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强调了学生实验报告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编写学生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分析与结论,回答问题等。
关键词:机械专业 实验报告 钢热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b)-0194-01
学生的实验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一种重要训练。这种实验虽然与实验研究获得成果的实验不完全相同,但是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工科类职业学校,各专业课实验均较多。而且绝大多数课程都只有教材,无有关实验资料。因此,大多数学校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没有严格要求,一般只要求学生对实验测得数据作出记录即可,也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只做实验而不写实验报告。这样,对于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都是不利的。因此,对实验报告的编写,必须认真负责,切忌潦草马虎,那种不重视实验报告的观点是错误的。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文化基础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实验时常常感到困难,尤其是编写实验报告时,更是无从人手,缺少办法,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实验的积极性。下面我就结合钢的热处理实验教学,简单谈谈如何编写学生实验报告。
1 实验报告的内容
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回答问题等。对于某一项具体的实验,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合并和删减。
1.1 实验名称
学生所进行的实验一般都是教师指定实验名称的实验,应按指定的实验写上实验名称。
1.2 实验目的
任何实验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并应在实验报告的开头部分写明,如实验目的分为几点时,则宜用分行形式写出,务求简明扼要,以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实验。
1.3 实验原理
在这一部分里,应扼要地叙述报告作者所进行实验的原理依据,实验的方案及重要的数学表达式。
1.4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本节应包括介绍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说明测量方法等内容。介绍仪器设备时应简要说明该设备或仪器的型号、结构与特点、主要组成部分、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等。说明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以采用文字说明,也可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来说明。
1,5 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
实验测量所得的各种数据,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即使名义上实验条件不变,测量的数据不可能完全重复一致,总存在着一定的离散性。为此,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实验数据处理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得出精确可信的结果和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用曲线表示实验结果具有直观、明了等优点,它能表明某一参数变化的趋势,而且便于与各种分析方法联系起来,并有助于得出经验公式。所以常作为数据的一种表达方式。
把实验数据表格化,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表达形式,表格的设计和表格中数据的排列既要有科学性,又要符合读者的逻辑思维,使读者能从实验数据的演变中易于自然地得出某种科学的结论。
这里有必要重复强调的是对数据的处理,应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无根据地、有意地掩盖有代表性的异常数据,更不能糊凑数据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1,6 分析和结论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某一物理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实验的成果,也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同时也体现出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此,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分析研究,以期得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实验结论,必须是十分明了而清楚,不能似是而非。
此外,对于实验中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也可在此提出,以便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如果实验中走过的弯路或教训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亦可写出,以供借鉴。在这里还可以提出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或设想。为了帮助学生思考,进一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巩固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常常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问题供学生分析思考,学生应认真地以书面形式回答问题。
2 实验举例:钢的热处理
2,1 实验名称
钢的热处理。
2.2 实验目的
(1)通过对钢试样的热处理,了解冷却速度及含碳量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
(2)得出钢淬火回火温度与硬度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回火温度对马氏体回火生成物性能的影响。
(3)熟悉淬火与回火的操作。
(4)学会正确使用硬度计。
2,3 实验原理
所谓热处理就是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操作方法,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钢是机械制造业中最常用的材料。钢件经热处理(淬火)后,可以获得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也可以借热处理(退火)方法来降低工件的硬度,改善其切削性能。
2,4 实验装置
淬火加热炉及控温仪、回火炉、淬火水槽和油槽、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2,5 实验步骤
(1)每人领取下表中的一个试样材料。
(2)测量各试样的原始硬度并记录于表中。
(3)对上述试样进行不同规范的热处理。可参考如下规范。
①加热温度:根据试样的含碳量确定加热温度,亚共析钢为Ac3+30~50℃,过共析钢取Acl+30~50℃(一股由教师计算确定)。
②保温时间:对方形的边长或圆形的直径以每lmm/min计算。
③冷却方法:采取水冷、油冷或空冷。
(4)回火组的三位学生分别将已经过水淬的T10钢试样进行硬度测量,并记录在表中,然后分别进行200℃、400℃、600℃回火(回火保温时间30rain,取出试样后在水中或空气中冷却)。
(5)测量经不同规范热处理后的试样硬度,并记录于表中。
2.6 实验结果(要求学生按下列要求分析实验结果)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钢的含碳量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冷却速度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
(3)作出T10钢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曲线,并分析钢回火时所发生的组织转变。
(4)问题讨论。
①钢淬火时的冷却速度是否愈大愈好?
②如将尺寸分别为φ3×10、φ10×10、中50×50的T10钢试样都进行油淬,其硬度是否相同?原因何在?
③与碳钢相比,合金钢Crl2的热处理有何特