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帅 王尚义 牛俊杰
(1.山西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师范学院 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明清时期太原盆地的水利事业变迁
——以水渠和堤坝为中心的考察
古 帅1,2王尚义2牛俊杰2
(1.山西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师范学院 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从河渠和堤坝两个方面对明清时期太原盆地的水利活动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明清时期太原盆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但由于区内汾河干支流频繁的决溢改道致使河渠和堤坝屡次遭到破坏,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明清时期;太原盆地;河渠;堤坝
太原盆地位于山西中部,盆地北起于太原以北的石岭关,南至灵石县的韩侯岭,东西分别以太谷、交城断层与山地相连[1].其海拔700~900 m,盆地面积达5 000 km2,长约200 km,宽约20~25 km,是山西中部面积较大的断陷盆地之一,其地形总的趋势是北高南低,四周较高,中间较为低平,盆地在河流的堆积作用下形成了较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太原盆地地处我国的暖温带,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汾河自南而北贯穿整个盆地,并把盆地分成东西两部分,主要有文峪河、潇河等支流注入.
对于太原盆地内渠道的数量、灌溉面积、存数等,张慧芝、吴朋飞都做了较完整的统计.从相关研究成果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明清较长的历史时段内,太原盆地内有着极为发达的水利灌溉事业.具体数据如下显示:
1)明清时期,太原盆地内13县皆有水渠引灌,以榆次为例,总计渠道有38条,可灌溉田地约1 200 hm2,民国初年榆次可灌田地占13%.
2)天启年间太原县在汾河东岸开挖渠道20条,阳曲县光绪年间引汾渠道28条,灌田125 hm2.
3)明清时期,晋水主要渠道由3道增至4道,灌溉村庄由28村增加到32村.
4)清光绪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有17县有引汾河水灌溉的记载,共有128渠,灌溉277村,灌田面积494.85 hm2.
从以上的数字,不难看出明清时期太原盆地的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状况,也不难想象当时盆地内河渠纵横的景观.此外,虽然不能根据现有条件对明清太原盆地渠道的变迁进行系统地复原,但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汾河的沿岸,还是其支流(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支流),甚至是在流域内的泉井周围都普遍进行着引水灌溉渠道的建设.
明清时期汾河涨溢迁徙极为频繁,频繁的水患灾害不仅打破了盆地内的水系网络,对沿岸的引水渠道的破坏也很惨重.具体线索见图1.
图1 明清时期太原盆地人地关系图
对于明清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渠道,之所以不能精确统计渠道的分布及数量等历史资料,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盆地内河道的迁徙极为频繁,加之地方志对渠道的记载不很详细,但可以肯定的是灌溉渠道被洪水灾害摧毁的不在少数.例如,史志记载:“洞过水,自乐平西下百五十里,土高水下,民不知利,亦不知窖,至榆次县治东,水与土平,渐引,而西南数十里民资灌溉,渠利斯普.然而夏秋之间大雨时行,山水陡发,悍流急湍,猛不可遏,濒河而居者,屋庐田亩时被淹没,甚至渠口冲决,波及数十里.”从上面记载不仅可以看出地形地势对于凿渠灌溉的限制,更表明了山洪对于河渠及沿岸人民利益的破坏之大.
明清时期,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引渠灌溉也大范围展开,这样必将导致灌溉用水日益紧张,水资源争夺事件频发.为解决用水的矛盾,盆地内官方和民间都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对灌溉用水进行分配,见表1.下面这段史料详细记录了官方对灌溉用水的分配情况:
表1 明清太原盆地部分县区人口数目表
“…晋祠水源分为四渠,今以十分计之:南渠一分有半浇地南至枣园头而止,中渠一分浇地东南至东庄营而止.陆堡河渠半分浇地,东至大寺村而止,北七分浇地北过县城之北至董如村而止.王府与民间分日用水,二月均出夫役疏浚渠道,三月初一日同时起程放浇,只以北渠言之,每年三月初一日先浇晋府地,一日毕;初二日浇宁华府地二日,至初三日毕,初四日方浇本县地,三日至六日毕.初七日又浇晋府地,轮流如前,…”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官方利用政治权利对水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分配,在劳力使用的分配上也做了较好的安排,保证了晋水流域灌溉用水有序进行.
