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青年员工心理和谐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2012-01-13 19:48:06
船海工程 2012年3期
关键词:心理工作企业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5)

对青年员工心理和谐建设的研究是船舶企业青年员工培养不可忽视的基础性课题。心理和谐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系统,它与自然环境、生活水平、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及公司总体氛围等紧密相关,是一个综合性的、涉及面特别宽的体系[1]。目前NACKS已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安全、环境、人身安全等各种管理体系,但对人的内心和谐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试图从NACKS青年心理和谐建设的现状入手,探索和提出初步构想。

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是主体善于协调自己与环境、自己与集体、自己与他人以及其它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始终保持平静、和谐、友善心态的一种境界。

1 影响青年员工心理和谐主要因素

目前NACKS青年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青年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特别是关注金融危机对船舶市场的冲击以及公司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应对措施;青年员工们普遍认识到,在当前的船舶市场形势下,只有付出加倍努力,注重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取得良好效益。这些都是青年员工思想动态中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正面因素,达到了青年员工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以及个人与企业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和谐状态。

但另一方面,大量青年员工群体中,由于受家庭条件、生活经历、教育程度、恋爱受挫等因素的影响,性格态度千差万别。特别是一线青年员工,由于工作强度大,加上部分班组长管理方式不妥,导致一部分青年员工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心理因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社会大环境以及青春期性格成长等因素导致自我不适应。在大的社会环境以及多元文化、网络游戏等的影响下,部分青年员工自我认识中陷入迷茫状态。主要表现为:①不能认识自己对家庭、社会、组织和他人的依存关系,自私自利和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膨胀,使自己与家庭、社会、组织和他人的关系陷入危机;②不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 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以致出现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或在角色冲突中无所适从;④不能正确认识角色、身份和“人”的关系,角色一变,难以适应,失恋、失意便失魂落魄、垂头丧气、有的甚至自伤自杀;⑤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敢有所作为,或妄自尊大、盲目瞎干。⑥不能正确看待真我、实我和理想自我的关系,或丧失理想,或抱不切实际的妄想,或因此患上心理疾病;⑦不能正确认识规范在维持社会和组织稳定以及维持生产和流通环节正常运转中的重要作用,自由散漫,无视纪律。

2)工作压力高,劳动强度大。NACKS近几年发展迅速,新船型研制开发加快,造船工时不断压缩,现场生产劳动时间加长,劳动强度加大,特别是夏季,更是对青年员工的极大考验。这对刚刚走出校门的新青年员工们的身体承受力提出很高要求,从而也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自我目标设定高,与发展空间相对不足的矛盾。NACKS为青年员工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职业安全与就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但由于公司处于发展阶段,个人上升空间不足,管理职位有限,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部分青年员工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特别是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知识和技能较高的青年员工,他们视野往往不仅仅局限于NACKS,往往将自己目前的工作生活状态与同行业外单位的同学相比,再加上现在网络论坛充斥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对青年员工的心理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2 促进青年员工心理和谐对策

1)完善青年员工保障制度,提高岗位竞争能力。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福利保障规定,高度重视维护青年员工的合法权益,尝试建立青年员工当前最迫切最急需的各种保障制度,如能在购房借款等方面建立制度,解决青年员工的后顾之忧,切实增强青年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二是大力组织对青年员工的岗位技能、业务知识培训,满足青年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的需求。

