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非礼貌互作关系的认知及社会学诠释

2012-01-12 11:51徐春霞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面子图式礼貌

王 璐,徐春霞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情感和非礼貌互作关系的认知及社会学诠释

王 璐,徐春霞*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目前,在非礼貌现象研究中,非礼貌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考察的焦点。从认知和社会学的视角探讨情感语境中的非礼貌现象也很少有人涉足。借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和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分析情感在非礼貌中的作用机制,从而揭示情感如何引发非礼貌行为的产生以及非礼貌行为产生过程中情感的变化。从情感入手来研究非礼貌为非礼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情感; 非礼貌; 图式理论; 人际关系管理模式

一、引论

目前,非礼貌现象日渐成为语用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现象,目前学者们对于何谓非礼貌行为还没有达成普遍认可、比较全面的定义。学界对非礼貌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一些学者认为面子威胁行为是非礼貌现象的评价标准(Locher & Bousfield, 2008),还有一些学者侧重于基于意图的非礼貌现象研究(Bousfield, 2008),而Kienpointner(1997)从动机的视角来研究非礼貌现象。另外,还有一些学者(Culpeper,2009; Garcés-Conejos Blitvich, 2009)则用社会身份作为评价标准来解释非礼貌现象。

然而,在非礼貌现象研究中,把情感作为非礼貌的影响因素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目前,涉及非礼貌与情感间关系的研究依然寥若星辰。1995年,Arndt and Janney (e.g.1985, 1987), 首次提出礼貌行为的产生与情感存在密切的关联。Kasper (1990) and Beebe (1995)认为许多非礼貌行为是由于情感因素而引发的。自此,情感因素在非礼貌研究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非礼貌和情感的定义,然后从认知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情感与非礼貌之间的互作关系,认知诠释主要借用图式框架理论;社会诠释则应用人际关系管理模式对非礼貌现象进行社会学分析,从认知、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情感和非礼貌间的互作机制。

二、非礼貌和情感

(一)非礼貌定义和非礼貌策略

对于非礼貌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Bousfield(2008: 72)的定义主要是建立在面子威胁和意图的基础上,认为非礼貌行为是交际双方有意而为之的、冒犯性的言语交际而产生的面子威胁行为。Kienpointner(1997)区分了有动机非礼貌与无动机非礼貌,他(2008:245)认为非礼貌是一种不合作的交流行为,该行为破坏人际关系,从而引发交际双方产生相互反感的情绪,在特定言语群体中,交际双方的情感受到其权利、距离、情感态度及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即Kienpointner侧重强调的是意图在非礼貌中的影响力。一些学者 (Schnurr; Marra &Holmes, 2007) 则认为无需考虑行为的意图,面子、身份与非礼貌之间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Watts(2003)认为“非礼貌”是指“第二顺序的非礼貌(分析者对已知话语进行的评价)”,他反对把“第一顺序的非礼貌(参与者对话语的自我评价)”纳为“非礼貌”的行为,他认为非礼貌主要来源的是局外人(并非参与者)对话语的评价,并不是参与者自身对自我话语的判断和评价。Culpeper(2009)认为非礼貌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对特定行为的消极反应,有时,人们会利用各种语言策略威胁“他人”面子,以达到强化言语的面子威胁作用。即当人们在交际中,一旦自己的面子受到威胁,在极力维护自身面子的同时,会采取措施去威胁他人面子,以达到势力均衡。

在礼貌现象研究中,传统语用学认为礼貌现象是第一位的,非礼貌现象处于次要地位,非礼貌是礼貌的对立面,是礼貌行为的附属品,即“礼貌的影子”。但是,最新的非礼貌研究却认为在礼貌研究中非礼貌并不是处于次要的地位,也不是礼貌的对立面,而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行为。在特定的语境、情景或公共机构中,非礼貌是一种普遍存在、可预测的交际行为。例如,在新兵训练中、在法庭的讯问中、在交警与非法停车的车主间的争吵中;尤其是在议会选举中,政治领导人或政党间的政治冲突中,非礼貌普遍存在。

