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

2012-01-01 00:00:00郭继红
经济师 2012年5期


   摘 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后勤职工思想教育,增强后勤职工业务技术水平,创新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理念;二是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完善文化活动设施;三是把财务管理作为开展后勤管理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事业单位 后勤管理 问题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58-02
  
   后勤管理的含义就是后勤服务和后勤补给的统称。后勤服务就是后勤采购、人员定位、物品发放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后勤管理就是指通过后勤计划、补给及后勤服务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后勤管理的最佳方式就是要有统筹性、计划性、协调性和管理性。这就要求后勤管理者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方式及方法来达到理想的管理目标。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影响到每个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单位的人性化管理。因此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其重要性、如何加强事业后勤管理建设、如何发挥后勤管理的作用是保证事业单位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
   一、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前进,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已经成了事关事业单位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课题。寻求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事业单位情况相吻合的、优质高效、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后勤管理模式,更是决定了它应该、也最适应成为开展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任务及活动的基础。后勤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制胜之道,也是事业单位这个大金字塔的最稳固的根基。事业单位能不能在理念、模式和机制上变新并保障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的服务特色,建设独具特色的服务都依赖于它稳定及良好的后勤保障。
   事业后勤管理工作具有基础性、保障性、广泛性和服务性的特色。后勤管理的对象以不动产为主,主要是对事业单位工作生活基本条件的管理,没有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事业单位就无法正常工作。有些后勤工作是一天24小时都在运转,如供水、供电、供气等,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如何把这些工作处理解决好是摆在后勤工作人员面前的主要工作。所谓保障性,就是说只有后勤工作做好了,才能为正常工作及生活保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只有做好后勤工作,才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设施、设备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逐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绩效;只有做好单位的后勤工作,才可以为全体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搞好本职工作。
   二、规范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