但是官方分配并不一定能够阻止争水事件的发生,例如,对于榆次万春官用口渠的灌溉用水就因水程不均而起争突,其水程大致如下:三月二十一起使水17程,王村渠(1.5程)、杨村渠(1.5程)、张庆渠(4程)、永康渠(1.5程)、演武渠(1.5程)、怀仁渠(1.5程)、王郝渠(1.5程)、小东关渠(1.5程)、橙槽渠(1.5程),为了防止纷争的再起,“知县刘星勒石,无论大小月…,系上迄下输灌共三十四程”.清乾隆时太谷县灌溉渠道共计五十四道,“溉五十村田有奇,胥设渠长按时输灌”;徐沟县“定有成规渠长经理”;文水县“轮期用水,渠用司之,一年一易”;榆次县由“成规渠长经理,无争截紊越”,可以说明清时期太原盆地内的灌溉用水分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水管理体制,这也为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开发提供了重要保证.其前早在元代就有对灌溉用水的记载,元曹大清开河碑记“太谷县东南有惠安之蒲池一,所在西庄北沾泥口向西,大塔石近南,以十分为率,惠安与王海庄二八使水,惠安例使八分,王海庄例二分”,到明清事情民间分水的事件更多了,但是民间都能够以某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形式进行分配[2].
历史时期的太原盆地内河道频繁迁徙改道,为了减轻水灾对沿岸地区的危害,堤坝也随之出现.在太原盆地,水渠和堤坝都是服务于盆地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水渠和堤坝大多是为了保证盆地内的灌溉农业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水渠还有泄洪等作用,堤坝还有保护盆地内城池安全等作用.但事实证明在频繁的河患面前,渠道和堤坝显得不堪一击.
从建造者看,有官方修建的,如交城卧虹堤、明季徐沟县护城堤堰、阳曲沙堰、太原风谷石堰等;也有民间自发修建的,如榆次怀仁捍水堤、丰乐堤、西长寿捍水堤等;也有官民合作建造的.从堤坝的材料上看有石质的,也有沙土质的,官方修建的堤坝多是石质的,称作石坝、石堰,如风谷石堰、汾河渠石坝等;民间修筑的多是沙土质的,如榆次县清晏堤、嘉平堤、怀仁捍水堤等.总的来看,官方组织修建的堤坝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有明显优势.
明清时期太原盆地内沿河堤坝虽多次遭到毁坏,但这些堤坝在一定时段内也确实收到较好的成效,发挥出灌溉和泄洪的双重作用.以清代太谷县为例,在修造堤坝之前,境内诸河“冬春恒涸”,每当夏秋暴雨到来时“东南山水攸忽四溢”,“滨河沃壤尽为沙石”.而自知县乔允升修筑沿河堤堰之后,“旱干则待之,水流则循其渠道注之,即引以溉田”,堤坝的修建收到明显的成效.
徐沟县护城堤堰的修建,史志记载:“…明万历元年知县刘选筑,…,三十三年,嶑峪河水涨将南关堤堰冲塌,知县刘捷芳重筑修百丈有余.国朝康熙元年二河涨发,决堰坏民田直抵城根,三十一年至三十九年浸塌城垣,四十九年修金堤捍之,五十一年水又发,断道至城下,乃挑筑国老渠旧堰,自此水势可分而城东地获灌溉矣…”,护城堤堰虽然多次被冲塌,但最终获得“水势可分”和“城东地可灌”的良好成效.
也有的堤坝则是屡建屡废,以交城县卧虹堤为例,自明永乐十年(1412年)至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次被冲决毁坏,三度修建加固.但卧虹堤还有另一重要作用——城池防护,在处理城市河防与农田水利灌溉上明显表现出牺牲农田的倾向,这样做“虽于城垣无损”,然“旱则涸,民不蒙其利;涝者冲,民反受其害”.太原盆地内的县城治所多是滨河而建,为避免城池免受河流决溢的冲击,城池的防护也同样显得极为重要,这样也就难免出现城防与农田防护失调的问题,但太原盆地一直以来都是山西省的重要灌区,修筑、加固堤堰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顺利进行始终是主要方面.