实际上礼貌与非礼貌现象是一个礼貌的连续体,在这个礼貌的连续体中,一端是礼貌行为和无伤害性或合作性的非礼貌行为,如善意的戏谑,礼节性的责骂等。另一端则是激烈的、伤害性的非礼貌行为,如私下或公开的攻击性侮辱。

Culpeper et al. (2003:1546)认为非礼貌策略是指“语言交际中用来攻击对方的面子,从而引起社会冲突和不和谐的交际策略”,他把非礼貌策略分为以下五类:

(1)直接的非礼貌:直接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即说话人有意地、公开地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行为。

(2)积极的非礼貌:主要无视听话者的积极面子需求。即忽视、冷落,排挤和孤立对方;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不关心,不赞同;使用不得体的身份称谓语;晦涩难懂的语言;故意让对方不愉快;使用禁忌语。

(3)消极的非礼貌:主要是破坏听话者的消极面子需求。即责骂、谴责或取笑对方;任意侵犯他人的私人领地;公开他人的秘密,如公开他人的债务;阻碍或防止他们的行为(行为或言语上)。

(4)讽刺的非礼貌:不是真诚地使用礼貌话语或实施礼貌行为,用表面的礼貌来实现实际的非礼貌行为。

(5)不实施礼貌行为:保持沉默或者不去实施礼貌策略所期待的行为,例如:收到礼物后不给于致谢则被是一种故意的非礼貌行为。

综上所述,非礼貌行为可定为在一定条下说话者所说出的话语有意或无意地违反了言语规范,即基于语境、文化背景、交际意图、说话者间的关系等动态因素所引发的令人尴尬的、不愉快的言语行为,非礼貌行为即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消极的交际影响。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非礼貌行为往往不仅不会影响双方的交际,反而会促进双方的沟通,达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掌握并使用非礼貌策略来实现交际目的。

(二)情感的定义与分类

1.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身心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体验到各种强烈的感情。有人将情感等同于情绪,如高兴、生气、害怕等,但是情绪只是人们对某种行为短暂的情感反应,可随着行为的结束而消失。也有人将情感等同于感情,如爱、敬畏、尊敬等。折中的观点认为情感是情绪和感情的结合。根据人们的感知,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例如高兴、爱)与消极情感(例如讨厌、害怕和厌恶)相对而存在。

此外,一些学者还试图区分主要情感(害怕、厌恶、生气、高兴、伤心等)和次要情感(同情、敬畏、嫉妒)的区别。主要情感是本能性的和普遍存在的,而次要情感则是在社会环境中引发的。对于情感,学术界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情感是一种亲身体验中产生的本能性反应,即情感的生物学视角。另一种观点认为情感是一种社会构建,即情感的文化视角。

2. 情感的分类

Shaver et al. (1987)让100个被试根据相似度对135个情感名词进行分类,从中概括出一个层级性树形图。位于树形图最顶端的是上义词,最底层为下义词,基础词汇位于中间。这种分类与 Rosch的完型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中,最基本的五种情感包括:爱、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其中悲伤与生气这两个范畴与非礼貌事件的发生最为相关。

Spencer-Oatey(2005:116)的情感分类,具体如下:

喜悦:满足、高兴、自豪、兴奋、愉悦等

吃惊:惊奇、惊异、惊喜等

生气:气愤、烦恼、沮丧、愤怒、大怒等

伤心:失望、不高兴、羞愧、内疚、不安等

害怕:恐惧、害怕等

其他:冒犯、怪异、糟糕

Culpeper(2009)对与非礼貌有关的情感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产生非礼貌的情感主要分两类:

(1)“谴责他人”情感:生气、厌恶、蔑视

(2)“自我意识”情感:尴尬、羞愧、内疚

Culpeper预测违反社会权利而引发的非礼貌行为主要产生谴责他人情感,而面子受到威胁时主要产生自我意识情感。之前学者主要将情感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此处,我们根据其与非礼貌之间的关系使用Culpeper对情感的分类进行分析。

三、情感与非礼貌关系的认知阐释

传统的人类情感研究方法把情感视为一种生理反应,侧重于用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非礼貌行为,非礼貌行为的攻击性是一种人类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先于情感的表达。近年来,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进化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社会行为都具有其生理学基础,因此,攻击性行为是本能的反应,其目的在于防止自身受到威胁,同时还能接近目标。生物学理论为解释攻击性言语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但是,仅仅依据生物学理论还不足以阐释非礼貌行为,例如,当人们生气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情绪的自我控制,不引发攻击性的行为。因此,有必要从认知的视角来研究非礼貌行为。

