶成熟期,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成熟分层落黄,叶斑类病害轻,叶面干净,耐成熟,花枝较松散,花冠粉红色,蒴果卵圆形,大田生育期124 d。

据全国区试北方区历年试验结果表明,中烟202打顶后平均株高119.33 cm,有效叶19.57片,茎围10.42 cm,节距5.94 cm,腰叶长67.13 cm,宽35.09 cm。与对照品种NC89比较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列表1。

2.3 重要病害抗性

据 2006—2008年全国区试组织进行的烟草病害人工诱发鉴定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中烟202抗黑胫病、赤星病,中抗TMV、PVY,中感青枯病、CMV和根结线虫病。其主要病害抗性评价与对照品种NC89的比较结果,列表2。

表1 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main traits of Zhongyan 202 and NC89

表2 主要病害人工诱发鉴定结果比较Table 2 Identification of Zhongyan 202 resistance to main diseases

2.4 经济效能

2.4.1 烟叶产量 据 2006—2007年全国区试和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统计,中烟 202平均产量2 613.50 kg/hm2,比对照NC89增产473.75 kg/hm2,提高22.14%,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表3)。

2.4.2 上等烟比例 据 2006—2007年全国区试和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统计,中烟202上等烟比例平均27.64%,比对照NC89增加6.55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表4)。

2.4.3 原烟均价 据 2006—2007年全国区试和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统计,中烟202原烟均价9.31元/kg,比对照NC89增加0.97元/kg,提高11.7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表5)。

2.4.4 原烟产值 据 2006—2007年全国区试和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统计,中烟 202平均产值24 477.80元/hm2,比对照品种NC89增加6 744.05元/hm2,提高38.03%,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表6)。

表3 烟叶产量比较Table 3 Yield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tests from 2006 to 2008

表4 原烟上等烟比例比较Table 4 Superior leaf proportion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tests from 2006 to 2008

表5 原烟均价比较Table 5 Average price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tests from 2006 to 2008

2.5 原烟质量

2.5.1 外观质量 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对2006—2007年全国区试北方区试验和2008年生产试验提供的原烟样品连续进行了烟叶外观质量鉴定。结果表明,中烟202原烟颜色多在正黄-金黄范围,成熟度达到成熟,叶片结构疏松-尚疏松;身份多为中等,油分多为有-多,色度多为强-中。与对照品种NC89比较,原烟叶颜色略浅,成熟度相对较高、叶片结构较疏松、油分相对较多、色度较浓,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对照NC89。

2.5.2 物理特性 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对全国区试北方区生产试验样品进行的烟叶物理特性结果表明,中烟202中部原烟厚度0.078~0.124 mm,叶面密度56.09~81.84 g/m2,拉力1.11~1.98 N,平衡含水率13.59%~14.52%,填充值4.09~4.26 cm3/g,含梗率 29.34%~32.56%,中部原烟评价得分86.28,略低于对照NC89得分86.48;上部原烟厚度 0.123~0.131 mm,叶面密度 70.71~99.03 g/m2,拉力 1.71~2.24 N,平衡含水率 13.23%~14.54%,填充值3.79~3.98 cm3/g,含梗率25.38%~28.66%,上部原烟评价得分 89.65,略高于对照NC89得分89.00。

与对照品种NC89比较,中烟202中部原烟叶面密度较大,含梗率较高;上部叶片厚度较厚,叶面密度较大,拉力较强,含梗率较低,其他指标与对照相当。综合评价结论,中烟202的物理特性与对照品种NC89相当。

2.5.3 化学成分 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根据农业部烟草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2006—2007年全国区域(北方区)试验和2008年生产试验原烟样品的化学成分检测结果综合评定认为,中烟 202烟总植物碱含量中部原为1.28%~2.36%,平均1.80%,上部原烟为1.19%~3.11%,平均 2.33%;还原糖含量中部原烟为25.91%~28.31%,平均26.72%,上部原烟23.66%~27.13%,平均25.91%;钾含量中部原烟为0.91%~2.91%,平均1.74%,上部原烟为0.92%~1.68%,平均1.34%;淀粉含量中部原烟为2.61%~8.03%,平均5.54%,上部原烟3.96%~7.08%,平均5.18%。

