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涛
摘 要:文章通过对社会支持网理论的起源发展状况的介绍,指出其不足,并提出一些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会支持 网 综述
中图分类号:F62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63-02
“社会网络”一词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R-布朗提出。此后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采纳了他的观点,开始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关系、互动,用“网”的隐喻来说明、解析。无数的观念支流相互融和贯通形成了当代的社会网络理论,在这当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三个主要的传统。一是具有强烈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小群体分析。他们注重小集体内人际关系的研究并创造发展了图表途径等技术手段;代表人物:Moreno、Lewin等人。二是以哈佛学者为代表的派系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代表人物:Mayo、Warner等人。三是曼切斯特的人类学家在部落和小山村进行的社区联系的结构的研究;代表人物:Barnes,Batt等。这些传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不断引入现代数学模型,在哈佛大学完成了最后的突破,形成了现代社会网络理论,代表人物White、Granovetter等。从70年代,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正式成为一门社会学的学科分支,成立了国际性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会(INSANA),并出版了专门的杂志(Social Networks)。(Scott 2000)社会网络是一组人或群体形成的一组独特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传递物质,信息,观念,情感等资源的纽带。社会网络注重的是这些联系,而不是单个单位的属性。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社会网络分析实现了个体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通过点(个体,群体),关系,内容(资源)的研究,主要是关系的研究实现了点与内容的结合。克服了个体与整体分离,宏观与微观分离的研究。研究内容广泛,最早的社会网分析主要用于小群体的人际关系研究。现在的研究范围已经非常广泛,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人类学等。具有强烈的数理特征。社会网络分析运用了大量的数学工具,从一开始的图表、几何图形到后来的矩阵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使其完成了成长。但这种发展中的范式具有强烈的数理特征使得一方面使其精确,另一方面对数学和计算机的依赖又让大多数社会科学家望而怯步。(乔纳森.特纳)今后社会网络研究发展的方向是吸收数理科学与科学方法论的成果,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发展社会网络理论与研究技术。(袁方1997)
一、国内学者对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的介绍
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最早通过一些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书籍和国外学者在国内做的讲座(如林南,边燕杰)传入。目前国内学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还不多,成果也很少。仅有的几篇作品也仅限于对此理论的介绍。主要有肖鸿的《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刘军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论析》;贺寨平的《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中对此理论的介绍。上述作者都介绍了社会网络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肖鸿的介绍从理论到方法到实证研究全面的介绍了国外的社会网络研究。刘军主要侧重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数学模型介绍,他的介绍是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研究最前沿的。袁方的介绍主要侧重于方法,在对方法的介绍比较全面,除了对数学模型的介绍外,还介绍了社会网络资料收集方法。贺寨平主要从社会支持网的角度进行介绍。这些文章开启了国内的社会网络研究的大门,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社会网络正式数学方法的引入鼓励一些学者发展社会网络理论,把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他们认为社会网络分析不能仅仅作为一种描述的工具,而要发展成为社会理论新的框架。随后出现了网络交换等理论。更有学者提出网络分析不能去与交换和选择理论相结合,而是要作为“理性社会学”的基础去替代文化和意图的解释方向。(Scott 2000)在肖鸿的介绍中首先引用Yuan的观点介绍了网络分析的基本观点:整个社会是由一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社会网的结构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模式是社会网的研究对象。社会网研究深层的社会结构即隐藏在社会系统的复杂表象之下的固定网络模式。他们强调了研究网络结构性质的重要性,集中研究某一网络中的联系模式如何提供机会与限制,其分析以连结一个社会系统中各个交叉点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网络分析者将社会系统视为一种依赖性的联系网络,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网络分析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强调按照行为的结构性限制而不是行动者的内在驱力来解释行为。然后介绍了Barry Wellman网络分析的几个基本命题,最后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社会网理论。如网络结构观:网络结构观就是把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分析这些纽带关系对人或组织的影响。怀特的市场网络观:市场秩序是生产经营者网络内部相互交往产生的暗示、信任和规则的反映。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人们一般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互惠交换等方面来区分强弱关系;互动次数多,感情强,关系亲密,互惠交换多称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例如我们把亲戚关系称为强关系,仅仅是认识的关系称为弱关系)和嵌入性概念(经济行为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的网络)。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罗纳德·博特结构洞理论以及边燕杰强关系力量假设。可以说这些介绍都十分简洁,这与肖鸿的文章本身就是介绍性的文章分不开。如果后面的学者能够具体介绍上述理论或翻译原著将会对国内社会网络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二、国内学者对社会网络研究的不足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网络研究的面和深度无论在理论方法还是实证研究上都不够。理论研究领域太笼统,不具体。这可能与社会网络本身的理论欠缺有关。社会网络本来就是先有方法,然后引入理论,而且在理论引入上争论也很大,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观念,所以很多学者称它为发展中的范式。不过国内学者应该研究国外某个学者的具体的观点作具体的介绍。并尝试发展适合于国内的社会网络理论。
国内学者对用于社会网络研究的计算机辅助程序的介绍和引入较少。我们知道社会网络分析具有强烈的数理特征,这对大多数社会研究者都是难题,因此计算机的运用非常重要。目前常用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软件有GRDAP全名图表定义和分析包。能够兼容SPSS数据文件和COMMAND语言;UCINET是由加利福利亚大学(埃尔文)编制用于网络分析。(Scott 2000)
实证研究领域太集中。主要在农民和农民工上。实际上国外社会网络的研究领域已经很广。前面我所说的国内学者对国外学者在实证领域的介绍已经很多,不过我想提的是国内学者还没有将社会网络用于亚群体分析。例如国外学者用社会网络来研究性及吸毒问题。劳曼在他的《性的社会组织》中提出了“性的社会网络”。“具有多个性伴侣关系的个体们实际上是被他们的人际性行为给网络化的组织起来。我和我的性伙伴们,虽然素昧平生而且老死不想往来,但是我们所有人客观上都是存在于同一个几何增大的性网络实体中。”国外运用社会网分析方法进行毒品研究的论文也很多,主要集中在分析吸毒人员与HIV感染问题方面。并且通过分析网络的结构来说明在这个网络结构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行为差异。在Richard Curtis等人的论文《街头毒品市场结构与HIV风险中》,他们通过网络分析,把吸毒人员分为3种:核心,内圆和外圆,同时注射吸毒和HIV感染率也从大到小的依次排列。在Deirdre M.Kirke*论文《青少年抽烟,酗酒,吸毒的链式反应》中,指出青少年的吸毒行为是同辈的群体影响和自我选择的共同结果。在这方面值得国内学者注意。
参考文献:
1.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1)
2.刘军.社会网络模型研究论析,社会学研究,2004(1)
3.袁方.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2)
5.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1999(3)
6.John Scott 2000 Social Networks Analysis Sage Publications 1-37 appendix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50)(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