(一)认知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 一词来自希腊语,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和心理学著作中,英国心理学家 Barlett(1932) 提出图式理论,他认为,所谓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这种组织必然对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机体反应产生影响”。20 世纪 70、80 年代,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图式下了定义并对其进行分类,瑞士心理学家Piaqet 将图式概念引入认知心理学,并逐渐形成了描绘和研究人们认知过程的图式理论(schemata theory)。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在理解、吸收所输入的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主要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及储存。因此, 图式是大脑中的知识表征形式, 具有自己的内部结构,与其他图式存在相互关联, 构成知识系统和知识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情感与非礼貌关系认知图式分析

1. 情感的认知图式

基于认知图式理论,情感是由一系列的因素组成,可以说情感是一个有机整体,而这些因素是构成整体的组成要素,这些因素包括情感产生的诱因、人们的信念、与情感相伴的感受、情感所引发的生理变化和心理需求、情感产生后的行为表现、情感产生时的言语表达及面部表情等,这些情感特征不存在顺序性,呈现出随意性。情感的认知过程如图1所示。

因此,当一种情感产生时,这种情感图式得到激活,与之相关的所有情感特征都呈现在大脑中。例如,当某人面露怒容时,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他生气了、为何生气、他可能想要报复以及可能会因情绪失控而爆发等。用认知图式理论来诠释情感,有助于协调情感中所涉及的各种直觉,基于图式框架,人们能够预测某事即将发生,而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想,生活中的片段激活了大脑中相关的情景,从而引发情感产生变化。

图1 情感特征的认知

2. 情感与非礼貌关系的认知图式

通过建立情感与非礼貌行为的关系模型来阐释非礼貌与情感的关系。情感与非礼貌行为的认知图式可将语言情境、非礼貌行为的判断及非礼貌所引发的特定情感联系起来。通过情感图式的特征分析来探讨非礼貌与情感的互作机制,即语境前提、生理与心理反应、自控过程及行为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某些情景中,语境前提是指言语行为,感知者基于以往的经验,判断这些言语行为是不礼貌的(由此而激活了非礼貌的态度图式),从而产生特定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在自控过程中,如果没有抑制住这种情绪,导致情绪的宣泄,则该言语行为就会导致非礼貌行为的产生。

例如,在听讲座时,教授身边坐着一位身材很胖的女士,为了表示友好,教授说了以下话语:

Professor: when’s it due?

Madam: (pause) I’m not pregnant.

在上述对话中,语境前提:教授误以为该女士怀孕。女士的身体肥胖导致的误会产生,因此,女士的面子受到威胁,被认为非常胖,自尊心受到伤害。行为反应:女士可能会很生气,该语境中的情感与非礼貌的整个认知过程可图2表示。

图2 非礼貌事件的认知图式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某一种刺激或言语行为(如教授的话语)出现时,听话者在心里就会构建与之相关的情景(如女士头脑中出现与怀孕相关的特征),从而触发了情感的产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伴随着情感的产生,情感图式中的特征也被激活,从而发生了相应的发泄行为,如果自控得当,则可避免非礼貌行为的产生,反之,无法自控,则产生非礼貌行为,会话双方的关系因此变得紧张,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情感变化。

(三)情感与非礼貌互作关系的认知机制

由此可见,情感可引发非礼貌行为,情感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导致人们的面子受到威胁,引起不良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释放,导致交际双方也产生同样的情绪,使交际双方关系变的紧张,打破了和谐的局面,最终引发非礼貌行为。反之,言语或行为(刺激)引起一系列的情感变化,情感产生后,通过自我控制压抑住了这种不良情绪,则不会引发非礼貌行为。