与前述卧虹堤类似,阳曲县沙堰也是随着河患屡废屡建,对此史志记载:“…汾水涨时,坏城郭,旧筑堰障之,明成化间颓坏.正德七年倡修,嘉靖七年,复倡修,二十一年复坏,主簿王儒砌石修筑…”,显示水患对城防有着严重威胁,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堤坝的修建挡不住大的水灾,但城市是地方统治的基地,城池的防护对于地方统治阶层来说也是最为重要的,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太原盆地内的堤坝的修建多为官方修建或者是由官方组织下的官民共建的了.
民间修筑的堤坝因多用沙土筑堤,一遇水灾即被冲跨,即使是官方修筑的石坝,若工事草简也难免被冲决,乾隆《太原府志》记载的风谷口堰:“正德初始筑石堰,…用工草简,数年颓圮…”,历经乾隆朝的多次续修才使得太原县“城北等村可永免山川冲突之患”.
综上所述,堤坝的修筑对太原盆地内的城防和水利灌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堤坝终不免被频繁的水灾毁坏.孙和相在《治汾说》的序言部分提到平遥知县李在田的议论称:“…汾河自文水县之回回堡起至介休县交界李世村止,绵亘四十余里,自筑夹板堤堰以来,汾水泛涨之际,急流冲决,势不能免,地亩更多受害.似不若废弃堤堰,听水漫散顺流,即有淹没为害亦轻,…”以上听水漫流的建议还是有其科学合理之处,在地势低洼的平遥、文水等县交界处,一有水患,堤堰就被冲塌,顺着水性任水漫流不但可以减轻灾情,还能兼顾农业生产.但是对于地方上的统治阶层而言,他们的最终利益着眼点还是地方的稳定和最大额度的租税,他们不会冒风险去处理地方政事,其所做的还是按部就班地去筑坝以防灾减灾,哪怕是屡废屡建.
堤坝的修建对于防止水患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和加固堤坝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官员在组织修筑堤坝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堤坝进行保护,如在堤坝上植柳、增加对堤坝的维修费用等.从交城县磁窑河堤的修筑上就能看出:“…磁窑河堤,在东北五里.每年率夫役运石修筑以防卫城…,步浑水(磁窑河支流)时泛涨侵城,急筑堤,石坚其外,柳护其内,引水南下.城东西故道,洼下易为壑,乃浚壕深一丈,取壕中土以筑道运石…,复夹道植柳焉…”。堤坝的保护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包括重新筑石加固、浚壕、植柳等,但并不是加固后的堤坝就可以安然无恙,在频繁的水患之下亦常被摧毁.堤坝的加固开支很大,地方上无力支付的时候,上级政府或是国家就要拨款.例如在阳曲县,“乾隆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奉文会城西北旧有护城土堰(即沙堰),每年五六月间水发大溜直抵土堰,深虑冲决,今酌议每年岁修价银六百两,在于存公耗羡银内动给阳曲县先为办理,于春冬水涸之际培筑堤堰”,必要的财政支出才能保障加固堤坝能够顺利进行.总的来说,堤坝的加固与保护延长了堤坝的使用期限,在一定的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对人们生命财产的破坏,但在频繁的水患面前,无论怎样对堤坝进行加固,都免不了被洪水冲毁.
[1]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自然地图集[M].上海:上海中华印刷厂,1984
[2] 张俊峰.油锅捞钱与三七分水: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的水冲突与水文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4):40-50
Changes of Water Conservancy in Taiyuan Basin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A Study on the Channels and Dikes
Gu Shuai1,2Wang Shangyi2Niu Junjie2
(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2.Research Center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Fenhe River Valley,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12,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s of the channels and dikes in Taiyuan basi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t shows that there was an exten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But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breaches and changes of the watercourse of Fenhe River,the channels and dikes offen suffer great destructions by the floods,and it also bring great loss 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aiyuan basin;channels;dikes
张丽萍】
1672-2027(2012)03-0109-04
K921
A
2012-03-08
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历史流域学的理论与实践;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以来汾河流域旱涝灾害研究(2011325);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历史时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布局变迁(2010320).
古 帅(1987-),男,山东鱼台人,山西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