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2012-01-09 02:03张国胜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33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中医高脂血症

张国胜

[摘要] 高脂血症是临床最常见的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分布广,且有年轻化趋势。大量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直接的相关性。近年来,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药源广泛、药食同源的特点,加之从多角度、多环节、多靶点来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已受到医学界同仁的关注。本文就近十年来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及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脂血症;中医;临床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 R58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1)11(c)-121-03

Advances 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yperlipidemia

ZHANG Guoshe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TCM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Hyperlipidemia is a most common fat metabolism disorder disease in clinic, the incidence rate is high, and distribution is wide, and also the trends in youth. Hyperlipidemia is confirmed by the most evidences from epidemiology, clinic and experimental study, which is a most important dangerous factor to atherosclerosis, also it has a direct relevance to coronary diseas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done massive researches to hyperlipidemia treatment and has obtained good curative effect; it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widespread medicine source, dual-use medicine, with multi-channel, multi-link, multiple target point in controlling heart blood vessel of brain disease, so it has been received by medical profession colleague in the medical arena.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Hyperlipidemia treat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experimental study in last ten years, and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Hyperlipidem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reatment; Summary

血脂异常是指血中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脂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或)脂蛋白(α)[Lp(α)]增高,而抗AS的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或)载脂蛋白A(ApoA)降低[1]。高脂血症(HLP)主要是指TC和(或)LDL-C和(或)TG增高,HLP是AS的主要危险因素[2]。目前具有降脂作用的西药主要是他汀类及贝特类,品种较多,其共同的缺点是肝损害,限制其长期的临床应用范围。因此,发掘祖国医学宝库,寻找价廉安全、疗效可靠的调脂中药的研究,方兴未艾。

1 古代文献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1.1 生理性的膏脂

祖国医学虽无高血脂的概念,历代中医文献中也无高血脂的独立病名,但对人体膏脂已有所认识,认为血中膏脂在正常情况下是生理性的。

1.2 病理性的膏脂

《灵枢·血络论》曰:“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其中,“其血黑以浊”形象地说明了气血津液代谢失调,以致痰瘀胶结于血脉之中的状况,与现代HLP、高黏血症的概念非常相近。

2 中医病因学认识

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常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脏腑功能失调。

2.1 饮食失常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主,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内外伤辨·饮食劳倦论》所说:“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肠胃乃伤。”

2.2 劳逸因素

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则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正气日益衰减。

2.3 情志因素

张景岳《类经·古有真人圣人贤人》曰:“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情志过激可产生心和血脉方面的病变。

2.4 禀赋因素

肾虚机体功能减退,精微布散迟缓,气血运行不利,停于脉中而为;又肾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和散精功能,清浊难分,也可发为本病。

3 中医病机学认识

3.1 脾失运化, 清浊不分,痰湿内生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说明脾主升,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于五脏和经脉。

3.2 肝失疏泄,肝胆不利,气滞血瘀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3.3 肾精亏虚,肾失气化,清从浊化

李鲤[3]认为,肾阳旺盛则有助于膏脂的输布、转化和利用,肾阴充足则有利于膏脂的贮藏,此即“阳化气,阴成形”之理。若肾阳亏虚,则膏脂的转化利用减少而滞留脉中;肾阴不足,则膏脂不藏,悉渗血中。此外,肾阳衰则火不生土而脾运不健;肾阴亏则水不涵木而疏泄失职,均可发生本症。

3.4 心阳虚衰,气滞痰凝血瘀

王肯堂说:“夫气,阳也,血,阴也,阳动而阴随,气运而血行,阳滞而阴凝。”《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王清任《医林改错》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

4 临床研究

4.1 辨证论治

熊文生[4]从脾论治的常见证型有脾虚痰浊型、肠道壅滞型、脾虚肝郁型、湿热邪阻型等4型,分别给予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并提出从脾论治大法有益气健脾祛瘀化浊法、疏肝健脾法、通腑降浊法、利湿清热法。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理论,杨坚毅等[5]将HLP分为5型论治:痰湿内阻型,治宜芳香化湿、健脾祛痰、化瘀降浊;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化瘀通脉;肝阳痰火型,治宜平肝潜阳、清热化痰;肝肾阴虚型,治宜补益肝肾、养阴填精。