其次,情感与情境(包括语境前提和情景)是相互作用的。在特定的情景中,情感需要符合特定的准则,例如,一个人开心就会大笑或微笑,但是,在葬礼上这种情感显然是显然是不合适的。人们对特定的情景做出自我判断,并基于此情景来调整其情感。因此,人们不仅能够意识到特殊情景中约定成俗的感情准则,还能掌握特殊情景中的经验准则。Heise 和 Calhan (1995: 237)发现特殊的社会环境会产生特殊的情感,环境和情感之间存在着某种自动化的联系。如果不能遵守情感与情景之间的关联,则可能会导致一种情感上的非礼貌现象。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产生特定的情感,可能是由于之前的回忆,在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就会产生睹物思情,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情境的作用。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本身(如蔑视和生气)并不能引发非礼貌现象,只有当情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时才会引起非礼貌现象,如,某人轻视他人,表现出这种蔑视的情绪,伤害了他人(激发非礼貌态度图式),引起他人的情感反应,如尴尬或生气(激发非礼貌情感图式)。因此,情感既是非礼貌行为的诱因又是其目的。换句话说,情感的变化能产生非礼貌行为,而非礼貌行为又引发新的情感变化,达到交际目的的实现。

四、基于人际交往管理模式对非礼貌与情感互作关系的诠释

人际关系管理就是面子管理,那么情感在面子管理中充当什么角色呢?众所周知,面子威胁会引发非礼貌,那么,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下面应用人际交往管理模式来解释情感在非礼貌的作用。

(一)人际关系管理理论

我们对于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 Spercer-Oatey(2002)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得到解释。所以Spercer-Oatey(2002)提出的人际交往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解释非礼貌产生的机制。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研究如何用语言来构建、维护或威胁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Spercer-Oatey(2002)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行为分两种:一种是威胁面子行为,另一种是威胁个人社会权利行为。人际关系管理包括人际和谐关系管理和非和谐关系管理,包括面子管理和社会权利管理。面子管理包括优质面子和身份面子管理,社会权利包括公平面子管理和关系面子管理。优质面子是指人们的基本需求,即希望他人对我们自身的特质(才能、能力、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个人特质所带来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密切相关。身份面子是指人们期望他人去了解和维护其社会身份和角色,如经理、客户、好朋友等角色,身份面子与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自我价值和公共价值密切相关。公平权利是指人们认为有权利体谅他人并得到他人公平的对待。关系权利是指人们认为它们有权利以常规关系与他人发生联系,关系权利包括:参与、同情和尊重。

在面子和身份的关系方面,Spencer(2007)认为在交际中个人中的自我,人际关系中的自我,集体中的自我既可能得到认同,也可能遭到威胁。因为对自我身份的任何评价都产生于社会语境。本质上,面子评价是语境中对各种关系中自我身份的评价。

Spercer-Oatey(2005:98)强调了关系管理中的三个因素:行为期待,面子敏感度,相互期望,换句话说,就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交际的关系目标和交易目标。她认为面子敏感度和个人价值(忠诚、诚实、正直等)密切相关(有关个人价值的具体分类可见(Schwartz & Bardi 2001)。例如,某人平时做善事,行善举,但是如果某天他没有帮助别人,他就会觉得违背了其个人价值观,破坏了其面子。实际上,价值观不仅与面子存在内在的联系,而且还能增强行为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价值观的评价是建立在某个言语团体特殊行为的准则之上,即使这些准则与价值观并不存在显而易见的联系。

(二)情感与非礼貌的关系的社会学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价值(个人信仰和原则所支持和维系的人生观和行为指南)涉及人际交流的方方面面,因此,涉及行为期待和面子敏感度的非礼貌行为的评价需要基于这些价值(Ruhi, 2009b)。下面,我们将举个称谓的例子进行阐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新娘要称呼婆婆为妈妈,表示她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那么她就要尊重和照顾丈夫的父母。如果她用另一种称呼来叫她的婆婆,显然是打破了常规,违反了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行为就是对面子和行为期待的冲击,也是对婆媳关系的冒犯。

价值是面子和社会权利的基础,可单独引发威胁他人面子和社会权利的冲突行为,因此价值可解释某些冲突行为,在特定的语境中冲突行为被视为可接受的。Garc és-Conejos Blitvich (2010: 46)认为非礼貌在策略上能重新确立世界观,这种功能与情感具有共同之处,可用情感语言来达成其交际目标,作为行为准则判断的前提。