2)加强沟通交流,为构建青年员工心理和谐化解矛盾。充分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潜能,与企业和谐共处,必须使青年员工在心理上认同、热爱自己的企业。一是针对青年员工大多自我意识较强,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要定期就青年员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鼓励青年员工就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时反映工作过程中的意见,增强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二是适时为青年员工减压,通过激励措施让青年员工找到工作的成就感。注重关注竞争压力、工作压力加大情况下的青年员工身心健康,帮助青年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引导青年员工增强承受能力,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三是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和拓展训练等方式,向青年员工传授多方面的知识和成功的案例,提升青年员工知识和技能水平,增添青年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四是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加强企业与青年员工、青年员工与老青年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青年员工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倾听青年员工建议和意见,促进沟通型、和谐型企业文化的建设。五是搭建企业与青年员工家庭交流的平台,让青年员工家属了解员工在公司的工作生活环境,做到企业与家庭的和谐互动,更好地为青年员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3)创新机制,为青年员工成长营造空间。完善分配晋升制度,建立青年员工培养机制,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理念,开展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设计,针对不同性格的青年员工征求本人意愿相结合,给不同的青年员工规划不同的晋升和职业发展道路,为青年员工成材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已经在原有表彰规定的基础上增设了新人进步奖和指导新人奖,对提高青年员工的自我成就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树立青年先进典型,提炼他们的事迹,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弘扬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培养青年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鼓励人人争先创优,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4)加强企业文化对青年员工的熏陶作用。精心提炼、升华“两度一力”的企业文化精神,营造“勤奋工作、快乐工作、享受工作”的氛围,优化青年员工工作生活环境。NACKS自建厂起就立足中远集团“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树立了 “团结,创新,高效,卓越”的企业精神,贯彻执行“两度一力”(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青年员工满意度,激发企业活力)的企业文化方针。

3 创建青年员工心理和谐体系构想

如前文所述,心理和谐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涉及面非常广的宏大工程,构建和谐心理和谐,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平衡,必须以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为前提。在企业中,员工追求的不仅是经济利益,其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才能是能否得以充分发挥,以实现人生的价值。企业要首先为员工创造一个舞台,让员工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又要及时发现与处理员工工作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产生思想问题,进而影响工作的精神状态[2]。

1)物质基础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前提条件。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论及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个人的需求一部分是维持需求,只会产生不满,不会产生满足,称为维持需求;另一部分是激励需求,只会产生满足,不会产生不满,称为激励需求[3]。所以,心理的和谐离不开相应物质生活基础的发展。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与青年员工沟通交流,千方百计了解思想、物质、生活、交往动态,党政工团组成合力,切实解决青年员工最迫切的需求,解决后顾之忧。

2)思想教育辅导是构建心理和谐的有效手段。和谐的个体应当是一个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良好的综合发展体。其中,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意义。就现实情况来看,心理和谐教育是预防和治疗心理不健康,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党群部门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尽力帮助青年员工解决自身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把青年员工的呼声和合理要求作为第一信号,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从思想上接受组织的安排,克服抵触、畏难情绪,防止一些矛盾的激化和问题的发生。

3)价值共识是构建心理和谐的首要准则。判断个体是否和谐,就是看个体在追求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是否能对自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适度调控。心理和谐强调的是内心的“舒缓、愉悦、娴静、纯真”,其价值体系的实质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常说的“中和”观,它包括个体对人、对事、对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当前,船舶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正处于重要的调整时期,这种形势下,更要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青年员工认同企业发展理念,理解企业各种经营管理措施,努力寻求企业与青年员工的价值共识的结合点。

4)及时疏导和化解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关键作用。心病要用心药治,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时,如果不加以调适与疏导,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不良后果[2]。要注意和加强对青年员工心理上的教育和疏导,正确引导青年员工注意自我情绪的调节。使青年员工们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比较科学、客观的认识,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方式,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偶尔的聚会、聚餐也会使青年员工之间得到很好的沟通,融洽彼此关系,不满和误解得到宣泄;谈心更是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释放。特别领导与青年员工的谈心活动,除了可以使不良情绪的青年员工满足心理上的“倾诉、宣泄、交流和安抚”的需求外,对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忧虑、困惑等也可以进行恰当的疏导和帮助,从而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的新平衡。

5)企业文化引导是构建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个体相互之间心理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与多元的个体心理紧密相联,互为因果。因此,企业文化是否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充分表明全体员工的心理是否和谐。

4 结论

青年员工心理和谐是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青年员工的心理状态是也会因年龄、工龄的增长和环境随时随地变化的,稳定只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观察,把其规律性,为培养素质全面的复合性青年人才而努力。

[1] 张 德.企业(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心理工作企业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