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01-03 05:28阮青蓉余柏来林影红
重庆医学 2012年30期
关键词:目击者信度问卷

陈 平,袁 逊,薛 峰,阮青蓉,余柏来,林影红,钟 永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急救中心 523711)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现代医学证明,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 min,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 min[2]。工厂是创伤及意外伤害的高发场所,企业员工身处现场,是最佳的自救和互救对象。本课题组通过封闭问卷式调查对东莞市塘厦镇6家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探讨对企业员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东莞市塘厦镇6家企业的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每个企业按比例随机抽取10%员工为调查对象,共计1 600名。6家企业包括从业人员超过2 000人的大型企业2家,2 0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4家[见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设计 通过对本院急诊疾病谱调研、与企业主管进行访谈,参考《生命救助手册》[3]和北京朝阳区红十字会急救培训调查量表、华西大学医学院急救培训调查问卷自设调查问卷。问卷分6部分,共35个问题,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急救常识、心肺复苏知识、创伤急救知识、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及是否参加过急救课程培训和所知晓的急救知识来源等问题。前5部分设知道、不知道2个选项,单选作答,对急救知识来源、急救课程培训可多选作答。

1.2.2调查问卷分值及设定 设问卷总分100分,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设定每个问题的分值5分或10分。回答知道得分,不知道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对急救知识的认知越高。设定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差。

1.2.3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调查问卷的效度用内容效度来评定,由医院邀请10位医护专家通过专家判断法评定该调查表有良好的内容效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分析,该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8,信度可接受。

1.2.4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以封闭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于2010年3~8月由本院派出经统一培训的急救中心医护人员6名到现场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经2人核对通过EPIDATE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构成比、率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可信区间估计,对调查对象问卷回答的正确率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可信区间估计,并对问卷总体得分与被调查者的年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和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等生活背景的相关性进行偏相关分析。

表2 被调查企业员工背景资料与急救知识得分偏相关性分析结果(n=1 532)

2 结 果

2.1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问卷1 532份,回收率95.75%。其中完整问卷1 475份,不完整问卷57份。

2.2急救知识认知情况 调查问卷总平均分为(22.74±9.22)分,其中大于60分348人,多为参加过急救培训人员和学历较高人员;小于60分1 184人,合格人数仅占22.72%。企业员工对急救电话的知晓率较高,为74.8%,平均得分7.48分。对其余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知晓率、得分均较低,见表1。已回收问卷的1 532个被调查者的年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和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等生活背景资料及与问卷总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2.3企业员工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 依次是报刊、书本38.07%,电视、广播31.08%,网络17.34%,讲座8.73%,其他途径4.77%,见表3。

表3 急救知识获取的途径(n=1 718)

3 讨 论

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影响整个社会急救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关于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已有较多研究,大部分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进行调查,所调查的样本量有限,且绝大多数没有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统计学评价[4-6]。本研究中,作者在参考了国内多家专业培训机构的调查问卷、《生命救助手册》和欧洲复苏委员会2005调查问卷等资料的基础上,经临床一线急救专家多次讨论而设计了调查问卷,经统计学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不仅采用了封闭式问答,还引入了量化评分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获得了较大的样本含量,并尽力消除了抽样误差和时间混杂因素,使作者的调查结果显得更加客观、具体、真实,更具有说服力。本次调查显示,企业员工呼救常识欠缺,有高达25.23%的不知晓急救电话,有63.79%的员工不会正确呼救,会实施心肺复苏、四项创伤急救技术和烧伤、中暑、触电等意外伤害急救的员工均不到20%。调查问卷人均得分为(22.74±9.22)分,其中大于60分348人,小于60分1 184人,合格人数仅占22.72%。这一结果与美国Baez 等[7]和西班牙Pergola 和Araujo[8]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

