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计算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之一,图书馆的IT应用也进入了“云”的时代。本文在介绍云计算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云计算 图书馆 云计算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Ol(b)-0252-01
当前,云计算被普遍认为是IT历史上继大型主机、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可以预见,作为信息数据中心的图书馆在不久的将来会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而图书馆也必然在未来的云时代中获益。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以及Internet结合起来的新的资源提供模式,能将动态、可伸缩的IT计算资源以服务方式通过Internet提供给用户。这种方式与传统方式最大的不同,如随时取用、超级计算、平台无关、易部署,易扩展、按需支付等等。
2 云计算对图书馆的应用
云计算作为一种技术与应用结合的理念,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图书馆的云时代即将到来。
2.1 云计算改变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方式
图书馆不再需要购买多种服务器,可按需使用云计算,按使用付费。不需要IT维护人员。不受自动化系统供应商的制约,可随时转移到服务与价格更好的系统。存在若干相互竞争的大型的云提供商,以可拆分的方式为图书馆提供硬件、软件、系统、平台或基础设施的服务。最高层:软件即服务(saaS),其特点是根据需要,作为一项服务提供一套完整的应用程序,程序是可以多重租用的。中间层:平台即服务(PaaS),对开发环境抽象的封装和对有效服务负载的封装。最底层: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作为标准化服务在网上提供基本的存诸和计算能力的手段。图书馆可以从不同的云服务中选择最合适的应用,混搭提供最佳的服务,而不是完全依赖干一个服务供应商。
2.2 云计算改变了图书馆服务模式
云计算作为一种IT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将会深刻地影响未来互联网的运作和服务模式。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下,用户一般须使用计算机才能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而运用云计算模式,用户使用手机、PDA等设备也可以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由于云计算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无线接入功能,因此未来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相关的终端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图书馆“社会资源中心”的作用。
2.3 云计算整合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海量增加,而其数据存储、管理、备份能力有限,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使数字图书馆摆脱信息资源存储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信息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与传统的数字图书馆相比,云服务下的图书馆特点:(1)云服务使数字图书馆同时成为信息资源主体和客体,面向用户的资源定制能力增强,图书馆更具个性化服务能力。(2)云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具有资源动态集成性,利用各种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使各种异构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3)云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可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并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最终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3 云计算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图书馆应用云计算还有问题尚待解决。
3.1 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仍然是云计算发展的初级阶段,标准规范尚不统一,缺乏统一标准,各个厂商依据自己的理念各搞一套,有可能导致“云”和“云”不能兼容和并行。
3.2 数据安全隐患问题
图书馆将数字资源转移到云端,一个最大的挑战是数据安全性问题。云本身的超大存储容量和高扩展性保证了数字资源的存储和备份。但是,由于云是虚拟的,用户本身不知道数据存储的具体位置,同时也不知道数据有多少个副本,这样容易造成数据的泄密问题。对于图书馆来说,数据的泄密很容易导致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纠纷,而如果是业务数据的泄密的话,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3.3 云计算服务商的问题
目前,提供云计算的都是一些企业,既然是企业就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这导致了云本身的生存安全问题。同时,用户把数据交给云计算服务商后,最具数据掌控权的已不再是用户本身,而是云计算服务商,虽然在理念上云计算服务商不应具备查看、修改、删除、泄露这些数据的权利,但实际操作中却具有这些操作的能力。对云计算服务商谁来监管。
3.4 托管的内容存在争议
保存和收藏文献是图书馆从古到今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今的数字图书馆承担着数字形式的资源和数字化资源长期保存的重任。随着云计算带来的IT行业的变化,图书馆必定会开始考虑到底应该把怎样的信息或者信息处理托付给云服务商。对于这一点,有专家提出,保存信息是图书馆的责任,如果把保存的信息外包出去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这个责任。另外,一些如读者信息等涉及隐私权和敏感问题的信息的托管需要权衡。
4 图书馆应对云计算可采取的一些对策
4.1 建立图书馆行业私有的“云”
建设图书馆云计算模式时,可以建立图书馆行业私有的“云”。对于图书馆而言,云计算代表着图书馆计算领域多种技术的集中汇聚。图书馆私有“云”的建立,为托管应用和托管存储提供身份和访问管理,确保其所提供的服务满足图书馆行业所严格要求的信息安全和规范标准,确保图书馆特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和信息管理规定将会在“云”中得到执行,从而降低使用云计算服务与公共“云”共享信息的安全风险。随后逐步健全以图书馆私有“云”为主,以公共“云”为辅的一种混合型云计算安全架构。
4.2 重视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知识产权保护
用户应当询问云服务提供商数据是否存储在专门管辖的位置,以及他们是否遵循当地的隐私协议和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在云计算模式中,各个加入云计算模式的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有关的协议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云计算服务商可能会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些数据,并以数据整合、数据挖掘、知识服务的名义使用户数据利用合法化,进而谋取利益,侵犯知识产权。而用户使用本馆的电子资源与使用他馆的电子资源都很方便,这就可能带来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和侵犯用户隐私权的风险。对此,图书馆应高度关注,在建设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库时,应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云服务管理机构来负责“图书馆云”的建立和科学管理。
4.3 对数字资源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安全
加密不仅针对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的数据,还针对传送给最终用户的数据。在云计算条件下,信息加密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数据信息文件加密。不论是数据上传到别的缓存数据库时,还是存储到本馆自身的数据库时,文件加密都可以保护数据;(2)保护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因为非法用户能通过云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访问图书馆的一切数据。当然,图书馆员只有采取多种信息保护管理模式,使用更可靠的加密手段,才能防患于未然,安全享受云计算带来的优点和便利。
5 结语
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相信随着图书馆界对云计算技术的关注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云计算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将被逐步得到解决。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需要我们更多的研究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