如上所述,不同的面子威胁行为可产生不同的情感,Culpeper (2010:62)认为两种情感涉及非礼貌行为:

1.“谴责他人”情感:生气、厌恶、蔑视

2.“自我意识”情感:尴尬、羞愧、内疚

Culpeper认为违反社会权利而引发的非礼貌行为主要产生于谴责他人的情感,面子受到威胁产生于自我意识情感。

Ruhi (2009a: 170)对面子的研究中观察到,自我形象或面子的增强或贬毁会引起特殊的情感反应,如尴尬、羞愧和生气。Locher 和 Langlotz (2008: 176)也认为:面子强化策略和面子威胁行为必须与情感相结合(例如爱、恨、高兴、羞愧和自豪),情感可用来评价一个人在受挫时是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例如生气、嫉妒、羡慕)。在很大程度上,判断一种行为是礼貌还是粗鲁必须与特殊的情感反应联系起来,而不能仅仅依据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进行判断。有些学者也观察到如敌意、竞争和害怕比较等情感会影响到恭维的实施。例如在一些面试中,由于求职者的害怕和紧张情绪,会影响对面试官恭维或者赞美的话,最终会影响整个面试的结果。此研究证实了情感是人际交往的核心的论断。情感引发一些特定的行为,而这些行为被视为非礼貌行为。

如以下这个实例:

When travelling by bus, a stupid person sitting next to me asked me a question. I did not know the answer, she said‘ignorant.’

1. I did not say anything and thought that I was right.

2. It is of course bad not to know the answer for a person coming to a good school like this.

3. She said that it was a joke but it was too late. I swore/cursed silently.

在此情景下,叙述者的面子受到威胁,叙述者被陌生人评价为“无知”,感到很生气,很恼火,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面子,他不可能责骂或武力进行报复,他只能采用不实施礼貌策略,即保持沉默来反抗他人的不礼貌言语。

情感可引发一些非礼貌行为,非礼貌行为的产生存在合理的理据。例如,在一定情景中,产生适度的害怕情感是合理的,害怕情感可使人们在危险的时刻保持警惕。此外,同情情感可促使人们热衷于公益活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与文化的稳定。在特定语境中,生气情感,可使人们得到公正的对待,也可以阻止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发生。

Mary Harris (1993) 研究生气情感发现,在异性交往中,当男性说话或做事时表现出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时,会激怒女性,使女性生气:当男性与男性或与好胜的女性之间发生肢体冲突时,男性比较容易生气。因此,对非礼貌行为的评价因性别而异,不同性别对情感的感受程度存在差异。

同样,非礼貌与情感的关系研究对教学实践也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出于紧张的状态,这就导致老师在授课时会遇到阻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也会因为紧张或者害怕而发挥失常,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非礼貌事件时有发生,那么老师在教学当中如何避免这种非礼貌现象的发生呢?所以这里主要强调了情感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营造出老师与学生平等的氛围,减少老师的主导型作用,同时,老师也可以使用非礼貌策略,例如故意对学生能力提出怀疑,然后通过比赛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好胜的情感,达到教学目的。

五、结语

面子、非礼貌和情感的探讨十分重要。通过对情感图式的分析,可指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交际中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面子,维护双方的权利,实现自身和他人的价值,避免消极性非礼貌行为的发生,实现交际目标,协调人际关系。

通过认知和社会学对非礼貌与情感的互作关系的诠释,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认知诠释发现面子威胁引发了情感,在头脑中激活了情感图式及相关的以往经验,发生一系列的行为反应,经过头脑中的自我控制,最终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社会诠释发现不同的面子威胁引发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又会产生不同的非礼貌行为。在情感与非礼貌的互作关系中,情感是一个中介因素,并不包括非礼貌,而是非礼貌的一种形成因素。将面子和非礼貌行为联系起来,非礼貌产生的前提是面子受到了威胁,在面子遭受威胁后,情感上产生了变化,情感主体需要表现出这种情感上的变化,从而引发了非礼貌行为。非礼貌的产生,并不是面子直接导致的。非礼貌行为产生后,交际双方关系发生变化,加剧了双方情绪的变化,引发新一轮的情感变化。因此,情感与非礼貌间存在互作关系,情感是非礼貌产生的来源,情感又是对非礼貌的反应。情感即可预测非礼貌,同时也能阻止非礼貌的产生。所以本文对情感与非礼貌的关系探讨,不仅能丰富非礼貌发展体系。

[1] Arndt, Horst and Richard Wayne Janney. Politeness revisited:Cross-modal supportive strategi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85, 23(4):281-300.