4.2 从脏腑论治

HLP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脏腑功能失调,其本为心、肝、脾、肾四脏的虚弱,其标为痰浊、瘀血内生,脏腑功能虚损所产生的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影响心脉运行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脾虚失运是HLP形成的关键;肝郁气结痰凝是HLP形成的重要因素;肾虚是HLP形成的始动因素。

4.2.1 从心论治

心之阳气不足,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瘀血内阻,痰浊凝聚,痰瘀互结,脉失濡养,形成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脉道和经络。李联社等[6]观察具有宽胸化痰、活血化瘀作用的心复宁Ⅴ号对61例原发性HLP患者的调脂作用。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口服心复宁Ⅴ号煎液,对照组31例口服绞股蓝总苷片,治疗后两组TC、TGL、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HDL-C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说明心复宁Ⅴ号对原发性HLP患者有较好的调脂作用。

4.2.2 从脾论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津液输布之枢纽,若脾虚气弱,失其健运,水谷精微不能升清输布,聚而为痰浊,为脂为膏;肝郁克脾,脾失升降,气滞血瘀。病位在脾,多涉及肝胃。周晓玲[7]以健脾化湿、疏肝化瘀为治疗原则,用疏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57例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则用烟酸肌醇片口服,治疗组在消除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血脂(特别是TG)和B超检查结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本组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该方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脂的作用。

4.2.3 从肝论治

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利;肝郁克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气夹痰浊上逆,气血壅滞,脉道不利,形成本症。病位在肝,涉及到脾、胆、胃。李晶等[8]用清肝法治疗青壮年HLP 50例,服用中药清肝祛脂代茶饮以清肝泄浊、清热祛瘀。用药期间不改变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结果:青壮年HLP 50例,用药前后TC、TG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分别为75%、62.5%(P<0.005)。提示用清肝法治疗青壮年HLP具有显著疗效。马民等[9]用自拟的舒肝降脂汤对86例脂肪肝患者进行观察,发现中药舒肝降脂汤可明显改善脂肪肝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血脂多项指标,疗效确切。

4.2.4 从肾论治

肾阳虚衰,失于温煦,蒸化无力,膏脂不化,浊凝为痰;肾阴虚衰,虚火灼津,炼液为痰,清从浊化,浸淫脉道。病位在肾,多涉及肝、脾。胡晓灵等[10]用具有补脾益肾、活血化瘀、利湿降浊作用的中药复方降脂散治疗中老年HLP伴有自由基代谢异常的患者39例,结果发现,该中药复方能够调整血脂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于预防衰老、防治AS有积极的作用。

4.3 针灸治疗

针灸是以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为指导,辨证取穴,运用体针刺激人体有关穴位,以疏通经络气血,调理脏腑阴阳的失衡,使阴平阳秘,机体功能恢复常态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研究证明,针灸可调整机体脂质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功能,并增强其活性,使血脂被更快地转化、利用,并促进肠肝循环,使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从而降低血脂含量。

4.3.1 针法治疗

4.3.1.1 针刺治疗彭旭明等[11]通过针刺颞三针、四神针、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治疗40例初次发病脑血栓患者,研究表明:针刺能降低脑血栓患者TC,增加HDL-C,防止或改善AS,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陈瑞等[12]治疗HLP患者45例,采用针刺治疗组取穴足三里、丰隆、内关,经治疗后发现针刺对患者TC、TG、LDL-C、HDL-C的影响与药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针刺对ApoA的作用较药物组更明显,说明从脾论治取穴针刺调整脂类代谢疗效确切。