时间就是生命,为争取急救的“黄金十分钟”,急救场所已从医院内延伸至患者家中或事故现场[9]。有研究证实由“第一目击者”启动心肺复苏(CPR)的抢救成功率为66.67%,而事故发生后等待专业医生进行CPR的成功率仅为5.28%[10]。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时准确的处理,可为专业急救赢得宝贵时间,并最大限度降低伤残、死亡率,在急救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是创伤及意外伤害的高发场所,每个员工都极有可能成为现场“第一目击者”,因此,企业员工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他们急救知识的不足不仅使他们缺乏自救或互救能力,更无能力承担现场“第一目击者”启动“生命急救链”的重任,还可能导致再次损伤或死亡。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目标存在极大差距,这一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公众急救知识不足导致的急救事件中“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行动的意愿不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1]。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急救培训体系[12],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高达10%以上[13],但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缺乏的问题仍无法避免[14]。一项在美国圣多明各的调查显示22.2%的受访者不知道急救电话号码911,37.8%回答说他们在紧急医疗情况下将打不同的电话号码。另一项针对西班牙急救事件和第一目击者的调查显示,有17%的调查对象不知道如何认识生命体征的存在,31%的人不知道急救电话号码。众多学者一直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加强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救知识和技能总分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无相关关系(r=0.033,P>0.05),与被调查者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存在较弱的相关关系(r=0.199、0.102,P<0.01),而与被调查者是否接受过急救培训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r=0.578,P<0.01),充分说明了培训是影响急救知识和技能得分的较为重要因素。Arbon 等[15]通过因特网调查了澳大利亚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结果也显示急救培训提高了“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干预的可能性,指出急救培训是“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行动的推动因素,进一步证明了加强公众急救培训的重要意义。实施有计划的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培训,不仅是提升员工现场自救和互救的能力的需要,也是提升工业化城镇整体急救水平的需要。本调查结果为制订专项的企业员工急救知识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建立基于ISO10015的急救知识培训标准化质量管理管理体系以普及正确的急救知识打下了基础。

[1]张雁,温新华,林长敏,等.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68-1669.

[2]Canesn MF,Timermans S,Marques F,et al.“Time is life”--A duty of awareness on sudden death[J].Arq Bras Cardiol,2005,84(6):441-442.

[3]陈敏生.生命救助手册[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19.

[4]Abbas A,Bukhari SI,Ahmad F.Knowledge of first aid and basic life support amongst medical students:a comparison between trained and un-trained students[J].J Pak Med Assoc,2011,61(6):613-615.

[5]Serinken M,Turkcuer I,Karcioglu O,et al.Domestic accidents involving women and first aid knowledge[J].Ulus Travma Acil Cerrahi Derg,2011,17(5):445-449.

[6]Harvey LA,Barr ML,Poulos RG,et al.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knowledge of first aid for burns in New South Wales[J].Med J Aust,2011,195(8):465-468.

[7]Baez AA,Giraldez E,Lane PL,et al.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the out-of-hospital emergency care consumers in Santo Domingo,Dominican Republic[J].Prehosp Disaster Med,2008,23(4):373-376.

[8]Pergola AM,Araujo IE.The layperson in emergency situation[J].Rev Esc Enferm USP,2008,42(4):769-773.

[9]彭迎春,关丽征,刘兰秋,等.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70-1672.

[10]殷欣,李文涛,安力斌,等.国内外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比较[J].医学与社会,2009,22(1):42-43.

[11]Field JM,Hazinski MF,Michael R,et al.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2010,122(6):640-656.

[12]杨应成,谭晓东,张顺泉,等.湖北地区不同人群急救知识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1(6):420-421.

[13]Spooner BB,Fallaha JF,Kocierz L,et al.An evaluation of objective feedback in basic life support(BLS) training[J].Resuscitation,2007,73(3):417-424.

[14]Lynch DM,Gennat HC,Celenza T,et al.Community senior first aid training in Western Australia:its extent and effect on knowledge and skills[J].Aust N Z J Public Health,2006,30(2):147-150.

[15]Arbon P,Hayes J,Woodman R.First aid and harm minimization for victims of road trauma:a population study[J].Prehosp Disaster Med,2011,26(4):276-282.

猜你喜欢
目击者信度问卷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击者隔街相望
谁是目击者
问卷网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问卷大调查
“电梯吃人”事件后,目击者可这样消除心理阴影
经过栅栏外的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