[2] Bousfield, D.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8.

[3] Bousfield, Derek, Miriam A. Locher. Introduction: Impoliteness and power in language. In Derek Bousfield & Miriam A. Locher (eds.),Impoliteness in Language: Studies on its interplay with power in theory and practice[M].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2008. 1-13.

[4] Beebe, Leslie M. Polite fictions: Instrumental rudeness a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James E. Alatis, Carolyn A. Straehle, Brent Gallenberger al. Linguistics and the Education of Language Teachers: Ethnolinguistic, Psycholinguistics and Sociolinguistic Aspects.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M]. Georgetow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5.154-68.

[5] Culpeper, Jonathan, Derek Bousfield, & Anne Wichmann.Impoliteness revisi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ynamic and prosodic aspect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3, 35:1545-1579.

[6] Culpeper, Jonathan. Impoliteness: Us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of Offence/[EB/OL]. 2009. ESRC project website: http://www.lancs.ac.uk/fass/projects/ impoliteness.

[7] Garcés-Conejos Blitvich, Pilar. Impoliteness and identity in the American news media: The“Culture Wars.”[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9, 5(2): 273-303.

[8] Harris, Mary B. How provoking! What makes men and women angry?[J]. Aggressive Behavior, 1993,19: 199-211.

[9] Heise, David R. and Cassandra Calhan. Emotion norms in interpersonal events[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5, 58 (4):223-40.

[10] Kienpointner, Manfred. Varieties of rudeness: Types and functions of impolite utterances[J]. Functions of Language 4. 1997. 251-287.

[11] Kienpointner, M. Impoliteness and emotional arguments[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08, 4. 243-265.

[12] Kasper, G. Linguistic politeness: Current research issue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14 (2): 193-218.

[13] Locher, Miriam A. & Andreas, Langlotz. Relational work: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ognition,interaction and emotion[J]. Bulletin Suisse de Linguistique Appliquée, 2008,88: 165-191.

[14] Ruhi, Şükriye. Face and the cognitive “negativity bias”: A view from Turkish and British English[J]. Paper presented at Linguistic Impoliteness and Rudeness II, Lancaster University, 2009a, 30 June-2 July.

[15] Ruhi, Şükriye.. A place for emotions in conceptualizing face and relational work[Z].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ace and Politeness, Griffith University, Brisbane, 2009b, 10 July.

[16] Spencer-Oatey, H. (Im)politeness, face and perceptions of rapport:Unpackaging their bas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05,(1): 95-119.

[17] Spencer-Oatey, H. Theories of face and identit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 39:639-656.

[18] Spencer-Oatey, H. Managing rapport in talk: Using rapport sensitive incident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al concerns underlying the management of relation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34:529-545.

[19] Schwartz, Shalom & A. Bardi. Value hierarchies across cultures.Taking a similar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2001, 32(3):268-290.

[20] Shaver, Phillip, Judith Schwartz, Donald Kirson and Cary O’Connor Emotion knowledg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 prototype approach[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 (6):1061-1086.

[21] Watts, Richard J. Politen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Impolit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nd Society

WANG Lu, XU Chun-xi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19, China)

Recently, scholars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oliteness and emotion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oliteness in the emotional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nd relational management which is put forward by Spencer-Oatey, it inquires the operation of emotion in impolite behavior to proclaim how emotion trigger the impolite behavior and how emotion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of impoliteness.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to research the impoliteness from the emotion.

Impoliteness; Emotion; Schema Theory; Relational Management

B848

A

2095-414X(2012)05-0062-06

*通讯作者:徐春霞(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

江苏省教育技术研究2011年度立项课题(2011-R-1980).

猜你喜欢
面子图式礼貌
面子≠尊严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某贪官的面子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面子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