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进
(河南省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 邓州 474150)
笔者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用自拟枳术二陈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2例,疗效满意,并设对照组观察,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总计112例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1 a,最长28 a,平均8.7 a。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27 a,平均8.5 a。2组资料经χ2、t检验,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第5版内科学教材[1]:① 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④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⑤无腹部手术史;⑥伴有肠易激综合征者除外;⑦经定期随访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随访时间1 a以上。
治疗组用枳术二陈汤加减:白术15 g,枳实10 g,陈皮15 g,半夏15 g,茯苓15 g,党参12 g,厚朴10 g,木香10 g,鸡内金18 g,炒麦芽30 g,莱菔子18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10 d为1疗程。胃阳虚者加干姜、吴茱萸;胃阴虚者加沙参、玉竹;肝气郁滞者加柴胡、郁金;中焦湿热者加黄芩、黄连;反酸多者加煅瓦楞、乌贼骨[2]。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片20 mg,维生素B1片20 mg,多酶片0.9 g每日各3次口服,10 d为1疗程。
3.1 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半年内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半年内有复发;无效:症状明显改变,但停药后即有复发或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55例,占67.07%;显效21例,占25.61%;无效6例,占7.32%;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治愈3例,占10%;显效19例,占63.33%;无效8例,占26.67%;总有效率73.33%。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赵某某,女,42岁,2009年5月7日初诊。自诉上腹胀痛,嗳气8年余,时轻时重,有时伴恶心、呕吐、反酸较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心肺(-),肝脾触诊满意,莫菲氏征(-),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B超示肝胆脾胰肾未见异常。胃镜示食管、胃、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脾胃虚弱型。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用枳术二陈汤加减:白术15 g,枳实10 g,陈皮15 g,半夏15 g,茯苓15 g,党参12 g,厚朴10 g,木香10 g,鸡内金18 g,炒麦芽30 g,莱菔子18 g,柴胡10 g,煅瓦楞15 g,乌贼骨10 g,炙甘草6 g。5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5月12日复诊,上腹胀痛,嗳气、反酸均明显减轻,继服前方5剂后诸症悉除,随访1 a,病未复发。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痛”、“吐酸”、“嘈杂”、“痞满”等范畴。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治宜健脾益气,降逆和胃。方中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党参益气和胃;陈皮、半夏降逆止呕;枳实、厚朴、木香理气燥湿止痛;鸡内金、麦芽、莱菔子消食导滞;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达健脾益气、降逆和胃之功,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9~183.
[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5~207.
[3]赵月红.消胀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10,29(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