与对照相比,中烟202的总植物碱、淀粉含量略低,总氮略高;还原糖、钾、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均高于对照。其中,氮碱比、钾氯比较好,糖碱比较高。中部原烟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分值为67.09,低于对照分值 76.32;上部原烟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分值为71.85,高于对照分值62.34。

2.5.4 感官质量 2006—2007年全国区试样品经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评吸鉴定认为,中烟202原烟香气质、香气量、香气浓度、余味和刺激性等吸食指标较好的点次率高于对照品种 NC89,感官质量档次优于对照。

表6 烟叶产值比较Table 6 Yields value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tests from 2006 to 2008

2.5.5 工业可用性评价 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按照行业相关要求,2008年组织14家卷烟企业共同对中烟202进行了烟叶可用性鉴定。综合评价结果:中烟202的原烟外观质量优于对照品种NC89,物理特性与对照相当,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中部烟叶略差,烟叶香气质中等-中偏上,香气量多在有-尚足范围,杂气多在有-较轻范围,刺激性略有-略大,劲头中等,余味多为尚舒适,中部烟叶吸食品质优于对照。河南试验点的样品,其内在品质彰显浓香型风格。

2.6 配套栽培技术

2.6.1 适宜种植区域 全国烤烟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中烟202耐低温、耐旱、耐瘠薄、农艺适应性强、易烘烤,适合山东、河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我国北方烟区种植。据 2008年北方烟区生产试验结果,中烟202除在河南洛宁点略差于对照NC89外,在其他5个试验点的综合表现均明显好于 NC89。其中,在黑龙江宁安和山东莒县点表现最好,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均高于当地主栽品种,详见表7。

2.6.2 需肥特性 据2008年北方烟区5个生产试验点高肥、中肥、低肥处理的重复试验结果(表8)可以看出,随着施肥量增加,中烟102的烟叶产量、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值呈提高趋势。原烟均价、上中等烟比率,除河南洛宁试验点略有下降外,其他各试验点均以高肥处理最高;烟叶产值等重要经济性状以高肥处理最好,中肥次之,低肥最低。

表7 不同种植区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Table 7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Zhongyan 202 in different locations

表8 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经济性状调查统计结果Table 8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 on the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Zhongyan 202

2.6.3 采收烘烤技术 中烟202下部叶片较大,叶色绿,工艺成熟期与对照品种NC89相当。下部叶宜适熟、中部叶宜成熟、上部叶宜充分成熟采收烘烤,或上部4~6片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烘烤。该品种叶片主脉略粗,烘烤过程中叶片失水变黄速度慢,烘烤时宜适当延长 36~38 ℃变黄时间,定色期慢升温,定色温度 52~54 ℃,干筋期温度不高于68℃,其他按三段式烘烤技术,易烘烤。

3 结 论

中烟202是以两个优缺点互补亲本杂交重组而成的雄性不育杂交种。经育种程序系统鉴定和工业可用性评价证明,该杂交种是一个产量、品质、病害抗性等重要形状相关性状谐调兼顾,农业效益较高,工业可用性优于北方烟区主栽品种 NC89,适宜黄淮、东北和南方部分烟区种植的烤烟新品种。栽培上,需肥特性与NC89相当,宜重施基肥、早追肥,种植密度16 500~19 500 株/hm2,单株留叶数 18~20片,下部叶适熟、中部叶成熟、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烘烤时宜适当延长 36~38 ℃变黄时间,定色期慢升温,防止烤后烟叶出现浮青现象,其他同三段式烘烤技术。

[1]刘洪祥,佟道儒,艾树理,等.烤烟新品种中烟90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中国烟草,1993(1):24-30.

[2]佟道儒.烟草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01-536.

猜你喜欢
中烟烤烟烟叶
湖南中烟联合湖南大学揭示植物维持代谢平衡的机制
嫁接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
名校毕业卷香烟 “卷”到了什么程度?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二)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一)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