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歌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研究唱法,这是人类对知识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认识过程。中国民族唱法之源在戏曲,戏曲声乐的方法和技巧绝不逊色于西洋传统唱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认真发展加以整理和总结。我们不能从审美趣味上去评论某种唱法的科学性。但唱法本身是可能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的。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声唱法科学,民族唱法不科学,而要在民族唱法中来个“洋为中用”?如同现在有些人说要唱好流行歌必先学好西洋传统唱法的论点同出一辙,这同样是错误的观点。中国的民族唱法是中国人的骄傲,如同国画艺术那样,甚至值得外国人来个“中为洋用”。民族唱法的“洋为中用”本身就是值得反思的。
关键词:歌唱艺术 民族唱法 西洋唱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b)-0249-01
1 中国唱法的解析
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各自的局限性日渐明显,因此,建立科学的中国声乐学派,倡导适合我们民族的中国唱法己刻不容缓。而这种唱法应兼容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之长。既有西洋唱法雄浑贯通的气势。又有中国人民喜爱的明亮秀丽的音色和亲切的语言韵律。既能唱艺术歌曲、歌剧,又能唱京戏、民歌、曲艺和地方戏曲。目前声乐界出现了“原始生态民歌唱法”、“中国唱法”等说法。“中国唱法”它是以正确的呼吸为支持,用中国本土语言歌唱而使用的发音方法;它囊括了各种各样的歌唱技巧,主张根据不同声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灵活地运用各种歌唱技巧,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合璧的结晶。它的理念是:声乐作品风格的多样性决定了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多样性,语言和内容决定歌曲的风格,歌曲的风格决定歌曲的演唱状态,歌曲的演唱状态决定演唱技巧。主张声乐作品是通过歌唱演员的人声向听众传达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内容是主体,唱法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只要熟练掌握“中国唱法”的歌唱技巧,就可以延长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在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不应纯粹的以民族、美声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应建立某种多元的、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有效的将三种唱法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瓦林说:“声音的建树有三个步骤。解放你的声音,加强你的声音,美化你的声音。”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我国的许多著名声乐教育家、演唱家在“解放你的声音”方面有许多切实可行的训练手段,在解决“加强你的声音”方面也有许多科学地大容量、大幅度的训练方法。在达到“美化你的声音”训练方面又始终贯穿着用心儿去歌唱的原则。声乐艺术的情感,是歌唱者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的情感,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是声乐演唱的目的。要把一首声乐作品演唱好,作为演唱者要充分了解歌曲,从多个角度来挖掘作品,在作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以表现作品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作品的魅力,真正做到将情感与作品风格的完美融合,将唤起的情感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发声方法是歌唱艺术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但并不是说它代表全部的歌唱艺术。如果没有民族语言、民族性,不理解人们的生活、情感,不了解人们的心理、愿望,也没办法表现出民族风格。我们所学的声乐技巧是为了更深刻地表达作品而不是炫耀自己的歌喉,歌唱的目的是让原本就是自然的歌唱回归自然,不要把前辈的经验当作束缚。2中西合璧唱法的探讨
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西洋传统声乐在唱法的理论研究方面诚然是跑在中国民族唱法和欧美流行唱法之前,这是事实,但这一事实并不等于西洋传统唱法高于中国民族唱法,或者高于流行唱法,我们可以借用西洋传统唱法对人声生理——物理上的理论来解释中国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的原理,并不是用西洋传统唱法去改造或取代另外两种唱法。因为唱法与否,不应该用它本身是否上升为理论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看它的实践,任何唱法的理论和实践,又都是为它本身特有的美学效果的需要来服务的。
3 启示
声乐唱法是美学价值取向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审美情趣表现出不同的演唱艺术风格,借鉴不同的西方声乐、中国传统声乐、当代流行声乐、不同民族声乐,是现代声乐中唱法的创新。声乐艺术总是随着社会的上层建筑即文化的形态变化而变化,因此,固守某一种唱法并非最佳选择。声乐艺术的进步正是在继承中不断的“扬弃”,使当代声乐艺术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层面,也是现代声乐艺术之所以不断进行渗透、变异、发展的原因所在,并促使了声乐艺术中唱法不断的创新和变革。
今天,我们能够在平等、和平的大家庭里共同构筑一个属于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文明,我们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前进,努力改变当前歌坛“千人一腔、万众一调”的状况,当今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学习中国声乐,足以证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今日中国的勃勃生机,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足以让我们更加自信的面对今天的世界,足以让我们更加执著的传承我们的民族声乐文化。因此,现代声乐唱法应该是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为内涵,把握唱法是声乐艺术中提升其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研究唱法这一课题对于演唱艺术和声乐教育都具有现实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