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

2012-01-01 00:00:00王宾
科技资讯 2012年2期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休闲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参与意识进行研究。通过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功能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大学生能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旨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休阁体育 大学生 终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b)-0227-02
  21世纪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体育这一现代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活动,不断地在体现着它的价值和功能。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接受大学高等教育的群体,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和体育锻炼意识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总体目标。
  1 休闲体育的内涵与价值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里进行的,以寻求身心放松、获得愉快情感体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休闲体育可以使人们在欢悦的氛围中促进健康、陶冶情操,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和乐趣。休闲体育在人类众多休闲活动形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休闲体育与人类的自然属性紧密联系,人们通过各种休闲体育活动满足了机体运动的本能需求,在运动中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放松、心理的愉悦;另一方面休闲体育与人类的社会属性有着密切联系,个体在休闲活动中会与其他人发生交往活动,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往往由于忙于应对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其他一些事情而忽视体育锻炼。身体运动不足是导致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大学生18~22岁处于青春发育期,机体代偿能力强,各种因素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不易察觉。因此加强体育锻炼,终生参与体育运动对改善和提高体质,发挥个人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3 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终生体育的影响
  3.1 促进大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参与
  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游戏活动、体育锻炼、运动竞赛和野外郊游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可以在良好的运动环境下做轻松的健身运动,有助于摆脱压力、降低焦虑等心理障碍,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在内心所爱的驱动下自发性的主体活动;在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进行体育活动,没有强制、被动或自愿成分。在锻炼中,由于是主体自愿的需要而参与,因此,不仅直接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这种良好的情绪体验更加激励持久参与的积极性。
  3.2 满足大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层次性
  层次性包含活动人群的年龄层、动作内容的难易层、活动方式经济消费层。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爱好和需求,大学生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新陈代谢快体力充沛,对一些新奇的个人项目,如轮滑、跑酷、滑板、街舞等感性趣,青年人还爱好挑战性和对抗性的活动,如篮球、足球、国标舞、拓展等个性项目。另外活动的技术要求和难度,也是大学生选择休闲体育的依据。这种选择主要取决于活动者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个人运动能力较强着,一般会选择需要有技术且有难度的项目,而个人运动能力自我评价不高者更愿意选择那些不需要多大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活动项目。因此休闲运动项目在内容上对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锻炼者具有很好的方向选择。
  3.3 促进大学生终生体育的时尚性与流行性
  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参与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方面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以表明自己与某个社会阶层的平等性等级,另一方面则以此标明自己与另外某个阶层之间的差异。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具有学历高、知识面广、思想意识前卫等特点;因此追求时尚发展个性是当代大学生的典型特征。流行性对社会事物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并形成了一种其对时尚性的外在表现。当代社会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升华,休闲体育活动因为其本生的特点成为人们对休闲方式选择中的首选。大学生追求时尚,敢于体验与尝试这正好与休闲体育的特征不谋而合,也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提供了方向。自主选择时尚个性和流行新颖的体育项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欲望;在积极性的休闲运动中,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自主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和价值观,增强体质展示个性魅力。
  3.4 休闲体育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
  素质教育的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张旗鼓地进行,但在大学却一直缺乏系统的延伸。大学教育对学生专业之外、课堂之外的教育,一直处于从属、甚至被忽视的地位。面对充足的闲暇时间,一部分大学生或者束手无策,精神上倍感孤独空虚。大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没有能够广泛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或者因为强制和半强制,把休闲自由的意义异化为另一层学生负担。因此,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只有首先改变观念,把休闲体育作为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途径,与工作具有同等重要性意义,并且充分尊重学生休闲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丰富的休闲机会和设施,才能实现素质教育观之下的真正休闲教育。
  3.5 现代社会对体育功能的特殊需求
  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因而进行人生价值教育是必要的,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和终极目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日平均闲暇时间是4h左右,因此大学中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充实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积极有意义的休闲运动,可使生理机制得到修复与完善,达到身心的放松和康复,有利于提高创造性和工作效率。目前大学课程中重视专业教育,选修课以传授知识和就业谋生技能的课程为主,而发展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的课程较缺乏。所以需要开设休闲技能方面的选修课,或者以免费培训班、兴趣班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舞蹈、旅游、拓展和社会活动等方面技能的培训。对于学生自由组织的课外活动和比赛,也应鼓励和支持。
  4高校开展休闲体育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
  休闲体育与现代体育课程内容的互相融合,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然而大量资料显示,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的体育项目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传统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选项体育项目不能适应休闲个体活动的开展。很多大学生休闲体育的项目主要是球类,其他项目基本不会,也练不起来,使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减小。第二,课外辅导的开展仅局限在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大部分高校缺乏开展休闲体育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引导措施和发展休闲体育的生活行为方式,造成了大学生休闲体育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另外,高校体育经费有限,导致学生课余时间体育活动和各类学生体育协会经费不足,因而制约着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第三,现行的教育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只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忽视了身体素质教育的作用;这样学生就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妨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5 结语
  毋庸置疑,发展休闲体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题之一;而普及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提高高校休闲体育,需要发挥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群策群力,才能取得可观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