4.3.1.2 针药结合治疗袁凌松等[13]运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中药华佗中风方治疗不同部位脑梗死,并与单纯中药治疗比较,经4个疗程治疗后,其发现针药结合组对HDL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说明针药结合治疗可调节患者血清HDL、LDL的含量,进而可以促进AS脂质纤维斑块的吸收、消退以及脂质的细胞外转移,从而达到祛痰化浊、活血化瘀的目的。梁凤应[14]以针灸配合川芎嗪治疗老年人HLP及高黏血症60例,并与单纯用川芎嗪治疗的6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真要联合组在降低TC、TG、LDL-C方面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用川芎嗪治疗组,说明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比单纯用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4.3.2 灸法治疗

邓柏颖等[15]对48例HLP患者采用“谢氏功能保健灸”法,对患者交替灸双侧足三里和悬钟,并进行观察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TG、TC、LDL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HDL变化不明显(P>0.05),因此其认为功能保健灸对HLP具有调节和治疗作用。王凤玲等[16]灸神阙穴进行调脂及抗衰老的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后患者TC有显著差异,对HDL2-C和HDL1-C的比例有很大的调整作用,因此其认为艾灸神阙穴可降低血脂水平及AS指数。

4.3.3 其他疗法

侯悦春等[17]观察激光穴位照射治疗75例HLP患者,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丰隆及中脘穴,治疗12周时两组TC、TG、LDL、ApoB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ApoA及HDL-C均升高(均P<0.05),并接近正常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激光组与针刺组具有一样的治疗效果。而激光治疗治疗舒适,简便易行,顺应性高。杨国柱等[18]运用皮内针治疗HLP患者32例,取心、肝、肺、脾、肾俞穴,选用麦粒型皮内针进行皮下埋针,并设对照组(口服脂必妥)进行对比,4周后发现TC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其具有较好地升高HDL的作用。

4.4 中西医结合治疗

杨坚毅[19]以通脉降脂饮合辛伐他汀治疗HLP 120例,并与单用辛伐他汀6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TC、TG、LDL-C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辛伐他汀合通脉降脂饮能明显降低血脂,疗效优于对照组。

5 临床展望

综合以上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调脂中药除了能够调节各种血脂代谢紊乱外,还具有抗凝,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增生,调节血管内分泌,促纤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调脂的终极目的在于减轻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中药调脂具有一级、二级预防以及直接治疗作用,从多环节、多靶点、多角度来实现对心、脑、肾等疾病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冠心病调脂治疗的新观点[J].上海医学,2000,23(8):449-450.

[2]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4-79.

[3]李鲤.寓补于消在治疗高脂血证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1996,16(5):265-266.

[4]熊文生.从脾论治疗高脂血症的概况与展望[J].新中医,1997,29(5):58-59.

[5]杨坚毅,陈惠红.老年高脂血症的中医分型治疗[J].新中医,1996,28(8):6-8.

[6]李联社,赵广刚,王乾,等.心复宁V号治疗高脂血症30例[J].陕西中医,2005,26(2):99-100.

[7]周晓玲,周道红.疏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57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1):12-14.

[8]李晶,韩建平,温孚强,等.应用清肝法治疗青壮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27-728.

[9]马民,杨钦河.舒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86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4):44.

[10]胡晓灵,白晓梅.复方降脂散对高脂血症患者SOD和血清MDA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1999,17(4):34-35.

[11]彭旭明,靳瑞,张家维,等.针刺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8,(1):12-14.

[12]陈瑞,梁凤霞,毛红蓉.针刺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3):162.

[13]袁凌松,朱忠春,余明哲.针药结合对不同部位脑梗塞患者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2):28.

[14]梁凤应.针灸对老年人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9,18(4):10.

[15]邓柏颖,谢感共,罗本华,等.功能保健灸治疗高脂血症4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9):48-49.

[16]王凤铃,王晓红,王晓妹.灸神阙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6,16(9):29.

[17]侯悦春,张悦,庄桂英.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高脂血症[J].中国康复,2006,21(1):111.

[18]杨国柱,曹欣.皮内针治疗高脂血症3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3,24(12):38.

[19]杨坚毅.通脉降脂饮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3,21(11):34-35.

(收稿日期:2010-12-30)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中医高脂血症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长爪沙鼠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