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实现“消费导向”型经济发展的瓶颈分析

2012-01-05 12:44张敏丽
关键词:财产性城镇居民支配

张敏丽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河北省实现“消费导向”型经济发展的瓶颈分析

张敏丽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建立“消费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从影响河北省居民消费的因素入手,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倾向、财产性收入、社会保障等角度分析实现“消费导向”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消费倾向;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以消费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远景目标的层面上。消费需求的意义不止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从宏观经济运行机制角度来说,消费需求是经济活动中的最终需求,而投资需求仅为源于最终需求的派生需求(或引致性需求)。从微观角度看,投资的目的是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利润;如果没有消费者的需求,投资自然不能持续。所以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力量,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1]。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满足和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党和政府历来的方针政策也明确规定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近年来又提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因而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消费水平是反映居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既是经济发展目标,也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谁先转型为消费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谁就提前具备良性、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在未来的竞争空间占据优势。河北省作为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消费水平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而且近年有背道而驰的发展趋势。如此发展模式将距“消费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渐行渐远。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现状及变化趋势

消费水平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消费需求的变化。我省从2002年至2010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1%,高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虽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其消费水平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GDP之比持续下降。从图1可以看出,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由2005年45.5%下降到了2011年的34.7%,下降了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GDP比重也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14.7%下降到了2010年的13.4%,2011年略有上升。这说明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的最终拉动作用在不断降低。

图1 我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GDP之比

2.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消费倾向即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的比率。消费倾向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指标,因为消费倾向不仅事关居民家庭个人的选择,它也会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中的各种政策乘数,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计算了2005-2011年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纯收入比重,得到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由2005年的73.6%下降到了2011年的63.5%,六年期间下降了10.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一直徘徊在65%左右,六年基本持平,2011年略有上升。这表明河北省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初见成效。但由于农村居民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河北省2011年末总人口数为7 2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超过3 100万,即超过总人口40%的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持续下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图2 2005-2011年我省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变化趋势

二、抑制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依据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影响消费的因素不外乎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两方面。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

主体收入分配格局反应了国家、企业、个人三大主体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份额及变动情况。通过对河北省主体收入分配格局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个人收入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是制约居民最终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而形成消费需求的主要瓶颈。

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但在总体收入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我们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工薪收入两个指标反映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反应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近年来,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我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变动情况(元)

从图3可以看出,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当年价格计算),由2002年的6 679元增至2010年的16 263元;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按当年价格计算),从2002年的4 496.61元增至2010年的10 566.30元;农民纯收入(按当年价格计算),从2002年的2 685.16元增加到2011年的7 119.70元。

我们计算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工薪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河北省人均GDP的比重如图4所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74.5%下降到56.7%;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自2002年的50.2%降低到2010年的36.9%;农民人均纯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由2002年的30.0%降低到2010年的20.8%,降幅较为明显。

图4 我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

2002年至2010年,河北省按不变价计算的GDP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1%,远高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长速度。但在此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逐年降低,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未能与经济水平同步增长,即城乡居民未能同步共享本省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造成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

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尽管河北省历年GDP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一直小于1,且1997年以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自1997年的0.97下降到了2011年0.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略高于1,但从1997年以来,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近两三年略有回升。

从主体收入分配格局角度看,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是制约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图5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

(二)收入再分配结构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支出

在河北省收入再分配结构中,缺乏覆盖面较宽、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致使本省居民形成压低消费、提高预防性储蓄、规避风险的消费观念。从图6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河北省社会保障支出连年增加,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且呈下降趋势。2007年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仅占其财政支出的14.61%,2010年进一步降至12.7%。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提高预防性储蓄对城乡居民来说是唯一选择,致使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持续降低。

图6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比重(亿元,%)

(三)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偏低且在不同收入群体中分化严重

河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相当低。如图7所示,人均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2005年为1.28% ,到2008年也仅为1.67%。

本文根据河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总体数据,并参照保定市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低分组的财产性收入抽样调查数据,通过调整换算,得到了2005-2008年河北省城镇居民按户均可支配收入高中低分组的户均财产性收入的分组数据,如图8:

图7 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从图8可以看出,2005-2008三年期间,高、中、低三个可支配收入组的户均财产性收入水平差距非常大;且高收入组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05年的401.8元,提高为2008年的1 011.9元,三年提高了2.5倍。中间收入组户均财产性收入水平与高收入组相差14倍,与低收入组基本持平,到2008年也仅为74.9元;低收入组户均财产性收入水平虽然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但基数太低,从2005年的13.0元,到2008年上升为32.1元,仅为高收入组的3%。

图8 河北省城镇居民按收入分组的户均财产性收入变动趋势

图8显示出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的两极分化严重。主要原因是,居民要取得财产性收入,首先要拥有存款、股票、投资资金、可出租的房屋、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如果上述能带来收入的财产在居民中的分布不均,甚至呈现两极分化,则必然造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加大。根据河北经济年鉴对“按收入等级划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2009年)”的抽样调查比例推算,高收入人群在城镇居民中所占比重大约为20%左右,80%的居民还是中低收入人群。所以消费的主力军还是中低收入群体,我们的经济不能只靠高收入群体拉动。所以河北省城镇居民中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过低也是制约消费需求的又一瓶颈。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省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还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尽管我省GDP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历年GDP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却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拉大之势;二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占总体收入分配格局的比重不断下滑;三是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社会保障投入不足;四是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较低且财产性收入向极少数人集中,高收入组与中低收入组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这些因素导致我省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居民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悖于我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省急需采取措施扭转这种不合理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理念,实现由“增长导向”向“消费导向”的转变

我国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增长导向”模式,忽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增长导向”不仅有悖于发展的根本目标,也会削弱经济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消费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既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党政策的方针和宗旨。

河北省要实现“增长导向”向“消费导向”的发展转型,就需要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时,真正以“消费导向”为指导思想。明确扩大内需以并不是外需不足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之源,也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

合理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通过地方性法规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使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线和工资指导线,随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动态增长。

2.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挥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创造条件推行区域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解决劳动者不敢谈、不会谈的阻力和压力。同时,在国有企业中建立普通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高层管理岗位工资联动增长机制,防止出现差距过大。

3.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狠抓《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一是推动各类企业劳动者全部享受五险一金,消灭死角。二是实现同工同酬,让广大农民工与其他城市户口劳动者在同样岗位、同样工作任务和同样劳动业绩情况下获得同等劳动报酬。三是及时查处拖欠克扣工资行为,切实保证低端劳动者及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同时要加强对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对于劳动法律法规贯彻不力的地区,要追究相关单位及领导的责任。

4.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和行业向高收入地区和行业流动,推动农民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落户;要抓好提高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的落实,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实现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林水产品收购价格;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力度;继续执行提高农民购买农机、家电的补贴政策。最终达到我省城乡居民有效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均衡。

(三)加大与民生有关的财政支出比例,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利用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全民养老保险基准基金。目前我省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金已经略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再分配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居民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体系,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是让更多的居民拥有财产

一方面要扩大财产性收入的规模,实现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平稳增长,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让更多的群众首先拥有财产。其前提是稳步提高劳动者的报酬,让更多的居民家庭拥有能够获得收益的财产。因此在努力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同时,必须改善财产分布的结构。不能笼统地鼓励扩大财产性收入比重,否则有导致河北省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危险。要创造条件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指健全公平的初次收入分配体制和保证劳动者劳动收益权的法律保障体系,而非继续强化资本话语权与收益权。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行为,保障居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1]孟秋菊.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J].社科纵横,2008,23(2)20-28.

[2]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经济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2011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et.gov.cn/,2012年2月23日发布.

[4]国家统计局.2011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2012 年 2 月 22 日发布.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经济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Bottleneck Analysis of“Consumption-oriented”Economic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Min-Li
(College of Economics,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consumption level is the original impetus to spur economic growth,and also the ultimate go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a“consumer-oriented”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is the basic impetus of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This paper’s analysis begins from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sidents’consumption,and then analyzes the restricted elements of changing to the“consumer-oriented”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aspect of incom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consumption propensity,property income and social security.Last the paper proposes the targeted suggestions.

consumption propensity;economic growth;property income

K244

A

1005-6378(2012)05-0061-04

2012-08-12

张敏丽(1970-),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房地产、产业结构。

[责任编辑 侯翠环]

猜你喜欢
财产性城镇居民支配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跟踪导练(四)4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基于决策空间变换最近邻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预测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杭州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对策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